國畫大師傅抱石曾安家金剛坡 近8年間創作無數經典
1960年傅抱石回金剛坡參觀(沙坪壩區文化委供)
1942年傅抱石全家於「金剛坡下山齋」 (沙坪壩區文化委供)
傅抱石作品。圖片來源於網路
村頭豎立起了簡介牌
尋訪傅抱石舊居
當年為傅抱石研墨的女孩,今年79歲。
國畫大師傅抱石1939年4月寓居於重慶市沙坪壩區金剛坡下,並在此生活了近8年的時間,創作了大量經典畫作,獨創「抱石皴」技法,在美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日,記者從沙坪壩區文化委獲悉,沙區將搶救修繕傅抱石舊居,打造「美術朝聖之旅」。
常在畫上題署「金剛坡下齋」
傅抱石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擅畫山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具有強烈的時代感。1938年4月,傅抱石受郭沫若的邀請到武漢工作。此後又移到重慶,自此進入他藝術創作的一個高峰期。
沙坪壩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傅抱石居住於沙坪壩的金剛坡下,因而此後他常在畫上題署「金剛坡下齋」。關於傅抱石在金剛坡的居址,他曾在「傅抱石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有過簡要描述:「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個極小的舊院子里,原來是做門房的,用稀疏竹籬隔作兩間,每間不過方丈大,高約丈三四尺。」
據史料記載,為了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文化工作委員會安在重慶市西郊群山之中的金剛坡下賴家橋。許多文化名人,如田漢、陽翰生、馮乃超、司徒喬、高龍生、張文元、李可染以及傅抱石等,他們都到金剛坡下賴家橋附近安家落戶。「1939年4月始,傅抱石及全家居住於沙坪壩金剛坡下民居當中,此後7年零6個月的時間裡,他一直在這裡創作和生活。」沙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常在「坡腳商店」的店鋪打酒
近日,記者跟隨沙坪壩區文化部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沙坪壩區西永街道香蕉園村,一條小巷路邊,「坡腳商店」的字樣清晰可見。
根據傅二石文章回憶,在傅抱石寓居金剛坡下時,傅二石經常為其父在名為「坡腳商店」的店鋪中打酒。當地村民介紹,現存「坡腳商店」為後期復建,「坡腳商店」原址位於金剛坡山坡下,現村道中間位置,1953年該地暴發洪水,將「坡腳商店」沖毀,村民利用「坡腳商店」殘存木料,於現址復建「坡腳商店」,其上的字跡為60年代書寫。「現『坡腳商店』東側有早期棧房一座,現為民居。通過查詢傅抱石1960年回金剛坡參觀時所留下的照片,可以得知,1960年時,此處的情況與今日之所見基本吻合。」沙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稱。
由於傅抱石全家在村內生活時間較長,且其本人與其家人都曾先後回到金剛坡參觀,當地不少村民對於傅抱石及家人寓居此處這段歷史有詳細的了解。
當年研墨女孩今年近八旬
據悉,沙坪壩區文化部門積極開展傅抱石舊居尋訪活動,組成調查隊深入金剛坡,經過廣泛的走訪調查,甄別比對,最終確認,位於沙坪壩區西永街道香蕉園村9社龍潭塆44號的岑家大院即為傅抱石舊居。
岑家院子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香蕉園村9社龍潭塆44號。當天,老屋隱匿在磚瓦房身後,無論是窗欞,還是屋頂的橫樑,木床等,都給人以古老滄桑的感覺。岑家院子目前的房主名叫岑遠謀,老人家今年79歲。「我的祖父叫岑榮光,是傅抱石當時的房東。」老人回憶,傅抱石來這裡居住的時候,她還經常幫他研墨,看他創作山水畫。後來離開重慶的時候,傅抱石還贈送了一幅畫給他們。
據了解,岑家大院現存兩間進深8米,單間面闊4.5米,整體寬8米,通高7米。岑遠謀婆婆告訴記者,岑家大院原為兩進院落,中部帶有天井。1949年至今先後經過了多次拆建改造,目前僅存堂屋的明間與右次間,目前她和老伴兒居住在右次間。
「抱石皴」技法在金剛坡日趨成熟
傅抱石在其「傅抱石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曾對金剛坡如是描述:「我住在成渝古道旁,金剛坡麓的一個極小的舊院子里,……不得已,只有當吃完早飯之後,把僅有的一張方木桌,抬靠大門放著,利用門外來的光作畫,畫後,又抬回原處吃飯,或作別的用。這樣,我必須天天收拾殘局兩次,拾廢紙、洗筆硯、掃地抹桌子都得一一辦到。」此外,傅抱石還曾說過,「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是辜負了四川的山水……以金剛坡為中心周圍數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確是好景說不盡。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隨處都是畫人的粉本。煙籠霧鎖,蒼茫雄奇,這境界是沉湎於東南的人所沒有、所不敢有的。」
沙坪壩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傅抱石的記敘中,可以看出「金剛坡下山齋」雖然環境簡陋,但周邊景色之秀美為傅抱石的創作提供了充足的養分,簡單的鄉居生活也促成了傅抱石在藝術的極大發展,他很多代表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如《瀟瀟暮雨》《萬竿煙雨》《麗人行》《屈子行吟圖》等等。「獨創的『抱石皴』技法也是在金剛坡下總結成熟的。」該負責人說。
沙坪壩區將打造美術朝聖之旅
據了解,沙坪壩區準備搶救修繕傅抱石舊居。「傅抱石作為我國傑出的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舊居,應得到有效地保護利用。」沙坪壩區文化委主任、沙坪壩區旅遊委主要負責人李波介紹,傅抱石在重慶工作生活的住處的發現,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做好保護規劃,不斷提升文化區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做好文旅融合推介,結合歌樂山上的張善子墓、磁器口古鎮處嘉陵江邊的徐悲鴻著名畫作《巴人汲水圖》取景地,加上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打造一條「美術朝聖之旅」線路。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周小平 文/圖
※前車側翻 後車漂移 渝蓉高速隧道內險追尾
※四十年姐弟終相見 雖無血緣也似親人
TAG:大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