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熱天怎麼聚會喝酒?唐人有一降溫神器,根本感覺不到熱
古人夏天怎麼聚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宋人李之儀寫過一首詞《鷓鴣天》:
「避暑佳人不著妝。水晶冠子薄羅裳。摩綿撲粉飛瓊屑,濾蜜調冰結絳霜。隨定我,小蘭堂。金盆盛水繞牙床。時時浸手心頭熨,受盡無人知處涼。」
(女性夏天聚會)
所寫內容就是當時女性過夏天的情形。從詞中看,古代女性過夏天也不講究化裝什麼了,而是適應時序:一是「薄羅裳」,穿得薄透,二是「濾蜜調冰」,喝冷飲;三「金盆盛水」,給卧室降溫;四「時時浸手」,親水。
就此,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來聚過夏天主題,看看古人夏天怎麼聚會的。
過去,聚會一般選在春秋「涼快天」,或是農閑的冬天,夏天很少聚會。在現代,夏天聚會很正常了,因為好一點的場所都有空調,再差也會有電風扇 。
(喝酒)
但古代還有人就喜歡在三伏這樣的大熱天喝兩盅,戲稱之 「避暑飲」。有名叫魏許使、劉松輩的,就喜歡喝避暑飲,在三伏天,不分白晝地飲酒,直到爛醉。
如果需要在夏天聚會,古人也會想方設法降溫消暑,讓客人吃好喝好。怎麼辦?有條件的人家會使用天然冰塊降溫。
據《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勾踐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踐之出遊也,休息食宿於冰廚。"這裡的冰廚,就是廚房放置冰塊而得名。
(高檔聚會)
利用冰塊降溫是先秦時已流行的做法。《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記載,楚國大夫申叔豫,「(夏日)方署,闕地,下冰而床焉。重繭衣裘,鮮食而寢。」意思是睡在冰上,當然這樣凍人的,所以他要用厚衣把自己包裹起來。
明人高濂《遵生八箋·四時調攝箋·夏卷》「琢冰山」條錄一夏天聚會趣事,在三伏天,楊家的子弟把冰琢刻為山,放在酒宴席上,這樣大家就不覺得熱了。酒喝到半醉的時候,客人都感覺寒冷。
(戶外聚會)
如果在室外聚會,會選擇臨水的地方。李少師暑天與客人喝酒,便喜歡在臨水的溪邊,他用荷葉做酒杯,斟得滿滿的,哪個不喝完就罰酒,再喝。每天都喝大了,自然也不感到天熱了。
唐朝同昌公主更有辦法,有一天她主持盛大宴會,恰巧這天暑熱難當,她便命人取來一種叫「澄水帛」的東西,讓人蘸滿水掛在廳堂中間,滿座都在想這是新棉絮吧,其實是避暑神器,有八九尺 長,纖維很細,透明得可照人,中間有流水,故能消暑氣。
還有一種叫「白龍皮」的東西,也是夏天聚會用降溫神器。
(唐宮聚會)
唐人康駢所著的《劇談錄》「李相國宅」條,提到了此避暑神器。相國李德裕家的大宅子,在夏天和現在的空調房間一樣。有一回大家應該邀來吃飯,「及別列坐開樽,煩暑都盡。良久,覺清飈爽氣,凜若高秋,備設酒肴,及昏而罷。」
有好奇的人不明所以,便通過知情人打聽,原來因為有「白龍皮」,被告知:用金盆盛滿水,將白龍皮浸入水中,然後放在坐位,就能避暑了。李德裕哪來這個白龍皮,原來是「進口貨」,是位於今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僧人來的。這僧人又是從哪弄來的?
(古代西瓜攤)
書中交代: 「新羅僧得自海中。」據說有一住在海邊的人,從一漁民家得到的,起初也沒有人當好的,有位老人識得此貨。這新羅僧人知道李德裕會感興趣,便買下來送了他,即所謂「因以金帛贖之而獻」。
除了白龍皮,這新羅僧人還獻了「暖金帶」、「辟塵簪」,「皆希代之寶。」
※浙江考古發現4000年前西瓜籽,但鑒定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古人用車的癖好:西晉貴族愛乘牛車,有皇帝樂坐羊車去找妃子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