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卓為何與呂布鬧翻

董卓為何與呂布鬧翻

大白昨天考試,所以沒寫公總號,今天續上,繼續跟大家講故事,今天講董卓和呂布的故事。

呂布,原本是丁建陽部下虎將,認認丁建陽為乾爹。後來呂布被董卓重金+赤兔馬收買,殺了義父丁建陽,改認董卓為義父。後因貂蟬挑撥,斬殺董卓。

董卓,西涼人,於十常侍時期奉密詔進京,進京後即禍亂朝綱、荼毒天下。後因貪戀貂蟬美色,激怒呂布,被呂布斬殺。

貂蟬,司徒王允府內歌女,一說為王允義女。因其貌美如花,後王允將其同時獻給董卓、呂布挑撥二人關係。在呂布斬殺董卓後始終追隨呂布,直到呂布死亡。大白來梳理下三個人之間的關係。

呂布——董卓:父子關係

貂蟬——呂布:先是情侶關係(實為間諜)後是妻妾關係(呂布有正妻,貂蟬僅為妾)

貂蟬——董卓:妻妾關係;(實為間諜)

如果要說義子為何殺義父,大白說說細節,那就是王允先答應將貂蟬許配給呂布,暗中又將貂蟬送給董卓。呂布上門提親時才被告知貂蟬被董卓接走(未成親)。呂布數次找董卓討要貂蟬未果,耐不住寂寞的他偷偷溜進相府與貂蟬相見,不想被董卓看見,從此二人關係急劇惡化,直到呂布手刃董卓。

大白深挖這個故事下去的時候,就發現好玩了,原來貂蟬只是個歷史故事人物,並無其人。無論是《三國志》還是《後漢書》,都沒有明確記載,只有《三國志》里只記載「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健壯,厚接納之」。這個就比較好玩了,於是大白繼續深挖,在民間傳說中貂蟬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

雖然歷史的現實中沒有貂蟬這個人,但是,董卓和呂布鬧翻,跟女人多少還是有點關係。只是事情很簡單,這裡根本就沒有貂蟬什麼事兒。董卓很喜歡呂布,因為呂布是員膂力過人,身手敏捷,弓馬嫻熟的戰將。同為武夫出身的董卓,對於這樣的年輕人,自然愛得不得了。把能戰的年輕人收為義子,本是同類的武夫最擅長做的。像董卓這樣的武夫,一般來說,收個十個八個驍勇的義子,都是尋常之事。

只是,董卓雖然是武將,但卻是一個土豪出身的武將,又常年在涼州這種過於好武,缺少文化的邊郡待著,自己倒是善於騎射,但對於正經八本帶兵打仗,其實並不內行。所以,對付烏合之眾的黃巾起義軍,都吃敗仗。被大將軍何進招進京師之後,仗著膽兒大,在何進死後,吞併了京師的部隊,因此而坐大。但并州刺史丁原,在當時都怎麼不買他的賬。在收買了丁原帳下大將呂布,殺了丁原之後,才沒有了後患。

呂布當初在丁原哪兒,好歹是個戰將,儘管他的前主公,給他的賞賜不夠多,滿足不了貪財好色的呂布的欲求。但是,歸了董卓之後,董卓雖然喜歡他,但卻因為他的勇武,時時刻刻把他帶在身邊,實際上成了董卓的貼身護衛。一時生氣,還會把手戟向呂布扔過去。免不了,有時候也會罵街。多少個武夫,待自己的愛將,都是這般做派。打是親罵是愛,打打罵罵,才表示親切。這個,其實不算大事。

壞就壞在女人身上。董卓雖然把持了朝政,但卻是個胸無大志之徒,好端端地修了個郿塢,城高溝深,在裡面積了能吃三十年的糧,打算實在不行,就躲進去做土豪。所以,他的所作所為,亂七八糟,一點都不講究。在好色方面特別過分,走到那兒,都離不開女人。姦淫宮女,姦淫公主,連人家的婢女也不放過,但凡有點姿色,一定拿下。最過分的是,他在搞女人的時候,就讓呂布在門口看著。試想,你在裡間搞女人,讓一個同樣好色,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外面看,卻又不讓他沾,這會造成什麼後果?這點事兒,就是倆人鬧翻的一個大由頭。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次數多了,呂布怎麼會沒有牢騷。雖然收人家做了乾兒子,但卻以廝養待之,一點尊重都沒有,在這點上,還不如丁原呢。這個結構,再碰上女人的刺激,牢騷,難免就帶了怨恨。

當年董卓當政,王允內心雖然不平,但面上相當配合,曲意逢迎。所以,在呂布看來,董卓和王允,都是好朋友,由於貼上護衛的關係,他跟王允自然也很熟。沒事跟王允發發牢騷,王允見有機會下蛆,找準時機,就下了蛆,順勢離間了這對父子。倆人原本就是利益的結合,談不上真情實意,只要某個方面得不到滿足,想要離間,也容易。

結果,王允和呂布發動了一場小小的宮廷政變,董卓就翹了。董卓到死,都沒有想到,這事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吾兒奉先怎麼會把矛刺進了他的咽喉,到死,他也沒明白。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檀香品翠 的精彩文章:

TAG:檀香品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