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電白歷史高官:高力士

電白歷史高官:高力士

原標題:電白歷史高官:高力士


作者:孫亞勝,吳川市第二中學



人物簡介:高力士(684年—762年),原名馮元一,中國古代唐朝宦官,曾任驃騎大將軍,封爵齊國公。高力士年幼入宮,被高延福收為養子,故而改名。高力士曾協助玄宗平定韋後之亂,所以深得唐玄宗信任,他也對唐玄宗忠心耿耿,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寶應元年(762年)三月,得知李隆基已經駕崩,高力士北望號啕痛哭,吐血而死。追贈揚州大都督。


高力士,本姓馮,名元一,嶺南潘州霞洞堡馮家村(今屬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霞洞鎮)人。他出身於官宦世家,是梁、陳、隋朝南越女首領、「唯用一好心,事三代主」的巾幗英雄冼夫人(丈夫是高凉太守馮寶)的第六代孫,他的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親馮君衡皆曾任潘州刺史。馮家的後代何以姓高呢?這裡有一段馮氏家族的悲慘故事。


冼馮家族族譜圖


話說武則天長壽二年(公元693年)初,有人向朝廷誣告嶺南的流人(被流放的犯罪之人)謀反,武則天便派酷吏萬國俊等人赴嶺南查處。萬國俊查處草率,不作深入調查,多聽一面之詞,濫殺了大批流人。時任潘州刺史的馮君衡因過去與這些流人有過來往,故受到牽連,也被抄家查辦,馮君衡看看逃不過這血光之災,想盡辦法,將年僅十歲的兒子馮元一送到嶺南討擊使李千里(唐太宗李世民之孫)那裡,乞求收養,馮元一才躲過殺身之禍。



武則天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李千里看到馮元一聰明能幹,便將十五歲的他閹割凈身後,並改名馮力士,進奉給武則天,為太監。武則天以其聰明伶俐,讓做貼身太監。不久,馮力士因犯小錯誤觸怒了武則天,被「撻而逐之」。走出皇宮的馮力士無家可歸,過了一段流浪的生活。後來遇到好心的宦官高延福,被收為養子,於是改姓高。高延福與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時已權傾朝野)有交情,來往甚密,考慮到高力士的前途,介紹他到武家做家奴。高力士在武三思家,為人做事十分謹慎謙恭,深得武三思的信任。一年之後,武三思一為討好武則天,二為了在皇宮中安插心腹,特向武則天力薦高力士。高力士在武家成長成人,武則天是看在眼裡的。武則天看到高力士是難得人才,故不計前嫌,又召入宮,為司宮台。過了幾年,高力士在宮中也逐漸長大,體健貌偉,辦事成熟穩重,說話交際善解人意,且熟悉宮中所有的規矩禮儀,被提拔為宮闈丞,掌管宮內日常事務。



武則天畫像


高力士與楊貴妃


高力士很能體察人心,對人的了解和利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作為太監,要想干一番大事,要比其他官員要困難得多。再說,從武則天到中宗,又到睿宗,他目睹了宮廷里的君臣爭權奪利,骨肉相殘,每天暗藏殺機,沒有一個君主朝臣是心中想著國家和百姓的。他只有忍辱負重。直到李隆基隨父回宮,他才看到希望。於是,他挺身而出主動參與李隆基的宮廷政變。政變成功到隆基即位,成為玄宗皇帝,他看到皇上的治吏、治軍、治國雷厲風行,證實自己目光的準確性,於是,將全副身心和真情都交給了主子。他想皇上所想,給皇上所需,得到皇帝的賞識和信任。


他先後為玄宗引薦兩個寵妃,一個是武惠妃,一個是楊貴妃。


楊貴妃畫像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死,後宮數千宮女,沒有一個能使唐玄宗滿意。他知道,唐玄宗除了是個睿智的皇帝外,還是個很有才華的音樂人,被後人尊為梨園師祖。他能自己作曲,他最欣賞的女人也是多才多藝的。哪個佳麗是皇帝的最佳人選呢?誰能撫慰皇帝心頭的哀傷?高力士對宮內外的每個佳麗了如指掌,他早已成竹在胸。為了能讓唐玄宗定下心來,主朝理政,他迫不得已委屈壽王李瑁,向唐玄宗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唐玄宗游驪山,命令高力士傳壽王妃楊氏等人隨往,壽王李瑁本人留在京城。在驪山溫泉宮,唐玄宗擁著楊玉環在那裡縱情歡笑、歌唱,度過了銷魂的時光。雖然玄宗很急著佔有楊玉環,但不是馬上能達到目的的事,因為,壽王李瑁是其親兒子,楊玉環是其兒媳婦,天下哪有媳婦共侍兒子和老子之理?為此,高力士絞盡腦汁,設計讓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在大明宮修建一道觀,讓楊玉環住進去,給玄宗與之幽會提供地方,待一段時間過去了,兒子李瑁的傷心和外界的議論讓時間沖淡了,再接入宮中。一年後,也就是開元二十九年十月,唐玄宗第三次和楊玉環去驪山溫泉宮住了將近一個月後回來,便把楊玉環接入興慶宮,她的那身道服不知丟到哪裡去了。


楊玉環很聰明,懂音律,還擅長歌舞。果然,入宮後,填詞作曲唱歌跳舞,樣樣皆能,迷得玄宗皇帝「只愛美人不愛江山」,整日神魂顛倒。楊玉環甚得唐玄宗的歡心,寵愛有加。唐玄宗封她為貴妃,並稱呼她為「娘子」。



高力士雕像


高力士是想皇上所想,為皇上分憂,宮內外的人才利用是如此恰到好處,比如有一次唐玄宗在「五鳳樓酺宴」時,場上秩序大亂,在場的官員或將士沒有一個能維護好,情急中,高力士即向玄宗建議急召河南丞嚴安,說:「嚴安用法極嚴,今日非他不可!」嚴安到後,果然迅速整頓好現場秩序。他平時對天下人才了如指掌,識人用人能力何人能及?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領導管理能力超強,這些該算是高力士屹立於宮廷中處於不敗之地的奇才吧!


楊貴妃的春風得意,是幸運地遇到「伯樂」高力士;楊貴妃的殺身之禍,也是拜託於高力士所賜。


「安史之亂」暴發,危及京城,唐玄宗不得不避亂逃走入川。逃到馬嵬坡,將士嘩變,殺死了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又協迫玄宗殺死楊貴妃。玄宗確實不捨得殺掉最心愛的美人,責問將士:楊國忠就算該死,關楊貴妃什麼事?高力士勸說唐玄宗:「貴妃故然無罪,然將士已殺其兄,妃在君側,將士豈能自安?今將士安則陛下安,陛下安則天下安。」玄宗只好賜楊貴妃死。你看,高力士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始終保持清醒,站在君主與國家利益的高度上,是個地地道道的忠臣。


高力士與荔枝


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讓嶺南佳果荔枝揚名天下。荔枝的揚名,不能忘記第一個廣告推銷員高力士。


高力士在宮廷里,常常讓人從家鄉挑選些荔枝帶進來讓身邊的官員和宮女們品嘗。楊貴妃一吃就愛上這嶺南佳果。荔枝因楊貴妃喜食而聞名,高力士便忙於從家鄉摘取向朝廷進貢。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促進食慾之功效。楊貴妃的容顏滋潤美麗,與荔枝的功效是分不開的。荔枝便成了宮廷的最搶手貢品。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就描述了當時送荔枝的盛況,詩說:「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現在的電白霞洞鎮的浮山嶺和高州根子鎮柏橋村(其實前者的地理位置處於浮山嶺的陽面,後者處於浮山嶺的陰面),皆有古老的荔枝園,稱貢園。這貢園至今已有近一千多年的歷史,園內古荔叢生,形態各異,享有「荔枝博物館」的美譽。自唐朝以來,浮山嶺荔枝就成為歷朝貢品。據史載,高力士貢奉給楊貴妃品嘗的荔枝就摘於此園。清朝兩廣總督阮元寫的《嶺南荔枝詞》中有一首說:「新歌初譜荔枝香,豈獨楊妃帶笑嘗。應是殿前高力士,最將風味念家鄉。」詩中致力描寫高力士向皇宮楊貴妃他們推介家鄉特產風味的情形。高力士將家鄉荔枝帶進宮廷,讓荔枝成為貢品,使家鄉的種植業興旺起來,高力士成為高州、電白荔枝第一個「推銷員」,楊貴妃便是荔枝的「第一形象代言人」。


高力士與李白



高力士的「名揚後世」並非因其當時「權傾朝野」,而是跟李白有過過節,傍著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之名為後世所「傳誦」的。他在民間的形象很不好,人們幾乎都認定,因為高力士的擅權專橫,毀壞了李白的大好政治前途。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關於李白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子一事,在當時確有其事。根據《新唐書?李白列傳》記載:李白在侍奉玄宗的時候喝多了,趁著醉意,讓高力士為自己脫靴子,因此得罪了高力士。高力士記恨在心,便在楊貴妃面前挑撥,說李白的詩「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中所用的典故,是在諷刺楊貴妃。


說高力士記恨李白是事實,但他並不至於胸襟如此狹窄,故意在唐玄宗面前「打小報告」,毀壞了李白的大好政治前途。


李白仕途不順,是其自取的。最起碼,一個政治家如何能夠整日喝酒?一到興起,就拿人尋開心,怎能幹大事?從他個性看,直率洒脫,喜歡擊劍,替人打抱不平,他的理想應是做一個遊俠。即使在取得唐玄宗欣賞之前,他也從未顯露出做官的本能。從他的詩歌來看,他欣賞的人是旅遊文學家謝靈運。對於官場,他經常提到的是謝安,但看重的不是對方的政治管理手段,而是他瀟洒的行事風格。

李白雖有政治抱負,絕非只圖做個御用填詞的作家。但對於玄宗來說,李白最好的位子就是為他填詞寫文章,從來沒有提拔他的意思。李白在感到絕望的情況下,不願再「低眉折腰事權貴」了,因而請求歸隱,以此來獲得解脫。如此看來,雖然高力士很嫉恨李白,但李白的政治前途卻不是因為他而斷送的。


忠君愛國,死而後已



高力士對唐玄宗的感情投資,是真情付出。他忠君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和繁榮。


開元元年(713年),太平公主與蕭至忠、岑義、竇懷貞、崔湜、紀處訥等人密謀,反叛李隆基。高力士又挺身而出,一馬當先,參與平定太平公主及其黨羽的叛亂,為皇權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唐玄宗的寵信,被封為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後來升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內侍監(一品),封渤海郡公。一個宮廷太監,擔任軍政要職,這在歷史上是少有的。


玄宗即位初期,宰相宋環就對邊鎮權力強大充滿憂慮。高力士也有同感,時時關注安祿山、史思明的動向,不時對玄宗提醒過。可是,唐玄宗一味沉湎於酒色、陶醉於往昔的文治武功,朝政多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後來發展到任用姦邪之人,高力士多次冒死進諫,警示唐玄宗提防安祿山擁兵自重,心懷叵測,勸唐玄宗收回邊事大權。忠言逆語,有幾次鬧到不歡而散。唐玄宗就是不聽,導致後來暴發安史之亂,直到楊貴妃殞命馬嵬坡,唐玄宗才悔恨交加,說:「悔不聽卿言,致有今日之禍!」


高力士對皇上赤膽忠心,當國家有難時便毫不含糊,挺身而出,有所擔當。歷史上有多少個這樣忠勇的太監賢臣?


公元760年,「安史之亂」平息後,已改朝換代,玄宗的兒子肅宗為皇,玄宗被迎接回朝,被尊為「太上皇」,高力士受到排擠。某日,高力士因事觸怒了當權的宦官李輔國,被彈劾,流放至巫州(今湖南黔陽西南)。高力士在巫州寫了一首《感巫州薺菜》詩:「兩京作芹賣,五溪無人采。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高力士借物明志,表明縱有滄桑災難,也不改本色,表現了他忠於皇帝,忠於國家的高尚情操。冼夫人在世時,每到歲末會聚集子孫於堂前訓示:「爾等宜盡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賜物具存,此忠孝之報也,願汝皆思念之。」高力士不折不扣地踐行先輩的遺訓,真正做到「忠孝之報」。



高力士墓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高力士遇赦北還,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一日,走到朗州時,得知他的主子玄宗太上皇駕崩,馬上精神崩潰,望北方嚎啕大哭,嘔血而卒。代宗欽佩高力士護衛先帝有功,詔令恢復他的所有官職,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並遵照唐玄宗遺詔賜葬於泰陵陪葬玄宗。他是唯一一個陪葬玄宗的宦官。


結語


或許由於高力士同李白、楊貴妃有複雜的關係,自李唐後,民間傳說或是文藝戲曲,大多是歪曲他的人品,醜化他的形象。今天,我們要給他正名,還原他的剛直和忠勇為國的英雄本色。武則天殺了他全家,從個人恩怨上說,他同唐皇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和興旺,他能坦然放下個人仇恨,竭盡忠誠,事君報國。歷史以來,有幾個宦官具有這樣的廣闊胸懷?唐朝翰林待詔張少悌奉皇帝之命為他書寫的墓碑是他最高大完美的人格形象的有力寫照!《墓志銘》云:他在皇帝身邊,能「周旋無違,獻納必可;言大小而入,事曲折而合符;恭而不勞,親而不黷;諫而不忤,久而不懨。美暢於中,聲聞於外」(唐代尚書駕部員外郎知制誥潘炎奉皇帝的命令撰寫)。《神道碑》云:「公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驕,順而不諛,諫而不犯。」(撰寫人姓名不詳)


這就是唐朝忠臣高力士!(冼太夫人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白同鄉論壇】 的精彩文章:

茂名歷史上最大的豪宅,佔地1.3萬平方!

TAG:【電白同鄉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