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馬—如果不美,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意思呢?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063個城市故事
哈爾攬起蘇菲,騰空躍起。
蘇菲驚慌失措,
哈爾在身後緊緊地握住她的雙手,
溫柔地說:「把腳伸出來,繼續走。」
兩人踏著舞曲的節拍,
漫步在仿若積木的木屋上。
這是《哈爾的移動城堡》里,
男女主初次見面的場景。
為了尋找這個場景,
宮崎駿在法國南部走訪了12天,
最終選定了這個城市——
科爾馬。
整部動畫里,
最浪漫的一幕發生在這裡,
大概也是為了呼應哈爾的話:
踏上狹窄彎曲的老街,
蘇菲凝視著這座城,眼睛閃爍,
像是要把這裡的一切都裝進眼裡。
宮崎駿在科爾馬的人群中穿梭時,
大概也是這樣的吧。
蘇菲開的帽子店,
以及動畫里構成童話小鎮的房子,
正是科爾馬區別與其他法國小鎮的精髓—
科爾馬全城仿若積木。
雖然現在地處法國,
但這些建於16世紀的木筋屋並非法式建築,
而是屬於德國中南部盛行的建造風格。
木筋屋叫Colombage,
遇到惡劣天氣時,
本用來保護牆壁免受風雨破壞的檐瓦,
卻成了colombe(白鴿)的避風港。
小小的房屋,成了白鴿的天堂,
中世紀時,德國有著廣袤的森林,
因地取材,多是造就地方特色的第一步。
要承載房屋的重量,
又要抵受日晒雨淋,
當地人選用橡樹和冷杉來建造房屋。
這些木材質地堅硬,便於加工。
人們用歪歪扭扭的木條搭起骨架,
填充上粘土和蘆葦麥秸的混合物,
人和白鴿的避風港就完成了。
相比於石砌建築,
木架房屋造價低,難度小,堅固耐久。
於是,木筋屋在歐洲流傳開來了。
17世紀後,
人們覺得這屋子看著太單調,
想加些現代感和華麗感,
開始在木條上刷統一的顏色。
但大部分地區都比較拘禁保守,
很少用鮮艷或多種色塊來裝飾。
科爾馬位於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地區,
和德國接壤。
一般來說,地處邊境的城鎮都兼有兩國風情,
多是因為邊境貿易文化的交流融合所致,
但科爾馬的「混血」,
卻是伴隨著戰爭的傷痛。
17世紀以前,
它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帝國前身),
以說阿爾薩斯語的居民為主。
之後的300年間,
期間變換了17次統治者,
直到二戰後,才最終歸屬於法國。
1870年,在和普魯士的戰爭中,
法國戰敗,割讓阿爾薩斯地區。
在科爾馬的一個學校里,
法國老師在上最後一節法語課,
明天開始,就必須大聲朗讀德語了。
這正是我們中學時必背的《最後一課》。
阿爾薩斯語雖屬於德語的分支,
但並沒有隨著德意志統一轉化為標準德語,
所以,德意志強行推廣德語,以示愛國主義,
他們並不接受,在他們看來,
國家身份認同與語言認同是分開的。
當一個民族淪為奴隸時,
即便後來因法蘭西政府的政策,
才開始學習法語,
但由於和法國共同經歷了
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的洗禮,
阿爾薩斯人堅信,
自己是法蘭西的一部分。
儘管飽受戰火的洗禮,數度易主,
但直至今天,科爾馬的大部分古迹,
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大街小巷。
如果說科爾馬的木筋屋是德國進口的,
那麼位於環形路口的自由女神像,
則是出口美國的。
1884年,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
法國準備贈送美國一份大禮。
科爾馬有位雕塑家叫巴托爾迪,
他接到任務後,為塑造形象絞盡腦汁。
這時,
他遇上一位符合心中自由女神形象的女生,
甚至在創作過程中相愛,並成了夫妻。
原版的自由女神像坐船前往美國後,
小鎮居民又親手造了一個縮小版,
立在了家鄉科爾馬的路口。
阿爾薩斯地區的居民
甚至掌握了兩個監獄的鑰匙,
很多當地人能熟練地混用法語德語。
很多居民依舊沿用德國姓氏,
保留了各種德國習俗,
例如吃飯時應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
每到聖誕節時,會點上蠟燭,吃烤鵝大餐;
不喜歡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裝紙裝禮品;
過生日不能提前祝賀。
在德法美食文化交融的科爾馬,
《中餐廳2》也帶去了中華料理,
試圖闖出一片天地。
漫步於這裡的大街小巷,
聽著德語,看著歪歪扭扭的木筋屋,
偶爾恍惚覺得自己在哪個南德小鎮。
但當看到地圖上顯示的是法國的領地,
餐廳里都是法餐時,
才記起小鎮背後的傳奇命運。
宮崎駿會魔法。
這座小城裡一個叫蘇菲的少女,
被一夜間變成了老太太,
她卻一點都不悲傷。
生活在這個飽經滄桑後,
更加平靜而詩意的小鎮,
人是不是也豁達了些許?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俄羅斯-1個打10個的足球流氓是怎樣煉成的?
※在沒有黃河穿過的城市,你吃到的牛肉麵很可能是假的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