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被媽打死,別讓你的憤怒殺死孩子!
作者:周婧(finkel),青青蓮子特約作者,倆孩媽,心理學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現居香港,努力實踐用所學來育兒,邊育兒邊育己(個人公眾號沛優之選 ID:gh_6a3caf46440f)
01
德國著名作家尤塔·鮑爾(Jutta Bauer)創作過一本叫《發脾氣大叫的媽媽》的繪本,曾獲得德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和繪本類金獎。繪本形象的講述了媽媽發脾氣後,孩子的感受,那簡直是魂飛魄散,身首異處......
很多看過繪本的媽媽,都暗下決心,再也不對孩子發脾氣了。
新聞上也多有報道孩子被親媽殺死的案例。記得曾經有篇報道《9歲男孩因弄丟手機被母親亂棍打死,別讓你的憤怒殺死孩子》,說是孩子的媽媽平時對人挺客氣的,但是卻對孩子「易燃易爆「。由於孩子爸長年不回家,不給家裡一分錢生活費,媽媽既要工作,又要帶孩子,情緒不穩定,心情不好時三天兩頭都要打孩子,最後釀成了慘劇。
媽媽的憤怒、媽媽的脾氣變成了可怕的代名詞。朋友圈裡經常轉發的一類文章也都標榜著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有多麼重要,是孩子的幸福,是家庭的福音,甚至一度「零吼叫」媽媽的打卡營也火爆異常。
在很多人觀點裡,不發脾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一度,我也很恐慌如果自己對孩子脾氣太大,會給幼小心靈造成嚴重傷害。
直到,有一天我開始真正意義上自己一個人帶倆娃。
收藏圖片,分享一天好心情!
02
當我累得哈欠連天,孩子們卻精力旺盛的時候;當一個孩子要吃魚,一個孩子聞不得魚腥味的時候;當苦口婆心哄了一個多小時,她還是一口菜都不肯吃的時候;當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說好要緊緊牽著手,卻被他一遍遍的掙脫之後亂跑的時候;當單車壞了,卻偏偏哭著鬧著就是要玩單車的時候……
我只覺得體內洪荒之力在洶湧澎湃著,我的拳頭越握越緊,我的嗓門灼熱逼仄,我的腦門熱血上竄……
一個聲音告訴我:你知道發脾氣後對孩子產生的惡劣影響吧!
另一個聲音告訴我:你知道壓抑情緒之後會產生的消極後果吧!
我必須承認,雖然我接觸過正面管教、推崇遊戲育兒、拜讀過非暴力溝通,遇到這些場景的時候,也不能保證次次可以情緒穩定。尤其是身體疲勞、心情焦急、狀態不佳時,也會常常智商不在線,火氣常常旺。
收藏圖片,分享一天好心情!
03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要理解他們還處於成長階段,缺乏情緒控制能力;
爸爸發脾氣時,我們要理解他們男人這種理性動物,沒有女人會表達感受;
為什麼媽媽發脾氣時,就是孩子的不幸,家庭的危機,就要接受他人的非議,背起「壞媽媽」的名聲呢?
每個人都有情緒宣洩的需要,這很正常。媽媽們也不例外。
英國著名的兒童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中提出了最著名的一個概念就是「足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other),我國著名精神分析大師曾奇峰將其翻譯為60分媽媽。
「足夠好的媽媽」指的是母親在開始的時候幾乎完全適應她的嬰兒的需要,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地適應得越來越少,並根據嬰兒逐漸增長的能力來應對她的失敗。
完美的(100分)媽媽既不可能又不必要。《絕望主婦》中的Bree,堪稱完美典範。每件事都要做的完美無缺,遇到困難又從不示弱、人前強裝笑臉。她原本可以是最幸福的主婦,過衣食無憂的快樂日子,可她的完美主義毀掉了這一切,把家人逼瘋也把自己逼瘋了,家人紛紛棄她而去。
足夠好的(60分)媽媽能讓孩子體驗安全和危險,也讓孩子體驗失望卻不絕望。我覺得放在情緒的領域裡,足夠好的(60分)媽媽是既可以控制自己情緒,又能夠釋放自己情緒的更加真實的、有血有肉、有溫度又有態度的媽媽。
適當的發脾氣,不壓抑不發酵,才能保證身心健康,不會對孩子產生更深的傷害;媽媽的脾氣,也是幫助孩子設立規則和底線,孩子不是永遠只能接受快樂和正面情緒,他們有責任知道自己那些行為是不好的,並需要對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負責,從而清晰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所以說,媽媽也可以有自己的脾氣,只是要看發脾氣的方式和分寸了。頻繁的大吼大叫當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只是養過娃的誰沒個幾次崩潰,在控制不住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時,與其忍不住亂髮脾氣,不如允許內心的洪荒之力有一個出口,學學怎麼更科學的發脾氣。
收藏圖片,分享一天好心情
04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Haim G.Ginott)提出我們可以用三個步驟向孩子表達憤怒:
說出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生氣了」、「我很不開心」,將感受明明白白的表達出來,既可以讓孩子清楚事態,又可以釋放情緒。當情緒來臨時,越快察覺到它,知道它是什麼情緒,我們就能越快從情緒中走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表達的是情緒感受,而非看法。
感受是由心發出,是感性的,更容易喚起同理心;看法由思維發出,是理性的,更容易引起對方辯解。當我們真正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我們會使用表示心情的辭彙;當我們說「我覺得」的時候,我們常常只是在表達想法。
這裡還有個小訣竅,就是生氣的時候試著多說「我」,少說「你」。當我們試著以「我」開頭時,就能引導我們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脫口而出對「你」的指責。
解釋自己生氣的原因
去描述事件,而不是針對人的評價。
例如「我不喜歡你打人」、「餐廳里不要吵鬧」,而不是「因為你太調皮了」、「你就是聽不進去媽媽說的話」。因為對人容易上升到品格問題,以偏概全,對事兒卻可以給孩子指出明確的方向,讓孩子能更好地理解大人的意圖。
如何區分事實和評價呢?可以留意這些辭彙:我認為、我覺得、你總是、你從來、你永遠;這些辭彙都是在表達非常主觀的看法,跟在這些詞後往往就是評判。
而且事件描述的越具體越好,說清孩子的什麼行為讓你生氣,比如:「媽媽說過,在公眾場要牽著媽媽的手,不能跑鬧,但你今天已經是第三次這樣做了」。
說出我們希望的行為
例如,「我希望你可以好好坐著吃飯」、「我希望五分鐘內可以出門」。或者將孩子的錯誤行為找到一個替代的解決方案,比如「下次你不想吃的東西,別扔在地上,可以放到桌子上」。
表達希望行為也是越具體越好,我們的意思含糊不清,孩子就很難了解我們自己的想要什麼,也就很難給予回應。
收藏圖片,分享一天好心情!
05
媽媽們沒有必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可以放任自己的憤怒去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或是使出洪荒之力拳打腳踢的去傷害孩子。
媽媽們可以發脾氣,但必須「會」發脾氣,更會在發了脾氣後,為失當的行為真誠的道歉,與孩子們修補聯結。如此這般,也不必在特殊關頭憋出內傷,也不必糾結於育兒的各方公婆之爭。
願每一位媽媽都能成為自己,發揮母性,做足夠好的母親。
~end~
每一個媽媽都要面對這個問題:孩子隔三差五就闖禍,你想生氣又不得不忍住,生氣傷害孩子,不發泄又怒火在心,該怎麼辦?
TAG:青青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