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為何不造反,原因有三,其中最後一點是關鍵

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為何不造反,原因有三,其中最後一點是關鍵

原標題:手握重兵的曾國藩為何不造反,原因有三,其中最後一點是關鍵


1864年,曾國藩和他弟弟曾國荃帶領的湘軍,經過千難萬阻,終於攻破了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大批湘軍湧入天京城,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昔日繁華的都市瞬間就變成了一座廢墟。曾國藩也迎來了他人生的一個巔峰時刻,坐擁湘軍30萬,成為清朝最具實力的軍事力量。再加上曾國藩身為朝廷重臣,湘系官員也遍布朝廷,可以說是把持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對於曾國藩來說,此時正是造反的最佳時機,而曾國藩卻選擇了激流勇退,不僅主動削減湘軍的數量,還讓弟弟曾國荃回家養病,打消朝廷的顧慮。對此,很多人對曾國藩的做法表示不理解,為何手握重兵的曾國藩不造反呢。下面就來看看小編對曾國藩造反原因的分析:


首先,從曾國藩自身來講,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忠君報國的思想根深蒂固,造反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曾國藩深知造反會給老百姓帶來極大的災難。晚清時期,可以說已經是內憂外患了,西方列強也是對清朝虎視眈眈,過大的動亂只會讓西方列強趁虛而入,說不定會帶來亡國的危險,這樣曾國藩就成為了歷史的罪人,作為一個儒家思想的推崇者,曾國藩肯定是不願意看到這種結局的。



其次,從實力上來看,曾國藩的湘軍雖然有30萬之多,但是曾國藩實際上能調動的僅有12萬人左右,而真正的嫡系也只不過是弟弟曾國荃指揮的5萬多人。再加上曾國藩的湘軍內部並不團結,在攻破天平天國都城天京後,就可以看出。將士們進城後大肆燒殺搶掠,幾乎處於失控的狀態。後來也有很多人評價,為什麼曾國藩會縱容湘軍屠殺天京,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最後,作為晚清統治者的慈禧,一生都把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曾國藩自然是早已有所防範。在天京被攻陷之後,清朝就立即派出了重兵把守天京,實際上也是在監視曾國藩。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慈禧在之前也做了周密的計劃。首先是破格提拔了一個只有舉人身份的左宗棠為閩浙總督。嚴格來說,左宗棠也是湘軍的一派,是曾國藩一手提拔上來的。後來和曾國藩發生矛盾後,分道揚鑣,創立了楚軍,完全可以和曾國藩分庭抗禮。


除了提拔左宗棠外,慈禧還特意扶植了李鴻章的淮軍。李鴻章之前是曾國藩的學生,由於不甘久居曾國藩之下,再加上慈禧的扶植,最後扶搖直上。淮軍從剛開始的6000人,直接翻了十餘倍。在洋人的支持下,淮軍還配備上了洋槍洋炮,成為大清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之一。



可以說,攻破天京城之後的曾國藩,表面上實力達到了頂峰,實際上他已經陷入了清朝的重重包圍。若有異動,必將會陷入十面埋伏之中。若起兵造反,只會讓曾國藩功敗垂成,最後身敗名裂。所以權衡利弊之後,曾國藩選擇了功成身退。這樣做,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國家,廣大人民群眾,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讀 的精彩文章:

他一生為劉邦出謀劃策無數,死前預言子孫要遭報應,數年後應驗

TAG:歷史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