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07分考入北大的姑娘,你要感謝的不是貧窮,而是……

707分考入北大的姑娘,你要感謝的不是貧窮,而是……

主編講故事

接受投稿、情感傾訴

心理諮詢、案例詳解

01

人民日報發了一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文中的姑娘王心儀雖然生活在經濟比較困難的家庭,但是她滿懷感恩,並寫下一篇感動無數網友的文。

她說: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與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早早就教我背詩算數,以至於我一歲時就能背下很多唐詩。

母親不僅教了她知識,還教育她正確地面對金錢、面對攀比,教了她許多做人的道理以及面對困難時樂觀的心態和不低頭的勇氣。

雖然經濟的窘迫一時無法改變,但是她的母親卻給了她正確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她日後不斷奮進的基礎。

同樣值得稱讚的是,陝西的農民吳治保夫婦,雖然經濟困難,但是他們堅持供孩子讀書。5個孩子中3人考入清華,1人考入北大,小女兒也正在北京考研。

同樣是來自經濟困難的家庭,但是孩子們卻稱自己能從爸媽身上看到很多值得學習的品質,他們的家庭也得到特別的表彰,獲得獎勵資金30萬。

這兩個家庭十分相似的地方在於:雖面對經濟的困難,但是卻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孩子能夠從父母的身上學到許多高貴的品質。

在這兩個家庭里,我們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成功,才是孩子走向優秀的基礎。

02

說到家庭教育,我想起了董卿,她曾在節目里回憶父親對她的教育,她說,她的父親是一個非常嚴謹,對自己有很高要求的人,所以他對董卿也有很高的要求。

了解他們父女的人,經常會說的一句話是:你跟你爸爸太像了。

董卿說,每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的時候,她就特別地自豪,因為她的爸爸是一個非常刻苦、認真、嚴謹並且善良的人。父親身上所有的良好品質,她都繼承了下來。她甚至還說,她也會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回顧董卿自己,這兩年她創辦的節目《朗讀者》火遍了銀幕,她的身份也從主持人變成製片人,但她依然是那個對自己有非常高要求的人。

董卿因為創辦節目,工作強度大,經常加班熬夜,見過北京凌晨的天空,也因此長了許多白髮。她有一把小鑷子,她說,過去的一年,這把小鑷子是用來夾眉毛的,而現在,這把小鑷子是用來夾白頭髮的。

談到她的育兒觀,在《面對面》採訪時,她表示會繼續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孩子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對自己有愛有尊敬。她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董卿的父親非常重視家庭對她的影響,同樣,她自己也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始終把勤奮、刻苦、認真、嚴謹這樣的精神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

03

關於家庭教育,央視的紀錄片《鏡子》是比較能反應真實家庭教育的例子,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三集,加起來才90分鐘,但卻花了央視社會與法頻道10年的時間去策劃,用兩年去攝製完成。

這是一部記錄原生家庭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的片子,三個家庭因為孩子輟學、教育問題頭疼不已,父母出於無奈,不得不將孩子送進教育機構去改造。

這看似是孩子的問題,其實又何嘗不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日常的行為態度,以及父母的信念等,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在家庭教育當中的引導、培養、熏陶、教育等方面,都將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孩子的人格進行塑造。

阿德勒指出,如果父母的教育不到位,學校的教育也不會起很大的作用,因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缺一不可、彼此互補的,儘管學校里有許多優秀的學生,但仍然充斥著許多問題學生,因此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環境。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對他們日後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學校教育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以學得知識為先;因此家庭的教育,更加應該注重孩子性格、人格、心態、價值觀等方面的引導,只有家庭教育做到位了,學校的教育才能像插在孩子身上的翅膀一樣,讓他們飛得更高,行得更遠。

那麼家庭教育中,應該如何去引導去熏陶,才能讓孩子成為品德和智慧兼具的人呢。

1

重視孩子價值觀的培養

價值觀是人們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它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某種程度上,它相當於一個人的信仰,而我們信什麼,幾乎就決定了我們日後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價值觀的培養,首先應該放在家庭的首位,一個誠懇、認真、有原則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認真、嚴謹的,對自己有高要求的。

于丹在《人間有味是清歡》一書中說:

對中國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基礎。

孔子提出,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要分三個階段:一,「入則孝,出則悌」,對父母要孝順,對長輩要尊敬,這是家庭教育;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言語謹慎,信守承諾,與人為善,親近仁德之人,這是社會教育;三,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做到前兩個階段,才能去學習文化知識,這是知識教育。

現在的教育,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在學校接受十幾年的知識教育後,再到社會上去接受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甚至被我們直接犧牲掉了。

一個家庭里,如果有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日後更容易取得成功。錢鍾書先生曾說:

很多人認為聰明的人才會成功,其實不是。很多聰明人做事情不能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能下笨功夫;二是他們沒有找到他們價值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卻去做一些在他的價值觀體系中不怎麼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內心缺乏全力以赴的動力。

2適當的自我教育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經對中國4萬名父母和孩子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在讀書看報,父母自己在學習,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是最高的。

蘇聯傑出的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擁有什麼的品格,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擁有這樣的品格,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勇敢快樂,就要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

正如東漢的語言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所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所以教育其實更像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3給孩子愛和耐心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墊底辣妹》裡面,沙耶加的媽媽大概就是那個一直在守護女兒的神,女兒沙耶加因為上課睡覺,她被叫到學校;因為目標定得太高,學習太過辛苦勞累,灰心失落的時候,她安慰女兒,如果太累,放棄也是可以的。

她總是耐心而寬容地看待孩子,看得到孩子的歡笑,也能深入孩子的內心去體驗孩子的痛苦,既有堅定又耐心,願意花時間去等待花慢慢地開。

親子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說過: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金錢,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

願意為孩子付出心思,付出愛,付出耐心的家庭,孩子何其幸運。

現代的家庭教育似乎有點偏頗,父母總想把孩子送進貴族學校,送進名校,因此日夜去掙錢,想盡辦法去買學區房,到頭來,卻忽視了孩子的家庭教育。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認為,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未來影響深遠。他說:「教育不只是學校一方面,從我40年教學經驗來看,家庭教育才是決定一個孩子未來職業成功、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家長與其花天價購買學區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放在改進家庭教育質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性格和意志等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曹主編 的精彩文章:

為了彩禮,我被騙上了床

TAG:曹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