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兵說出台兒庄戰役敢死隊的真實情況?和我們想像的竟不一樣

老兵說出台兒庄戰役敢死隊的真實情況?和我們想像的竟不一樣

老兵說出台兒庄戰役敢死隊的真實情況?和我們想像的竟不一樣

對戰爭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就知道等戰場出現焦灼狀態,或者拉據不休的時候,一種名為敢死隊的組織就開始登場發揮效果了。其實從影視劇作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明確的信息:首先這不是一個固定的作戰編製,而只是一個臨時性的組織,目標就是為了執行某次特殊的作戰任務;其次這個組織的戰鬥力是比較強悍的,因為挑選的都是軍中作戰最為勇敢,也最不怕死的軍士;再次參加這種組織的人,基本上都是抱著必死之心,因為生還的機率是幾乎沒有的。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很少會有敢死隊的成員生存下來。

不過我們近年來卻發現,有很多老兵都紛紛出來指證,在當年的台兒庄戰役中,自己就是上文所述的那種隊員。這讓人們不禁開始感到好奇,這完全不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情況啊。隨著這種隊員的人數逐漸增多,人們還產生了一個錯覺,難道當時的那場戰爭,真的戰鬥如此激烈,以致於每天都要組織這樣的隊伍嗎?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見得會有這麼多的人倖存下來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要想通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去翻開當年台兒庄戰役的相關戰報,進行一個系統的了解,儘力還原當時的戰場實況。從戰報中的記載來看,第一次有敢死隊的關鍵詞表述,發生在三月的三十日晚上。當時戰場的東南部已經被日軍佔領,西北角雖然國軍方面佔據優勢,但日軍仍有一股部隊集中在那裡不肯撤退,在這種情況下,國軍為了能夠迅速回到東南戰場,就需要迅速結束西北角的戰鬥,然而這一區域過於狹窄,不宜投入大量兵力。第三十一師的師長就下達了第一個相關的命令,這支由五十七人組成的隊伍,雖然衝上了戰場,然而這次作戰卻由於地形過於複雜,只是進一步削弱了日軍在這一塊地區的優勢。

從戰報中看到,這個關鍵詞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二日凌晨,與上一次發布命令已間隔整整兩天。當時三十一師面對的戰場形勢尤為險惡,因為此時已經大量的日軍攻進城裡,僅憑自己有限的力量已不能完成整個戰場的防守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協同作戰的二十七師想要進城,到三十一師的陣地進行支援。在這個時候,他們也把突破口選擇在了西北角,這次組建的是二百五十人的隊伍,經過長達三個小時的白刃戰和肉博戰,終於殺開了西北角的日軍防線。在這種情況下,二十七師的後繼部隊迅速發起攻勢,殺入城內,實現了與三十一師的成功會合。

關鍵詞出現的第三次,則是又過了兩天,已經來到了四月四日的深夜。當時的戰場形勢已經有所好轉,因為湯恩伯的主力部隊已經開始對日軍發起了總攻,這個時候城內和城外的聯繫完全被切斷,為了能夠徹底地將城內的日軍蕩平,三十一師又下達了一個命令,組織相應的敢死隊,執行這次作戰任務。這次組織的隊伍,明顯比第一次組織的人手要多,總人數達到了兩百名,依靠國軍優勢的炮火掩護,圓滿完成了作戰任務,奪下了日軍盤踞的大廟,在這裡還截獲了一份價值連城的情報,得知城外的日軍已經開始撤退。

翻閱所有相關的戰報,也只有這三次有明確記載的敢死隊這樣的關鍵詞,當然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口頭髮出組建的相關隊伍,應該是很多的,比上述慘烈的戰鬥,也應該不在少數。從其它戰役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有很多的戰鬥,也組織了相應的敢死隊,但並不見得載入了戰報之中,因此並不能說明在整個戰役之中,只有這三次組建了敢死隊。也許還有多次未見諸戰報,也許還有更多的戰報並沒有被發現,而是消失在了硝煙瀰漫的戰場上。

然而為何近年來會出現這樣多的老兵,開始出來作出這樣的證實呢?根據相關專家對當時戰場情況的推演,大家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老兵應該是參加了當時的入城增援部隊,比如我們從上文所述的第二次出現敢死隊的時候,後繼就有相應的作戰部隊。但當時戰場情況緊急,並沒有明確的界定誰就必須是敢死隊成員,這些後繼的增援部隊人員,因為自身要面臨比平時戰場兇惡得多的情況,因此也自認為自己就是敢死隊的一員了。那麼從戰報中可以看到多少次的增援部隊呢?

經過翻閱戰報,我們發現至少出現了八次這樣的增援部隊,這些還不包括未納入和未發現的戰報,由此可見我們文初的一種猜測基本就成為現實,如果這些增援部隊也都算作敢死隊的話,那確實是天天都有派出的,這也與老兵們的回憶相吻合了。不過在當年的戰場上,其實每個人都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的,我們還是要向這些老兵們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零後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林徽因爺爺不知心儀女子姓名,娶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卻歪打正著!
古人冬天如何禦寒?這種方法現在許多年輕人還迷戀不已!

TAG:八零後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