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學生會等級化背後的「環境憂思」

學生會等級化背後的「環境憂思」

暑期即將過半,對於許多已經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的學生來講,即將迎來的是嶄新的大學生活和讓人眼花繚亂的學生組織、社團的招新通知。

然而,在這其中,相比其他的社團組織,學生會因其服務群體廣大的性質,面對的紛擾似乎也更多。近日,國內某高校就因其學生幹部公示名單中使用了「正部長級」「副部長級」等表述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最終學校學生會對公告錯誤使用級別表述致歉。

對此次事件的評論,觀點不一,有人認為現在的大學學生會之中有些的確存在過分「等級化」的傾向,應該對此進行處理;但也有人認為,此次事件背後更多反映出的是高等教育整體乃至社會層面所凸顯的某些大環境問題,這一點更加值得我們反思。

大社會背景下的縮影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並提倡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就此爆發。這場運動對我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後誕生的學生自治會,可以說是如今學生會的發端。而1919年10月,陶行知在《新教育》上發表了《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則明確了「學生自治是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續」。

「100年前,陶行知的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何為學生自治,我們如今的學生會實際上就是學生自治的體現與延續,應該強調與其他學生的平等和為廣大學生服務。」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平等與服務的概念在有些學生會中似乎變了味、走了樣。

「我曾聽參加學生會招新的一位同學提起過,學生會在向新生介紹部門的時候說『我們辦公室是權力最大的一個部門』。在我看來,這樣的言辭扭曲了學生會設立的初衷和意義。」鄭州某高校大一學生簡宇航(化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大學中很多學生部門都是在踏踏實實幹事的,但是也的確有部分部門學生沉浸在所謂的權力之中,一言一行帶著官僚氣。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有些學生會漸漸偏離了原本為學生服務的自治組織的軌道,甚至染上了人們口中的「官僚主義」呢?

「在我看來,學生會暴露出來的問題,實際上還是整個社會狀況的反映,而不單純是學生的問題。」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別敦榮分析道。

他表示,目前很多社會組織其實都存在官僚化的問題。以我國高校為例,高校內部管理幹部有明確的級別,從科員到副部長級不等,有人認為這種官僚化的等級制束縛了高校的發展。

「如今,社會上一系列非行政組織行政化的狀況,對學生多少都會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其效仿。」別敦榮說。因此,公眾不應將學生過於妖魔化,一竿子打死所有人,並不是所有學生精神或思想都出了問題,加入學生會就是官迷心竅,這只不過是社會現象在高校的縮影。其實,學生們的做法可能還有娛樂性的考慮在裡面。

監管改革和正向引導

簡宇航所在學院的學生會,同大多數學生會一樣存在著評價和淘汰機制,對此簡宇航似乎並不太滿意。

「在我們學院,學生會中也有淘汰制度作為監管,但打分是在學生會的內部進行,對於一個人工作做得怎樣沒有給予被服務對象(即廣大學生群體)一個評判的機會。」簡宇航說。

已經成為一名院系學生幹部的簡宇航,作為一個過來人表示,其實很多學生並未認清加入學生會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往往是一開學面對各種招新,盲目加入其中。

對於以上的問題,簡宇航建議學校改革監管評價機制,學生會成員的選舉與淘汰應該接受廣大學生群體的監督,而不是僅限於學生會內部評議。此外,學校團委還要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其有為廣大學生利益服務的意識。

在採訪中,記者也曾聯繫多所學校的團委,但由於各種原因,採訪並未成功。

對此,別敦榮表示,從高校學生會工作改革的角度來講,的確應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選舉、服務等工作中去,但是,這樣的改革不是單憑學生們的想法就可以實現,還受到黨政組織對學生會定位的限制。因此,學生這樣的要求雖然有其合理性,但是,至少從目前的大環境來看還不能夠完全做到。

「有些人覺得應該從學生就開始抓行政化的問題,希望學生不被行政化、官僚化污染,這樣的願望是好的,但是,在現實中,學生會都做好了,不代表整個社會就能做到,不良的官僚風氣就能夠被根除。」別敦榮說,從學生的教育上來講,學校正確的引導是有必要的,應該採取一些適當的做法,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一些社會現象及社會制度安排。

完善落實現代大學機制

必須承認,高校學生會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話題」,甚至可以說,這是高校內部的各種問題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問題。然而,這並不代表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已經有了很深入的認識。

「看問題不能只停留於表面,而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採訪中,儲朝暉表示,當我們尋找一系列類似學生會問題的癥結時,除了外部大環境的影響外,高校自身內部體制機制的不完善、不成熟也應該引起重視。

正因為如此,在儲朝暉看來,高校要想突破種種限制,從根本上解決種種問題,當務之急依然是要完善體制機制,建立起現代大學制度。

事實上,國家早在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就已經提出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包括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等。

儲朝暉告訴記者,《規劃綱要》雖然早已提出,但是近幾年卻在很大程度上被質疑、擱置了。「在很多情況下,《規劃綱要》成為了一紙書面章程,高校並沒有將其落實到位。」

對此,別敦榮也曾在一篇題為《我國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實踐探索與時代使命》的文章中坦言,大學內外社會治理機制仍不完善。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需要「補課」,即要將我國大學制度中應該有、卻沒有的東西完善起來,又需要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進行制度創新。

「進一步推動大學管理的現代化,進一步落實現代大學制度是高校繼續提升、發展的關鍵,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類似學生會等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不使大學走上更加官本位、更加行政化的道路。」儲朝暉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水稻自私基因首次被發現
中國科學家成功合成超高含能材料金屬氮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