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字體的解構與重構

字體的解構與重構

文 字 才 是 真 正 的 世 界 語 言

「思想與方法」源於在回溯式呈現

徐冰藝術創作全貌的基礎上

通過作品來展現徐冰的藝術方法

和他保持不斷思考的動因所在的展覽理念

知道並了解徐冰,是從他給中國服裝論壇設計的英文標示開始的,那是2009年。

此後,凡碰上他的作品,都會多看上一看。

這次的展覽,1800平米的大空間,力圖全面梳理藝術家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至今四十餘年的創作歷程,囊括以版畫、素描、裝置、文獻記錄、手稿、影像、紀錄片等為形式的六十餘件作品,是徐冰在北京地區最全面的回顧性個展。多年前的《天書 》(1987-1991),現在仍是「天書」。現場感受極其震撼。《地書》(2003年至今)卻是真實的「地書」,每一個元素都來自我們身邊不經意的角落。

「你生活在哪,就面對哪的問題,有問題就有藝術。」徐冰的藝術創作在多條不同線索上交叉進行,從早期研究的文化、語言及傳統知識體系,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紐約後開始關注的跨文化與全球化議題,再到本世紀對於不斷飛速發展的社會新現象的探討, 他始終專註於尋找新的藝術方法以回應新問題;其創作概念嚴謹,媒介多樣,藝術表達清晰明確,在世界當代藝術中具有很高的辨識度,也在不同層面上影響著中國當代藝術整體面貌的構成,某種意義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幅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縮略圖。

在新聞發布會上,徐冰談到自己的作品時說:(節選)

這一次其實算下來有40年時間創作和整個的一個跨度,有些人說這個展覽有一點像聯展,感覺很多人共同做的這麼一個展覽。對我來說也確實是第一次回到北京做這麼大型的回顧展。其實我回國以後一直想做這麼一個展覽,很多人說「你做這麼多作品都是零零碎碎通過雜誌、媒體讓大家了解,或者說單個作品在一些群展體現,因為你作品很豐富,材料非常不同,確實不容易歸類,所以應該做這麼一個展覽」。但是因為長期各式各樣的原因,後來我發現原來在國內做展覽是需要有錢的,我在國外做這麼多展覽沒有一個展覽是我需要操心錢的,都是美術館找好就行了,根據你記錄找好錢然後再過來請你做這個展覽,這是一個原因。

再一個我其實也是很慎重的把我作品做一個整體展現,因為畢竟是向國人彙報,向自己藝術圈子和同行做一個彙報。整個這個展覽做起來以後我真的很感謝尤倫斯的團隊和設計團隊,還有我們整體參與這個項目的各方人士共同的貢獻才能夠實施。

這種展覽對我個人來說其實是給我提供一個反思的機會和一個空間,一個是我會開始意識到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回過頭看的時候,最後我發現這些作品真的像「鏡子」一樣可以看到自己,旁邊大大小小的鏡子,共同構成了自己的一個立體的形式。最後我發現原來我對這種東西感興趣,原來我是這樣工作,原來我是這麼一個人。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北京山區插隊務農的徐冰與當地農民和知青共同創辦了手工油印刊物《爛漫山花》(1975~1977),藝術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對於漢字間架結構設計中所蘊含的社會政治涵義的認識,而鄉村民俗也為藝術家提供了吸收借鑒傳統文化的土壤;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徐冰創作了以《碎玉集》(1977~1983)為總題的袖珍木刻版畫,並對版畫語言特性進行創新探索,其作品《五個複數系列》(1987~1988)具有突破性的實驗特質。這些早期的嘗試和探索為藝術家其後更具觀念性特徵的藝術創作做了準備。八十年代末期,徐冰創造出並無意指功能的「偽漢字」,並將之以活字印刷的方式按宋代版式製作成不可讀之「書」——《天書》(1987~1991)。這些形式與內容呈現出錯位感的文字,映射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知識分子對自身所根植的傳統文化的智性思考與審視, 這部作品也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的定義之作。裝置作品《鬼打牆》(1990~1991)中,巨大的中國長城墨拓片對存在於真實時空中的歷史遺迹進行了 一種「如實的扭曲複製」,這也揭示出中國歷史遙遠而觀念化的存在。

《英文方塊字書法》系列(1994至今)則進一步將英文以漢字書法的形式進行重構,這種「陌生化」的處理方式同樣暗含了初至紐約的藝術家對語言交流本質的思考,卻也似乎在中西方之間達成一種和解關 系,在呈現出中西方文化基因嫁接與融合的奇異面貌的同時,將人們舊有的知識概念逼入了一種失去判斷支點的境地。

2000年前後,徐冰的創作開始關注更廣泛而切身的當下現實,《煙草計劃》(2000至今)以煙草為切入點,以近似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反思歷史與現實、國際資本、文化滲透、全球勞動力市場等問題;同樣關注語言本身的《地書》(2003~2014)敏銳地捕捉到彼時互聯網語言和圖像文字方興未艾的趨勢,在傳統語言之外進行探索,檢視人類文化交流的內在邏輯。2007年,回到中國的徐冰被疾速變異的中國現實驅動,創作了一系列新作品。《漢字的性格》(2012)、《文字寫生》(2013)等作品則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下,對漢字與中國文化性格以及當今中國為何呈現出如此面貌等問題進行反觀。

徐冰以其獨具機鋒的藝術語言賦予作品高度社會化的精神內核,以精微而幽默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對當下時代的批判性反思。藝術家秉承了東方文化樸素與睿智的精髓,卻直面更廣闊意義上的世界,其作品極具前瞻性與警惕性;同時,在其作品看似聲東擊西與錯位的面貌之下,多層次的社會議題與文化思考在其中發聲與相互激蕩,通過對舊有藝術語言的改造與新語言的創造,藝術家為觀眾提供了多種進入與探索的通道。

與音樂有關的還有

與藝術有關的還有

與體育有關的還有

2017

農曆丁酉年·肖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小朵花啊 的精彩文章:

TAG:一小朵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