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男子感謝女孩指路,卻被當人販毆打:信任危機何時休?

男子感謝女孩指路,卻被當人販毆打:信任危機何時休?

有智有料有格調

GIF

「智大叔」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是包含天然的「信任」因素的,我們生而希望可以被信任,也希望能信任他人

Part.1

要說到這個世上誰最痛恨人販子,莫過於已經為人父母、為了孩子辛苦操勞的那類人了。

近日,一段男子疑似拐賣小孩被打的視頻引起熱議。

廣西南寧某村的一位商店老闆見小孩跟陌生男子在一起,大聲呼救引起周圍群眾圍觀並對男子進行毆打。

隨後村民直接報警,以嫌疑人偷小孩為由,把警察招上了門。

經現場調查走訪,事件的前因後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嫌疑人名叫陸某,酒後前往目的地因不識路,便在路邊向向一小女孩問路。

女孩熱情指路後,為了感謝小女孩的熱心幫助,陸某到附近商店買飲料給女孩表示感謝。

恰好商店老闆是女孩的姑姑,看到孩子和陌生男子在一起,以為男子拐賣孩子大聲呼救,周圍村民不明就裡就對陸某和其親戚進行了毆打。

經過詳細調查,民警判定此事件中並不存在拐賣兒童的情況,完全是行為過激的後果。

很快,在相關事件被報道之後,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網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評論依舊是兩邊倒的現象,但其中一些卻值得人們深深反思。

多數網友都在為這位男子喊冤,明明是知恩圖報,卻被人誤會為人販,被暴打了一頓。

這年頭做好人都害怕。

問路不能問小孩,太奇怪了會被當成人販子;不能問大眾普遍覺得6分以上的小姑娘,很像搭訕臭流氓性騷擾...

我問路就只找年輕姑娘或者小孩問,原因就是他們很少說假話,誠實,就算不知道也不會亂指路。最不靠譜的是老頭老太太,他們說話難懂,還愛亂指,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無意。

也有網友覺得陸某圖謀不軌,行為可疑,覺得家長提高警惕沒什麼錯:

我怎麼覺得這種事是好事,因為大家提高警惕了,打錯人了就打錯了,被拐賣一輩子毀了。

為什麼不直接向大人問路呢,小賣部老闆不是大人?

我覺得問路邊店鋪的商家最靠譜,過路的行人不一定對附近了解。這人都買飲料了不問店家問小孩……

很好奇,事發現場很多成年人,為什麼偏要找個孩子問路?又為啥偏偏買飲料答謝?

男子好心感激女孩的善舉,卻被暴打了一頓,這也的確委屈。

但同時,對於事件中的另一方,女孩的姑姑及不明真相的群眾,我們卻又很難對之予以嚴詞譴責。

不得不說,女孩姑姑的出發點的確是好的,為了不讓自家侄女被「人販」拐走。

也許就像網友「矛椒火辣」說的那樣:「人類社會已經出現信任危機了。」

這可以說是一場成人世界的鬧劇,但深思後也讓人唏噓不已。

Part.2

兒童拐賣案、性侵案近些年來層出不窮,在這個高度法治的世界裡,人們的安全感卻無形被什麼給削弱了。

孩子姑姑的出發點是絕對可以理解的,為了護衛自家孩子安全不被人拐走,家長們的往往都會將警惕心提到最大。

孩子遠離危險,能平安長大,就是他們最大的心愿了。

而村民們對陸某的反應過度,也讓人不免嘆息,熱心、見義勇為的行為已經越來越不被公眾認可,人們的思維定式已經從「性本善」變成「性本惡」。

互聯網的飛速發達,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了解這個世界每個角落裡發生的一切。每個人每天都接收著無數爆炸性新聞和熱點。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收起了內心的善良,以冷漠、暴力待人。

而關於拐賣兒童的數據,也的確讓人咋舌。

有第三方機構估計,中國兒童拐賣人數達到7萬人之多。每年被解救的拐賣兒童僅有不到十分之一能夠回到父母身邊。中國每年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20萬人左右,找回的約佔0.1%

拐賣兒童的主要拐賣方式有四種,其中詐騙和欺騙最多佔37%,其他的拐賣方式分別是綁架、濫用權力或利用弱勢、使用暴力。

據中國最大的尋子網站「寶貝回家」統計,其中90%是因為監管缺失導致孩子被拐走,一半被拐家庭屬於農民工家庭。

在很多大人眼裡,人販子是比殺人犯更嚴重的罪行,因為他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家人。

拐賣兒童,是超過謀殺的罪惡。

於是,每個人面對陌生人不再渴望善意的溝通,而是本能地遠離和惡意地揣測。

如果是和孩子扯上關聯,更加會特別敏感,即使行為過激,那也是因為背後藏著對孩子深深的愛。

GIF

Part.2

2017年2月,一位女士在超市遇到走失小女孩,本想好心幫她找家人,卻被趕來的孩子父親當成人販子毆打。

當時女孩父親先是扇了兩名女子耳光,後來又抓著她們頭髮不放,並高喊兩人是人販子。

兩名女子蹲在地上哭著說自己是做好事的,但圍觀群眾還是跟著男子一起指責她倆,並拳腳相加。

就在今年5月,印度一位56歲的老婦人被眾人毆打致死,原因令人痛心。

老人一家五口旅遊時當地一名老人問路,恰巧這時老人的孫子和孫女也在旁邊,遇難的老婦人魯赫馬尼看到孩子之後心生憐愛,便給孩子們分發糖果。

原本溫情的舉動卻被帶孩子的老人誤會,她認為這問路的一家人是來誘拐孩子的。

村民們追著他們跑並用石頭砸向汽車,隨後他們被村民抓住並遭到圍毆,毆打現場滿地是血...

當一個人人心是邪惡的,那麼他看什麼都是邪惡的。


而信任危機的威脅下,真相早已顯得不那麼重要,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這就是那些人的屢試不爽的借口。

信任危機在普通群體中愈演愈烈,人們越來越不敢伸出援手幫助他人,稍有不慎就是惹禍上身。

「假的吧」「騙人的吧」現在的社會讓人們充滿了各種質疑,他們看到的是極端利己和個人主義的社會。

一個「假」字使多少真正痛苦的人得不到幫助而飽受折磨;一個「騙」字使多少緊挨的心漸漸偏離。久而久之,人們的不信任感就悄然而生,對一切都顧慮重重,導致人們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

很多悲劇都是由於社會缺少信任感導致的,這些悲劇也反過來讓信任危機越來越普世化。

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程度,本是史學裡定義一個時代的文明標誌。

可如今的社會越文明,人們反而越野蠻,越多疑,越無情。

可如果善良的舉動無法獲得善意的回報,至少也請不要傷害這些人,別讓更多內心善良的人寒了心!

Part.4

中國社科院曾經發布一份《社會心態藍皮書》,稱中國當前社會的總體信任度進一步下降,已低於60分的「及格線」,人際之間的不信任進一步擴大,只有二到三成的人表示信任陌生人。

生活在當今中國的很多人都已經感受到了當下的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彌散在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不僅存在於不同人群、階層和行業之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於每個社會細胞內部。

這種觸目驚心的信任流失,對於每個人都形同噩夢。

但社會整體的信任缺失,往往都是被一些負面信息籠罩人們的視聽造成的,他們並不代表絕大多數。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視頻,4分多鐘的時長,視頻的每一個畫面、每句台詞都把「信任」作為一個關乎美好生活和普通人心靈福祉的命題置於現實的情境中,直戳社會的「敏感點」——信任缺失。

但我們還是要心向善,這樣整個世界才可以美好起來。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是包含天然的「信任」因素的,我們生而希望可以被信任,也希望能信任他人。

不論還是你、我、他,就像視頻里那樣,只要我們選擇信任世界,世界也將以信任回報我們自身。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也許你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文多多 的精彩文章:

「我被爺爺親手推下河」:有些人得的不是「窮病」,是「惡疾」!
「偽奔放」90後:怕相親又怕表白,不如一個人的好

TAG:熱文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