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麼?

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麼?

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麼?

本文轉自募格學術

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麼?

本文整理自光明網,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麼?

6月中旬,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田洪鋆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了一篇新作——《困在「廁所里」的教授以及隱性教育功能的喪失》。是什麼觸發她寫下這樣一篇非學術、非專業的博文?「困在廁所里的教授」,大學教師所處境遇究竟是偶然還是常態?這個「廁所」究竟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與田洪鋆展開了對話。

困住教授的究竟是什麼?

大學教室一角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要想成長,就必須要努力和付出,no pains no gains!所以一個教師在這種情況的正確處理方式是:不僅要繼續指導學生,還要繼續push這些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困難區。但如果我真的繼續push我的學生的時候,打算實現教育的隱性功能時,我發現我就會被困在「廁所里」。

……

不要拒絕在你前進道路上一直鼓勵你、督促你的那些老師,不要讓他們困在廁所里,因為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1

學生在大學階段暴露的很多問題

其根源不在大學

Q

這篇文章引發這麼大的反響,是你所預見到的嗎?

田洪鋆:我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上到國家、下到百姓,都在關心並且參與著關於教育的各種話題與實踐。為什麼在今天,教育會讓人們感到如此困惑?我想,主要是因為教育外部環境變化太劇烈:第一,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應該怎樣與時俱進?第二,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人生的理解變了,教育該如何幫助人們更好地實現自我,進而促進社會發展?第三,教育怎樣準確識別不同類型的群體以及他們對教育的不同需求,進而呈現出更大的包容性和多樣性?第四,教育怎樣支撐國家未來發展?可以說,未來中國的樣子,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表現,直接與教育相關。

以上方方面面,讓參與到教育活動中的每個人都有被「困」住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涉及一點在當今國際背景下關於苦難教育、挫折教育與當下快樂教育之間的思考,就會引發大家的關注和思考。

Q

作為一名法學院的教授,是什麼觸發你寫這篇文章?

田洪鋆:在14年大學執教生涯中,我發現學生在大學階段暴露的很多教育問題,大學往往解決不了。這只是教育鏈條傳導效應的體現,其根源實不在大學。我看到很多學生的問題,其實源自他的原生家庭或教育鏈條的某一環節。因此,有時我會產生很強的無力感,很難去改變什麼,然後我就會思考,這到底是因為什麼?這篇文章就是我思考的一部分結果。

如果教育的這些基本問題解決不了,比如對教育的態度、觀念,對學歷的看法等,專業教育的效果肯定會受到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即便我教授他法學知識,也沒有辦法喚起他的責任感和學習慾望。因此,從某種角度講,一些教育本質的問題,其實比專業知識更加重要,只有把這個問題捋順了,教育效果才能更好。

Q

現在學生的壓力和挑戰是什麼?

田洪鋆:今天的孩子能體會到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輕而易舉地體會一些我們小時候沒法感受的「快樂」,比如玩遊戲、吃大餐、出國旅遊等等,但這些都是低級快樂,真正的幸福是迎接挑戰、戰勝困難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我們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豐富,但總體而言,低級快樂體驗多,高級快樂體驗少。

同時,今天的孩子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從個人層面說,在社會經濟高速運轉之下,人較容易迷失自己,找不到幸福和存在的價值。從國家層面看,得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2

一些教育理念、制度設計束縛了教師、教學的活力

Q

你在公眾號上所發的文章中,「廁所」究竟是指什麼?有什麼含意?

田洪鋆:「廁所」指的是限制。現在的一些教育理念、制度設計等束縛了教師、教學的活力。說得直接點,現在孩子一有問題,家長就會找學校,學校就會讓教師承擔責任,而不管這事究竟是誰的責任。

因此,現在高校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維護教學秩序和學生工作上,核心就是不讓學生出事。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也深知,出了問題,哪怕不是我的責任,我也會跟著受牽連,那我何苦呢?這就是被約束住的活力。教師活力無法釋放,教學質量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Q

針對此問題尋找病因,教育內部的病因是什麼,人們思想觀念層面的病因是什麼,社會環境與文化方面的影響又是什麼?

田洪鋆:教育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今天的中國教育需要不斷調整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至於怎麼改,這需要反覆調研和論證。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規模高校改革時,也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論證,進而湧現出了博比特、查特斯、杜威等一批教育家。

同時,思想觀念層面的問題也很大。過去40年,我國經濟發展迅猛,但與經濟發展相對應的配套建設還沒跟上。人們的觀念被經濟發展改變得太多,形成了唯金錢論等,而道德、修為、自我約束以及敬畏之心,都要跟著經濟發展與時俱進。比方說,在教育方面,家長都會強調自己有什麼權利,對學校教育指指點點,但是有多少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義務?哪些義務是該自己承擔,卻推給了學校?一個人接受教育有三個來源,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相得益彰,互相配合。但現在來看,有一部分家庭的「家教」缺失或不到位,一味地把教育責任推給學校,是不現實的。

至於社會環境和文化方面,比如說,之前我國鼓勵多生育,每個家庭有多個孩子,那時父母沒有像現在這麼重視教育,在他們的觀念中,有一個孩子出息了,其他孩子也就隨之被帶起來了。在獨生子女時代,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就會對孩子的教育無比重視,以至於認為如果孩子學習不好,連出路都沒有。

3

解決教育問題:

不僅要捋順教育鏈條各個環節

還要研究影響教育的其他因素

Q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問題,在你看來,時代賦予今天孩子們的特質以及對他們的要求是什麼?

田洪鋆:首先要指出的是,中國教育在今天遭遇的問題其實是預料之中的。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教育能不跟著變嗎?只不過我們趕上了這個要變沒變,即將要變的「節點」,因此大家覺得這是天大的事。但這個現象也絕不只存在於中國,其他國家也遇到過類似的教育問題,而且也正在遭遇新的問題。

教育就是如此,它會根據不同國家、國情以及發展階段等因素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解決即可,沒必要唱衰中國教育。比如,現在,日本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社會需求欠缺,人們對極簡主義的追求,進而出現了低婚姻率、低生育率等。日本也在琢磨怎麼從教育下手,扭轉這個社會問題。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人們對教育也是一個勁兒地批判,這才促使高校進行改革。這都是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必然問題,不用大驚小怪,但也不能「把頭埋在沙子里」。

我想強調的是,無論什麼時代,對人的基本要求都差不多,勤勞、勇敢、耐力、堅忍、堅強、開放、自信等。我們的教育必須實現教育的轉向,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對這些能力的培養上,而不是只放在知識培養上。

Q

對於解救困在「廁所里」的教授,實現教育的隱性功能,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良方?

田洪鋆:這段話,我說過多次——「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拿一個文憑,也不僅僅為了掌握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接受教育當中的隱性功能的洗禮,培養堅毅的品格,培養迎難而上、接受挑戰的優秀品質,培養頑強的鬥志,最終能夠自我實現,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同時,也不要拒絕在你前進道路上一直鼓勵你、督促你的那些老師,不要讓他們困在「廁所里」,因為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而解決困在「廁所里」的教授,實現教育的隱性功能,首要就是解放教師。無論是改革還是改良,都必須把教師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激發他的活力、釋放他的熱情。但想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就像我們上面所說,教育是一個涉及面特別廣的問題,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國家的文化、環境都會對教育產生影響。有時候,我們想要解決教育問題,不僅要從教育鏈條本身下手,捋順其他各個環節,還要從影響教育的一些其他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一個健康、良性運轉的教育體系,也才能把「廁所里」的教授們「釋放」出來。

-END-

關注Science公眾號,後台回復【Endnote禮包】【Origin禮包】即可領取相應Endnote安裝包Origin安裝包!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