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藝術|沙畫壇城,只為了消逝的一瞬
圖/視覺中國
在藏傳佛教藝術中有一種震撼人心靈的藝術形式——沙畫壇城。它不僅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也是一種行為藝術,精心製作的藝術品只為壯烈「犧牲」的那一刻。
一粒沙,含容大千世界
沙畫壇城在藏語中叫做dul-tson-kyil-khor,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羅」。從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親自教導弟子製作沙畫壇城,這是一門精緻絕倫的宗教藝術。在十一世紀,由印度北傳到西藏,保存至今。
作為藏傳佛教中最獨特最精緻的藝術,壇城沙畫極為秘密珍貴,每逢大型活動,青藏地區寺院中的喇嘛們用數百萬計的沙粒歷經數日乃至數月描繪出奇異的佛國世界。製作過程傳統上只在灌頂過程中開放給受法弟子看,後來才選擇性的對社會大眾公開。
壇城,梵文叫作「曼陀羅」,在古代印度,原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藏傳佛教藝術塑造、描繪或立體或平面的幾何圖案,表現諸神的壇場和宮殿,以此比喻世界的結構。
圖/視覺中國
壇城
城
壇城,源於古印度密宗修法活動。為防「魔眾」入侵,修密法時築圓形或方形高台(土壇),壇上為修法場地。壇城作為象徵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眷屬眾神聚住處的模型縮影。
沙畫壇城的製作需要數位乃至數十位訓練有素的喇嘛合作方能完成。製作之前,喇嘛會先在台座畫好垂直線、對角線、圓形等,作為構圖定位基礎,然後描輪廓線,再從中間開始繪製,逐漸向外。製作沙畫壇城的喇嘛,都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每一細節都須牢記,不可自創。
為沙畫壇城所準備的製作工具 圖/視覺中國
輕堆細砌,一氣呵成
繪製沙畫壇城是一個艱辛而細緻的過程。
將事先磨成小顆粒狀的彩色沙子裝在特製的錐形容器里,通過或輕或重地敲打控制流量,將沙子漏在模板上,細細堆砌、勾勒,而且要全神貫注、一絲不苟,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圖/視覺中國
依尺寸不同,需花費數日到數月不等的時間。整幅圖畫必須一氣呵成,就像僧侶們將自己腦中爛熟的世界觀默寫出來一般。
教徒控制著空心筆中每一粒沙,構築心中的壇城
圖/視覺中國
從藝術的角度看,沙畫壇城結構嚴謹,色彩豐富,藉助沙粒這種富有層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將宗教的意義表現得十分到位。無論是端坐正中的佛,還是佛周圍神態各異的生靈,或是圍繞一圈縹緲的氣,都恰到好處地擁有各自的神采,又和諧地構成了圓滿的世界。
繁華過眼,一瞬而去
沙畫壇城完成後,被安放在一個正方形的木架內,木架上方插滿錦幢旗幡,四邊四角各放置一個金剛橛,象徵著本尊的八個眷屬神靈。此後的幾天,寺廟的喇嘛們每天念經做法事。
最後一天要舉行莊重的火供儀式,為安撫四處流浪的魂靈,以求國泰民安。居住在周圍的百姓也會前來一起祈福。
輕微的呼吸也有可能將畫面毀於一旦的沙畫壇城,最終將會由主持喇嘛全部推毀,皈依空性
圖/張鷹
最撼人心魄的時刻到了。主持喇嘛一邊誦經一邊從壇城中心及八個方位各取少許沙子放入小盤;然後用手中的金剛杵從壇城的八個方位向中心推去,直至整幅壇城全部毀掉。
..... 。。。.....
「繁華不過一捧沙」,沙是構築世界最基本的元素,沙畫壇城難建而易毀,美麗而脆弱,轉眼就消逝,最能揭示世界「虛幻無常」的空性本質。
文/楊環
※精編全譯插畫《人猿泰山之難兄難弟》精彩試讀
※他們賣保健品的,年入百萬不是夢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