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球時 你喝啤酒嗎?

看球時 你喝啤酒嗎?

世界盃剛剛結束,國內的足球聯賽正踢得熱火朝天。當你看球的時候,除了小龍蝦和燒烤,還有什麼能滿足帶有吃貨屬性的朋友們呢?當然是冰啤酒啦!

WON? CHEERS!

LOST? CHEERS UP!

What time is it? It』s a football time!

所謂贏球要喝酒——舉杯慶祝(cheers),輸球也要喝酒——借酒消愁(cheers up)。那麼,當支持的球隊輸贏未定時,人們是否也會買酒喝呢?

確定事件原則與分離效應

根據Savage(1954)在其革命性的《統計學基礎》(Th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一書中所提出的確定事件原則(sure-thing principle),球迷在結果不確定時也應該買酒喝。然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李紓研究組的研究結果對確定事件原則提出了質疑,發現了「分離效應」——一種違背邏輯理性的「非理性」行為。

根據確定事件原則:如果知道事件E發生,決策者會採取行動A;知道事件E不發生,決策者會採取行動A;據此,在不知道事件E是否發生的情況下決策者也會採取行動A。Savage以美國總統大選背景下的商業決策為例對確定事件原則作了如下注解:

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只有兩名候選人),有一名商人正在考慮購買某項不動產。他這樣問自己,如果已知民主黨人落選是否買這項不動產;如果已知共和黨人落選是否買這項不動產。對於這兩種情況,他都決定買。那麼,如果商人不知道是民主黨人落選還是共和黨人落選,那他是否買這項不動產呢?

Savage指出,根據確定事件原則,該商人在此種情況下應該做出購買不動產的選擇。同樣的,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如果喜歡的球隊輸了,會買啤酒喝,喜歡的球隊贏了,也會買啤酒喝,那麼根據確定事件原則,人們在不知道喜歡的球隊是輸還是贏的情況下還是會買啤酒喝。確定事件原則似乎能令人信服地描述決策者的決策行為。

然而,心理學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人們的決策行為並非總是遵循這一原則。例如,在一篇1992年發表的論文中, Tversky和Shafir向一些大學生呈現了夏威夷度假的情境:讓大學生假想他們剛剛經歷過一場艱難的考試,剛好有機會以非常優惠的價格購買一種去夏威夷度假的打折票。詢問這些學生,如果他們知道考試通過了/知道考試沒通過/不知道考試是否通過三種情況下,是否願意購買這種去夏威夷度假的打折票。結果表明,兩種確定條件下(知道考試通過/知道考試沒通過),大部分(54%/57%)學生願意購買這種打折票;而在不確定條件下(不知道考試是否通過),則只有較少(32%)被試願意購買這種打折票。Tversky和Shafir將這一違背確定事件原則的現象稱為分離效應(disjunction effect)

缺乏理由?還是不能理性思考?

為什麼會產生分離效應呢?Tversky和Shafir提出了兩種備擇解釋:基於理由(reasons-based)的假設和思維惰性(reluctance-to-think)假設。

l基於理由的假設認為,分離效應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人們在不確定條件下缺乏行動的理由所致。以上述的夏威夷度假情境為例,知道通過了考試,去度假可以看成是慶祝成功;知道沒通過考試,去度假又可以看成是一種慰藉;而當不知道是否通過考試時,去夏威夷度假就缺乏一個明確的理由,所以很多人寧願花錢等到考試結果出來後才做決定。

l思維惰性假設則認為,分離效應的產生是由於人們不能沿著決策樹進行理性思考的結果。

以一項兩人囚徒困境博弈(prisoner』s dilemma game)為例(見圖1):如果兩人均選擇合作,則每人可獲得20個點數;如果一人選擇合作,另一人選擇競爭,則選擇合作的人獲得5個點數,選擇競爭的人獲得25個點數;如果兩人均選擇競爭,則每人可獲得10個點數,獲得點數越多越有利。Shafir和Tversky發現,在得知對方競爭的情況下,97%的人選擇競爭;在得知對方合作的情況下,84%的人選擇競爭;但在對方策略不明的情況下,只有63%的人選擇競爭。

表1 兩人囚徒困境博弈的獲益矩陣

註:括弧外的點數是自己的獲益,括弧內的點數為他人的獲益

思維惰性假設認為,在已知對方合作/競爭的情況下,選擇合作/競爭的結果一目了然,競爭的獲益明顯大於合作的獲益,因此絕大多數人選擇競爭。然而,當對方策略不明時,由於決策者不能或者不願沿著決策樹的分支進行結果推理(consequentialist reasoning),故只能停留在決策樹的「節點上」,因而很多人根據自己善良的願望選擇了不利於自身的非優勢策略(合作)。

這兩種假設究竟哪種是對的呢?

李紓、江程銘、汪祚軍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心理學教授John C. Dunn等人(2012)通過設置或選取不同問題情境,間接或直接考察被試的決策理由來檢驗上述兩種假設。以球賽情境為例,研究者在2005年荷蘭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和2010年南非世界盃足球賽期間,分別詢問現場觀球的被試:在得知自己支持的球隊贏了/輸了/不確定是贏還是輸了的情況下,願意購買「啤酒」或「礦泉水」的意願。

研究者的假設邏輯如下:根據「基於理由的假設」,在被詢問是否購買「啤酒」時,應該會出現分離效應。因為此種情境中,在已知自己支持的球隊贏了或輸了的條件下被試都有明確的理由買啤酒(贏球,喝酒慶祝;輸球,借酒消愁!),而輸贏未知時,被試則缺乏明確的買啤酒的理由,從而導致分離效應的產生。反之,在「礦泉水」情境中,則不應出現分離效應,因為無論是在知道自己支持的球隊贏了/輸了,還是輸贏未知時,被試均具有一致的買礦泉水喝的理由(解渴)——不存在因「理由衝突」而導致不確定條件下缺乏買水喝的理由的情況。

另一方面,根據「思維惰性假設」,無論是買啤酒還是買礦泉水的情境,均應出現分離效應。因為在不確定(輸贏未知)條件下,被試會因不願意沿著決策樹的分支進行思考(即球隊贏了自己會怎麼做;輸了,又會怎麼做),從而相比在兩種確定條件下,更傾向於不買啤酒或礦泉水。

上述球賽情境和其它決策情境的實驗結果均表明,在不存在「理由衝突」的決策情境(例如,礦泉水情境)中,分離效應減弱了。這些研究結果支持「基於理由的假設」,而與「思維惰性假設」相悖。

此外,汪祚軍、李紓、江程銘等人(2012)進一步考察了是否存在「情緒領域」的分離效應,即:知道事件E發生,人們會「高興」;知道事件E不發生,人們會「高興」,而在不知道事件E是否發生的情況下,則不會如此「高興」。

研究人員設置了一系列問題情境來檢驗情緒領域的分離效應。例如,讓大學生被試假想他們申請去兩所國外高校(學校A和學校B)就讀,其中學校A為知名高校,學校B為普通高校。現在學校B接受了他們的申請,並要求其在本學期內做出是否就讀的決定,否則取消錄取資格。然後讓被試評定「在本學期內,你知道學校A拒絕了你的申請/接受了你的申請/不知道是否接受你的申請」三種條件下的高興程度。

結果表明,不確定條件下(不知道是否被學校A接受),被試的高興程度均低於其在兩種確定條件下(知道被學校A拒絕/接受)的高興程度。該研究結果支持情緒領域的分離效應,並且與一部經典美國電影《浴血金沙》中的台詞相吻合「The worst is not so bad when it finally happens. Not half as bad as you figure it』ll be before it』s happened」。

文末小指南

如果你是世界盃期間的啤酒經銷商,或者做與世界盃有關生意的人士,了解分離效應可以幫助你針對人們的消費行為作出更好的決策。。如果你是世界盃狂熱粉,不妨在觀看比賽期間,也關注一下周邊人士的消費行為,抑或能再次檢驗分離效應的存在。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光纖激光頻率梳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發現調控HIV-1複製的重要宿主蛋白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