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一般不用護膚品
將獨立思考進行到底
微信公眾號:樹之道
NO.50
為什麼我一般不用護膚品
作者:韓天澍 / 圖文編輯:朱磊
朋友到杭州來,忘了帶護膚品,因為只呆兩天,所以懶得去買,想借我的用一下,然後他驚訝地發現我居然沒有護膚品,就連洗面奶都沒有,比鋼筋直男還要鋼筋直男。
他很驚訝我的皮膚為什麼還會那麼好。
似乎我們身邊都有遇到過這樣的朋友,皮膚不太好,於是用各種高級護膚品保養,但是好像並沒有什麼用,甚至越用皮膚越差。這讓我很好奇,究竟是為什麼?
1
後來我想通了:比如,皮膚自己就有補水功能,但是如果我們用外力來幫助補水,皮膚自己的補水功能就會退化,又因為自身機能的退化,所以就形成了依賴性。同時由於閾值不斷提高,效用或者用量需要不斷加強,才可以維持效果。
防晒、祛斑、美白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有些健身的人,為了追求肌肉塊頭的迅速增長而服用睾酮,可惜副作用是自身分泌雄性荷爾蒙的能力會下降,以致於當他們停葯以後,甚至會出現睾丸萎縮、乳房發育等現象。因為有了外來的雄性激素,身體就不需要再自己分泌了,所以功能就退化、器官就萎縮了。
傳統的醫療手段經常給抑鬱症患者服抗抑鬱葯,但是抗抑鬱葯的依賴性也是眾所眾知,停葯或者換藥都會有很大風險。這是因為通過藥物外力注入多巴胺,人體分泌使人感覺快樂的多巴胺的器官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不分泌也可以,於是就萎縮了,這樣一旦外來多巴胺減少,患者就會陷入更深更重的抑鬱。
據我了解,毒品的真正危害也不是使用時,而是使用後。像冰毒這樣的神經興奮劑,有短暫的興奮作用,在興奮之後就是長時間的抑制。和抗抑鬱葯一樣外來注入多巴胺,會導致自身分泌的多巴胺減少,所以葯勁兒過了之後便覺得異常空虛,進入深度抑鬱,為了抵抗這種深度抑鬱的煎熬,於是尋求下一次吸毒。
如果單純用利潤來衡量,一門好的「生意」,最好可以是使用戶上癮的生意,我們剛剛提到的護膚、醫療、毒品行業,都符合這個標準,都是暴利行業。
2
我為這個原理總結了一個模型:
初始用力如果是得到,那麼由於反作用力的作用,長期趨勢就是失去,就像是往上空拋起的一個球。
初始用力如果是失去,那麼由於反作用力的作用,長期趨勢就是得到,就像是往水面下按的一個球。
欲抑先揚,欲揚先抑,都是這麼個手法。
抬得越高的,摔得越慘,是謂捧殺;壓抑得越厲害的,反撲得越厲害,是謂反彈。
塔勒布在他的書《反脆弱》中也有類似的闡述。
GIF
3
我們前面的例子說的都是紅色的那條線,別忘了還有藍色的那條線,即這個模型也可以反著用。
比如,肥胖不是吃出來的,而是餓出來的,這在《減肥,為什麼會越減越肥?》中有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鍛煉肌肉的過程,實際上是在耗損肌肉,真正肌肉的生長,是在鍛煉之外的吃、睡、休息中完成的超額補償,以為下一次的挑戰做準備。
投資其實也是這樣的,最先都是把資金給出去,然後等資金再返回來。
曾國藩因為小時候讀書特別笨,所以後來變成了讀書人中的佼佼者;我因為小時候人際方面受挫特別多,所以後來變成了心理專家;劉璇、寧澤濤、傅園慧因為小時候體弱多病,所以後來變成了奧運冠軍……其實都是一種心理的過度補償機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矯枉過正」。
就像中國人很早就發現,要讓男孩子長大以後拼了命賺錢,就要「窮養」,讓他覺得匱乏,這樣他才能好好地做金錢的奴隸。
而要讓女孩子長大以後不會被物質輕易誘惑,就要「富養」,這樣她就不那麼容易感冒了。
4
越覺得缺,就越會急功近利,越傾向於追求短期效益,就越容易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我前幾天聽幾位杭州的媽媽在聊,小孩生病的時候,去某醫院看病見效很快,但是她們會諮詢她們閨蜜圈裡的一個醫生做藥量調整,因為那家醫院葯的分量重,所以見效很快,但是副作用也挺大。
越想見效快,就需要承擔越大的副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快速發家致富的「機會」往往是騙局的原因。
5
一旦我們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就不會那麼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用你的心眼看世界,就不會淪為韭菜。
我媽是一個少有的不怎麼用護膚品的女性,她好像就只偶爾用過大寶這樣的基礎款,但是她今年55了,皮膚卻好得和很多30歲的人有得一拼。同時還省了一大筆冤枉錢。
6
我在這裡需要強調,我並沒有說抗抑鬱葯、護膚品就不能用,而是盡量少用,多依靠自己,少依賴外物。
說到底需要明白,自己最需要什麼。如果當下實在需要快速見效,那麼承擔一定的副作用也是必須而且值得的,畢竟就算明天就很美好,但是如果活不過今天,也沒有意義。
外與內、近和遠的平衡原理,參破之後就是人生贏家了。
-E N D-
※召集護膚品,化妝品收集者
※專業護膚老師手把手教你徒手判斷自己皮膚的狀況
TAG:護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