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必沮喪於做一個平凡的人

不必沮喪於做一個平凡的人

「如果在30 歲以前,最遲在35 歲以前,我還不能使自己脫離平凡,那麼我就自殺。」

「可什麼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體說來。」

「就是,起碼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車,起碼要成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吧?還起碼要有一筆數目可觀的存款吧?」

「要有什麼樣的房,要有什麼樣的車?在你看來,多少存款算數目可觀呢?」

「這,我還沒認真想過……」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對話。那是一所較著名的大學,我被邀講座。對話是在五六百人之間公開進行的。我覺得,他的話代表了不少學子的人生志向。

我已經忘記了我當時是怎麼回答的。然此後我常思考:做一個平凡的人真的那麼令人沮喪嗎?

不必沮喪於做一個平凡的人

我明白那位男生的話只不過意味著一種「往高處走」的願望,雖說得鄭重,其實聽的人倒是不必太認真的。但我既思考了,覺出了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一直所呈現著的種種文化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國還只不過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現階段,在普遍之中國人還不能真正過上小康生活的情況下,中國的當代文化過分「熱忱」地兜售所謂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貼畫了,這種宣揚尤其廣告兜售幾乎隨處可見。

而最終,所謂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質量,在如此這般的文化那兒,差不多又總是被歸結到如下幾點——住著什麼樣的房子,開著什麼樣的車子,有著多少資產,於是社會給以怎樣的敬意和地位;於是,倘是男人,便是娶了怎樣怎樣的女人……

一點兒也不誇大其詞地說,此種文化傾向,是一種文化的反動傾向。是漠視甚至鄙視和辱謾平凡人之社會地位以及人生意義的文化傾向,是與文化的最基本社會作用相悖的,是對於社會和時代的人文成分結構具有破壞性的。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下一代,如果他們普遍認為最遠35歲以前不能擺脫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毫不奇怪。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平凡而普通的人們,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任何一個國家存在的意義,都首先是以他們的存在為存在的先決條件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細嚼慢咽,並非越慢越好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