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格局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我看來,它可以與好幾個名詞捆綁起來,思想、心胸、定位等等。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來一句廣告語:「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難道不是「格局」最好的詮釋嗎?是的,一個人的思想確實可以制約一個人的行為,行為的大限或許主要受制于思想!當我們經常說「解放思想」時候,難道不是讓我們調整自己或者是世界的格局嗎?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當然,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心底無私天地寬」,這全然也還是我們給「格局」最為簡單的解釋了。

這句話作者是陶鑄,曾經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總理。詩是在1969年寫的,文革中曾任中央文革小組顧問。因為不從江青的要求對付鄧小平,在1967年1月4日,江青、康生、陳伯達突然在接見「武漢赴廣州專揪王任重革命造反團」時宣布:陶鑄是「劉、鄧路線」的忠實執行者,「中國最大的保皇派」,要「發動群眾」,「揪出來」。立即,「打倒陶鑄!」的標語、傳單布滿全國。陶鑄很快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單獨幽禁於北京旁卐字廊住所。在1967年至1969年兩年多的圈禁中,陶鑄作為一名詩人,在磨難中留下了寶貴的詩篇。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贈曾志

重上疆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髮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1969年10月,林彪下達一號通令,陶鑄押往合肥,被迫與曾志分離。43天後,陶鑄在合肥死去。而這首詩是他冤獄,在獄中和妻子分離的時候寫下的,感慨當時政治上的混亂,人身的冤屈,家庭分離的痛苦。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儘管人非聖賢,事實上就算是聖賢也難以完全抵抗人生旅途中遭遇的種種誘惑,不知有多少原本大有可為的人生驟然因腐敗而划上休止符令人扼腕嘆息,但是人完全可以淡泊名利,做到無欲則意志堅,無私則天地寬。

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當今世界充斥著各種誘惑,幾乎每個人尤其是手中握有權力的黨員領導幹部都無一例外地會遇到功名利祿、金錢美色等誘惑的考驗,每時每刻、無處不在。在當今時期怎樣築牢心靈防線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集體和個人,由於沒能戰勝誘惑而最終走向失敗。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革命戰爭,在一片享樂聲中迅速滑向低谷;改革開放以來也有不少人士在創業時期的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無所畏懼,卻倒在成功之後「糖衣炮彈」的進攻之下,化神奇為腐朽。

心底無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七情六慾的血肉之軀,而對誘惑,表露一點「好感」,出現一時「心動」,有過一絲猶豫,這是人性弱點之使然,並不可怕。問題在於如何迅速將這種「好感」、「心動」、「猶豫」消除,抵禦名利美色等一切誘惑,真正把握好自我,做到心如千仞壁,誘惑奈我何。

他是政治局常委,死前一首詩說到人心坎里:心底無私天地寬

要想戰勝誘惑,就應該有廉潔自律、潔身自愛的道德情操,必須有「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人格力量,耐得住周而復始的工作辛苦、平平淡淡的清貧生活,善自操守,閑中檢點,不為貪慾所毀,不為誘惑所俘,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讀懂酒與月,才能走近李白,走近他的孤獨與憂愁
有這些表現的時候,說明這個男人一定愛上你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