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莊子說,每個修道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

莊子說,每個修道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

《莊子·應帝王》中有一句話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應,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其意是說,道人之心應該如同一面返照萬物的鏡子,在面對任何人與事時,都會映射出對方的真實模樣。

這面鏡子不會受到俗世間名利的纏繞,所以它不會違心地去誇讚,也不會將某些缺點刻意隱藏。你來了它只如實呈現所有姿態,你去了它仍舊保持自身的空空如也,不會因為曾映照過萬物而讓自我身心被外物填滿。

因為心不著萬物,所以修道之人的這面心鏡才可以常葆清靜自然,雖與萬物合一,卻又不落半點塵埃。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應,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資料圖)

「用心若鏡」,這只是莊子對得道之態的比喻,只是這一比喻因後世禪宗的借用才被大眾熟知。禪宗五祖傳六祖時,神秀的那一句「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大約是源於莊子。

世人皆知道教以現世的命功著稱,卻少有人知道中國宗教心性學的根本便在莊子這裡,禪宗中的諸多法門仍脫不了莊子這一核心。

對於一位修行人來講,使己心若明鏡,處處觀照自我修行中的得與失,時時察看眾生百相中的天地玄機,這是使修行不斷精進的一大法門。基於心若明鏡的觀點,才有了神秀這句「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禪機。

修行是一場漸入清靜的過程,世上的所有是非善惡往往都出於心念上的偏差。修道者要告誡自己以清靜為本,不與他人爭惹對錯曲直,守得住心中的真元一性,這場修行才見得一番功夫。

道教修行講求清靜二字。在古文獻中,「清靜」本有多解,然其本義不外乎以下兩點:

其一是指天氣的晴朗寧靜。如《史記·龜策列傳》中記有「新雨已,天清靜無風」,又有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寫道「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指的都是大自然所呈現出來的祥和之態。

道教壇場常用之「澄清韻」,其唱到「琳琅振響,十方肅清……天無氛穢,地無妖塵」,詞中描述的是神仙降臨壇場時天地萬物盡皆清明的圖景,此亦取自然清靜的本意。

清凈古意之一是天氣清爽和暢,也引申到內心的純潔(資料圖)

其二指人們心性上的純潔,此解與道教倡導之「清靜」最為接近,如《北史·蘇綽傳》記曰「心不清靜,則思慮妄生。」

道教修行強調天人合一,人身與天地萬物本來相合,心性純潔之清靜與天氣晴朗之清靜是可以相互聯接通感的。於天地自然來說,天氣本清,清乃濁之源,烏雲蔽日必然遮不住青天白雲的永恆。

於人心來講,人神本好清靜,卻因欲求不滿而生出諸多濁念。怎奈世人皆被這些濁念蒙蔽了心神,最終忘記了清靜才是萬物本源。

正是看到人人皆被欲求奴役的現實,先聖不願眾生永沉苦海,所以才告誡人們要經常擦拭心中明鏡上的諸多塵埃,好使其照見每個人的本來心性。

莊子不僅為人們提出了以鏡為心的比喻,而且還為如何臻達修行的清靜境界提出了具體可循的方法。

莊子曾借孔子與顏回的問答指出,世人皆知道在祭祀之前齋戒沐浴,但這不過是對身體的潔凈之法,真正有道的人可以用心齋之法去除內心上的塵垢。以心觀萬物與以眼觀萬物的區別在於,你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帶有主觀色彩的。

道祖曰「五色令人目盲」,除去耳目上的遮蔽,心中明悟的世界才是萬物的本然之態。有道之人的心性就像是一面可以洞照萬物的銅鏡,其既能夠鑒別世間的參差不同,同時又可以校正人們自身的內思外行。

還世界以自然,還自我以本真,由此才能進一步明白銅鏡與道心之間的相似之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資料圖)

儘管莊子所謂「用心若鏡」是對至人得道境界的描述,但對於普通修道人來說,這一比喻同樣具有典型的指導意義。

修行本是一條漫漫長路,每一位修道人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顆照人照己的銅鏡。

《舊唐書·魏徵傳》中錄有唐太宗一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日日觀照自我心性,才能夠正身、正心、正大道修行。己身為正,則具備度化人天的基礎;己身常清靜,便能做到不惹人間桃李花。

修道,原是一場求清靜的過程,但莊子的思想絕不會只停留在這一層有為法上。心中若有鏡,難免總要惹些塵埃。如若無鏡,又何來塵埃之說?是有還是無,這是六祖慧能和神秀之間的禪機爭辯。

莊子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超脫了塵俗世界的觀察者,亦即是一位真正的得道者。站在大道的視角去看,有無相生才造就了世事紛然。當把二者剝離去對待,就徹底違背了自然大道的基本法則。

莊子和神秀承認世間存在塵埃,但認為內心應該如同明鏡一樣不被沾染,這是不同於慧能的另一境界(資料圖)

再進一步講,所執之無,實則是另一個層面的有。心中真正實現了空無,又何必非要去爭執漸悟與頓悟的區別呢!「本來無一物」,不應該是萬法皆空,而是要明曉一切萬有中皆蘊含著大道真空的奧妙。

空與有互相不離,才是世界得以運轉的真諦。心中的這面銅鏡,觀照的正是這一恆常的妙果。借用心鏡看到的有、無,仍然是被心中的塵識蒙蔽。

當看得到人間百態,又不為悲歡離合、生離死別而動容時,才是真正看到了非有非無的恆常,由此便可發覺內心中的真清靜。

道教追求的是無為,同時也不抵觸一切有為的方法。道祖曰「為無為」,道經中又言「勤修學無為」,修真之路其實總有反覆與進退,這本無可厚非。

正是因為曾沾染過煩擾,才能使人們意識到清潔心性的必要。反之,當心性越是清明,就越能意識到那些塵埃本不是值得挂念的事物。

塵埃不惹心鏡清,待到雲開見月明,走到最後方可知朗然心性才是大道唯一的本真。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道:我們憑什麼信仰,又該如何面對現實生活?
「辟穀」有怎樣的現代意義?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