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舊日本海軍的「妄想」——導彈戰艦

二戰舊日本海軍的「妄想」——導彈戰艦

假如說起導彈戰艦,很多人都會認為那是二戰後導彈技術成熟後的產物。可就如同舊日本海軍伊400潛艇一樣,有很多日本海軍提出的概念後來被世界各國海軍所接受,以至於讓海軍艦艇步入了「導彈」時代。

「奮龍」2型

「奮龍」4型

舊日本海軍在二戰時期就提出了「奮龍」系列導彈項目,其中「奮龍1型」是以空對艦開發的反艦導彈,但該導彈還沒有進行任何實質性的研發就下馬了。「奮龍2型」則是開發的一款地對空導彈,其使用陀螺穩定系統進行穩定,誘導方式為無線電制導,動力依靠一台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彈頭擁有50千克高爆炸藥。「奮龍3型」則是在「奮龍2型」的基礎上,將固然燃料火箭發動機更換為液體燃料發動機。「奮龍4型」則是因美軍B-29轟炸機而研發,因日本在馬里亞納群島的失利,讓美軍獲得了該地機場,以至於美軍B-29可以以此為基地對日本本土實施空襲。「奮龍4型」的射程據說達到20千米以上,速度達到1200千米/小時,引導方式為雷達制導,其通過兩個雷達來完成防空任務,一個雷達跟蹤目標,另一個雷達跟蹤導彈,然後通過計算將數據導入導彈並使其攻擊目標。

然而,「奮龍」系列導彈還沒有投入正式生產,太平洋戰爭就被畫上了句號。可在這之前,舊日本海軍就幻想著以「奮龍」系列導彈為基礎開發「劃時代」的海軍艦艇,以技術優勢打敗美國。舊日本海軍甚至還「妄想」將「奮龍」導彈正式量產後改名,其中艦載防空型導彈叫「天龍」,反艦導彈型導彈叫「劍龍」。

目前能夠發現舊日本海軍搭載導彈的艦艇最出名的就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大號」級戰列艦的現代化改裝方案,也就是後來的「特二」方案。該方案的目的就是為「大和」號和「武藏」號安裝導彈發射裝置,以在海戰中一舉殲滅美海軍並對抗美軍的轟炸機和未來的噴射式戰鬥機。「大和」級戰列艦的主要改進方案是將2號主炮塔拆除,在炮塔內安裝3座4聯裝「劍龍」艦對艦導彈發射器;位數眾多的副炮塔保留左右的第2座,其餘的副炮塔和測距儀全部拆除,以安裝3部4聯裝「劍龍」導彈發射器;改裝後的「大和」級戰列艦左右兩側還加上了雙聯裝「天龍」防空導彈發射架,除保留水平機槍陣位外,其餘的被換成成防空火箭。為了給「天龍」和「劍龍」導彈制導,「大和」級將在艦橋上訪和後部未趕上分別裝備4號2型雷達和3號2型雷達,前者用來對水面搜索,後者用來制導防空導彈。

「大和」級戰列艦2號炮塔改裝導彈發射架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特二」方案真的出現,這應該是「大和」改,而不是「超大和」,「超大和」是以「大和」級為藍本,建造更大的船體,裝備510毫米火炮,但裝甲厚度與大和相同的,動力改進後的「升級型」戰列艦,而不是此處所說的「大和」級戰列艦「特二」方案。

除「大和」級戰列艦外,「利根」級重巡洋艦和初代「秋月」驅逐艦也有當時的現代化改裝計劃,當然是為了安裝「天龍」和「劍龍」導彈了。按照計劃,日本海軍將在1947年完成「利根」的改裝,起降保留1號和2號主炮塔,拆除3號和4號主炮塔以安裝2座雙聯裝「天龍」防空導彈發射架;艦艇後方安裝8個「劍龍」反艦導彈發射架(另有一說為16個);8門127毫米高炮拆除4門,以安裝三聯裝火箭魚雷發射裝置。「秋月」級驅逐艦則是將給3號和4號炮塔拆除,以安裝2座雙聯裝「天龍」防空導彈發射架......

總體而言,舊日本海軍提出的「導彈概念」在當時來說與伊400潛水航母一樣不切實際,甚至超出了日本本身的承受能力。但是,日本海軍的「導彈概念」如同伊400一樣,為當今海軍作戰模式奠定了基礎,前者促成了戰略核潛艇,而後者則給了水面艦艇對抗航母和艦載機的方法,更強調了海軍艦艇的三大主要任務防空、反艦和反潛中的兩項。然而,隨著美國B-29轟炸機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妄想」隨著日本投降流入了美國和蘇聯的「口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結束後,如果美國和蘇聯開戰,誰能贏?這樣的結果沒人能想到
二戰前日本人身高1.5米,戰後身高超1.7米,為什麼日本人長高了?來看看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