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篇文章告訴你,搞書畫應該讀啥書?

一篇文章告訴你,搞書畫應該讀啥書?

搞書畫,到底讀什麼書?

《書法報》從今年第1期起,每期安排3個人對當今書壇名家的作品進行批評。這個欄目的閱讀率很高,受到廣泛好評。三個人中,楊吉平的語言直率辛辣,雖常有不中肯綮之處,但叫好的人不少。楊先生幾乎在每期的點評中,都會說到某某讀書少了、某某學養不夠、某某的字沒有書卷氣之類的話。這說明讀書很重要,但還要看讀什麼書。

通常來講,人世間的很多事,要想做得出彩,都離不開讀書。而學書畫畫是文人雅事,對讀書要求更高。學書畫,如不在讀書上下一番工夫,是難能進入深境探得驪珠的。學書畫要多讀書,儼然是一個常識,也是很多人都強調過,或專門寫文章論述過的。

江永龍 隸書 妙造自然

問題是,多讀書,就一定能讓書畫獲得滋養嗎?搞書畫,到底應該讀什麼書,哪些書於書畫滋養大?筆者以為,一個想在書畫上有所作為的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讀書:

一、要讀書畫本體書。學書畫畫,在起步階段,如沒有老師領路,首先要看技法介紹類的書。然後儘可能地搜集歷代的名碑法帖和流傳下來的名畫,認真閱讀品味,在頭腦中積累經典圖式和法則標準。其間,可以穿插閱讀書法史、繪畫史方面的書。同時,書論、畫論方面的書也可涉獵。

二、要讀文化知識書。除書畫本體書之外,與中國書畫關聯度比較大的書就是中國文化基礎知識方面的書,如古代漢語、古典詩文、傳統文化簡介等方面的書都可以翻翻。

三、要讀增長學問之書。這類書基本上就是人們常說的國學方面的書。這方面書很多,就現在從事書畫的很多人而言,要全部認真加以研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曾國藩認為:「古今書籍浩如煙海,而本根之書不過數十種。」陳寅恪也感慨:「中國書雖多,不過基本幾十種而已。」怎麼去有所選擇地讀,可以聽從張之洞、梁啟超、胡適、朱自清等人的指點,按照他們開列的書目進行閱讀。其中胡適「中學國故叢書」目錄列的31種書,相對來說較少,作為讀書津梁較適宜。

江永龍行書 花枝春滿

四、要讀改善心性之書。這類書也不少,如不作專門研究,無需逐一閱覽。具體看什麼書,可以錢穆先生的「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為準。其所列是針對所有國人的書,其實也是於人德行完善、心性修鍊、本我呈現最為重要的幾種書。

作為書畫人士,如已能熟用技法,再把錢穆先生所列的書讀進去,領悟吸收,無住無染,化為言行,做到知行合一,書畫與修養互融互通,就會實現墨禪同境、藝道合一,就會達至古來少有人進入的書畫高境。此時,就能真正理解弘一法師講的「余字即是法,居士不必過於分別」。錢先生所列的「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非常精要,只有七種:《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這幾種書似乎也可歸入上述第三類,但又具有第三類一些書所不具有的奧義,是黃山谷所講的能使「書乃可貴」的「聖哲之學」方面的書。這幾種書,搞書畫的人可作為安身立命的真正本根之書時時研習。

江永龍 行書《謝關景仁送紅梅栽》其一

多讀書,可以有知識,但有知識不一定就有學問,有學問不一定就有修養。要想有修養,還必須讀轉化性靈的書,並踐行、歷練。讀書與修養和書畫作品格調是畫不上等號的,但書畫作品格調卻取決於修養,修養提升一般來講則必須藉助讀書。趙壹在《非草書》中說:「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人品高即屬於修養好。

要讀書,還要讀對書。好書才能給我們營養,增加我們的修養,使我們日益變得充實、善良、寬容、平和、超然,從而才能進補書畫、提升書畫品位。讀的書不對,又不善讀,讀多了,就把自己讀成腐儒了,還怎麼可能滋養書畫?

更多內容

請訂閱2018年下半年

《書法報》

點這裡,就這裡

GIF

總監丨崔鑫

編輯丨歐陽媛 蒙言

見習丨游婧

供稿丨2018《書法報》第29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 的精彩文章:

沒有楷書功底,不宜寫鍾繇小楷!
寫字「格調不高」怎麼辦?去讀書!

TAG:書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