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家長需警惕!這種兒童病最容易忽視,別等孩子長大後埋怨你!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有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矮小症的發病率約為3%,且正在逐年上升。據統計,我國約有700萬兒童患有矮小症,但是真正能接受治療的,每年只有不到3萬,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很難靠肉眼發現孩子有身高問題,最後耽誤幾年,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就算再去醫院治療,孩子的最終身高也難讓人滿意。
看到這樣的數據是很讓人震驚的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矮半個頭
每年長高還不到5厘米
總是坐在班裡第一排的時候
那麼您的孩子有可能患了
[ 矮小症 ]
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調查》—兒童急診室里,暑期兒童生長發育門診人氣旺,諮詢孩子身高問題的家長很多。醫生提醒家長們,如果孩子身高和同齡孩子差距較大或身高增長速度慢,都可能是矮小症,應該及早干預。
雖然矮小症的發病率趨勢在不斷上升
但是家長對於矮小症卻不以為然
存在著很多的的忽視和誤讀
接下來我們先用幾個問題
來正確解讀下矮小症
什麼樣的身高是矮小症?
什麼叫矮小,身高在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當中,他排在第三百分位以下的,就一百個孩子排成隊,排在前三位的,就是矮小。真正的矮小症,先要查原因,再針對原因治療。如果跟遺傳相關的。在青春期發育前來干預。也是有效的。
家長可以通過下面的表格,先來簡單的判斷一下自己孩子的身高情況
後天運動能幫助長高嗎?
從小多運動,縱向運動,加上身體伸展運動打羽毛球,投籃,摸高,吊環,單杠,游泳等等,是絕對有助於身高。如果用生長激素,要在醫生指導下,且不能過度使用。另外可以藉助藥物進行干預,但是要去正規醫院做檢查後,讓專業的醫生診斷,對症下藥。
在我國,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矮小,存著很多誤區,不能正視孩子的身高問題,從而延誤了最佳的干預時期。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調查》—小葵花媽媽課堂,就帶家長們一起了解下對於孩子身高問題的幾大誤區。
1
誤區一:23歲還能竄一竄
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俗話,然而這種俗話是不科學的。過去由於生存條件差,人們營養不良導致青春期成長停止,到了青春期後期出現補償生長。一般這樣的孩子父母也曾有晚長個的情況。如果孩子骨齡落後生活年齡2歲且生長激素水平正常,則可能為晚長或體質性青春期延遲,但如果骨齡與孩子年齡相匹配,都提示孩子不屬於「晚長」。因此是否晚長應由醫生作出決定,及時檢查。
臨床醫學表明:
一般情況下,人的骨骺在十四、十五歲的時候就會閉合,一旦骨骺閉合,都不可能再長高了。所以不能再盲目等待孩子晚長甚至是期待「二十三竄一竄」,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能等的,這是在與骨骺線「搶」身高。
研究表明:
在100名等待「晚長」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有30%的家長在孩子生長遲緩時盲目等待,固守「晚長」老觀念,發現不長個子了才開始著急,胡亂買一些所謂『長高葯』,最終貽誤孩子的終身高!
2
誤區二:爸媽矮,孩子肯定矮
在我們常識里,一個人的身高主要取決於爸媽的身高,身高是先天註定的。但實際上人的身高僅有60%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其它40%是可以靠後天改變的,如營養、運動、睡眠、心理及生活方式及藥物干預等。因此,身高不完全由遺傳決定,孩子可突破父母身高,充分發揮後天潛力超過父母身高20%~30%很正常。
科學研究表明:
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營養、運動、睡眠、心情等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發育的兒童,通過後天營養指導、睡眠指導、運動指導、心情指導、疾病預防等科學的身高管理計劃,可以促進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改善身高。
成功案例:
NBA籃球華人明星林書豪身高191cm ,父母身高只有168cm ,但是通過營養運動等後天干預,3年後,林書豪就長到了1.91米,比爸爸高出30多厘米。
3
誤區三:孩子小,身高不著急
科學統計數據表明:
孩子出生第一年約長25厘米,第二年約長10-11厘米,3歲到青春期之間,每年長高不少於5-8厘米,而青春期期間,則每年平均長高不應少於8厘米。如果生長速率一旦掉隊,將為終身高留下隱患。
河北經濟生活頻道《今日資訊》
小葵花安全調查
分為「兒童急診室」「小葵花媽媽課堂」兩個板塊
每周五、周六18:00 節目中各播出一期
敬請關注!
民生連接你我 新聞改變生活
河北經濟今日資訊
微信號 : jrzxpt
新浪微博:@河北電視台今日資訊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100號
TAG:河北經濟今日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