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在上市當天股價暴漲四成之後,這兩天拼多多的市值就好像從空中落下的彈珠一樣,今天下跌一大步,明天反彈一小步。在備受外界質疑的情況下,拼多多在昨日召開媒體溝通會,而本來有其他安排的拼多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也臨時抽空參與並接受媒體採訪。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在我們三易生活拿到本次媒體溝通會18頁的PPT中,有5頁在講【澄清:平台惡搞段子】,而與之相對應的,拼多多用2頁回應了創維維權事件,1頁解釋白牌機存在的行業問題,4頁表明臨期嬰幼兒奶粉行業處理問題。從PPT中不同內容的佔比來看,此次溝通會與其說是拼多多回應平台假貨和山寨問題,倒不妨說其更像是在為自己近來所遭受各種質疑的叫屈。

並且在提及自身現階段的種種問題時,拼多多官方給出的態度是,「拼多多只是一個3歲的孩子」。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黃崢眼裡的拼多多:它還是個孩子啊】

在拼多多的媒體溝通會和黃崢的群訪中,首先被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上市期間「段子引發輿情井噴式的出現,這讓人感到非常奇怪」。在黃崢看來,拼多多的打假「一直是特別認真的」,只不過現在人們「其實是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在一起了」,言下之意山寨的罪過小了很多,相比這些假貨和山寨,拼多多上更多的商品應該歸屬於白牌。

這裡先給大家劃清楚定義,「假貨」是為欺騙顧客而製造的仿製品,而山寨則是指由模仿、複製、抄襲而來的假冒產品。簡單來說兩者都是假,只不過山寨是假產品,假貨則是假商標。至於白牌,其實就是那些沒有打擦邊球的雜牌,或是小品牌。拼多多對於白牌的態度尤其親和,甚至在PPT里祭出了淘寶相關商品的截圖,用以顯示這是行業固有現象。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只不過,在詢問專業人士之後我們發現,在這場溝通會的PPT里,拼多多用以舉例的白牌機電視,從性質上來看卻並非白牌產品,甚至還存在用商標名大打擦邊球,試圖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在本來假貨和山寨問題就容易混淆的情況下,拼多多如此「疏漏」,讓人不由對其鑒別假貨與山寨與白牌的能力產生懷疑,畢竟「拼多多只是一個3歲的孩子「。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輿論場上的拼多多:賺的是窮人的錢】

拋開拼多多自身的觀點,事實上這兩天輿論對於拼多多的討論也同樣相當激烈。一部分人認為拼多多上商品藏污納垢非常可惡,病毒式的營銷方式也令人生厭;但是也有相當多的聲音在為拼多多喊話,「拼多多的受眾是五環外居民,不要隨便拿你的經濟能力來衡量所有人」,在這其中,一篇題為《誰買走了拼多多的山寨電器?買家秀中找到答案》的文章,也儼然改變了不少朋友的看法。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在這篇文章中呈現出來的買家秀照片上,背景環境較為昏暗、凌亂,透露出一股生活的艱難氣息。一時間也讓本來嫌棄拼多多的大家茅塞頓開——哦,原來拼多多的受眾並不是我,也不是我周圍的人,而是「質樸的鄉鎮人民」!那不就很好理解了嗎,那些買不起大幾千正牌產品的鄉鎮人民,可不是就得上拼多多買這種便宜貨了。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且不說這種突如其來轉變里潛藏的傲慢——彷彿五環外、鄉鎮群眾就一下被安排只能消費假冒偽劣產品,而更為危險的是,這種觀點正企圖將「不正規」劃入「合乎情理」的由頭,強行包容下來。有假貨、有山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天,某個平台會利用知識和資源的不對等,敞開大門擁抱山寨,擁抱擦邊球。

那麼,拼多多會是這樣的平台嗎?

【拼多多眼中的自己:淘寶咋樣我咋樣】

拼多多官方的態度可以說是非常的微妙,本來外界就有將拼多多與淘寶進行對比的情況出現,甚至美團的王興此前也表示,「大家在面對拼多多質疑的時候,已經忘了淘寶是怎麼起家的」,暗示如今的拼多多與「當年的淘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王興所指的「當年的淘寶」是什麼樣的?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假貨、山寨,平台管理也相當混亂,被網友一度戲稱「假貨集中營」。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但即便如此,拼多多似乎也將淘寶作為自己的「榜樣」。在昨天溝通會的提問環節中,拼多多將自家平台上的熱銷商品羅列出來,並專門在淘寶上找到了與之相對應的產品進行對比,並且在現場黃崢也多次提及淘寶,更是在此前的PPT的一頁中,明確的表示,「原來將淘寶標準視為行業標準」。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在這個人人都追求個性化差異化的時代,拼多多參照淘寶進行對比和學習,是不是對現階段平台管理的混亂找到合適的解釋我們暫且無法判斷。但不知道拼多多方面是否知道,當年的淘寶為自己的混亂付出過不小的代價,甚至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列入「惡名市場」名單,而這也成為其轉型路上的重要標誌性事件。因此,如果拼多多真的要學,是不是需要更徹底一些呢?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或者,也可以用黃崢自己的話說,「雖然人有可能是健忘的,但是你也不能說別人是這樣,你就可以這樣,這也不是一個正確的態度」。

【監管部門眼中的拼多多:背後還是成年人】

再說到「存在即合理」的輿論觀點,如果說「年輕」就是放任假貨山寨叢生的理由,那麼此前的打假風潮也就不會有了。當年,那英的一首《霧裡看花》紅遍大江南北,傳唱至今,可能很少人還記得這其實是一首「打假」歌曲,抒發的是那些買到假貨的群眾們「借我一雙慧眼吧」的真實吶喊。

當初經濟還不甚發達的年代,大家都不願為假貨山寨買單,怎麼在26年後,還有人覺得窮人就該買假貨呢?

我們在之前文章中也曾提及拼多多未來的發展,當時我們相當樂觀地認為其既然能迅速成長,自然也有能力讓平台運營步入正軌。但如今處在輿論風口中的拼多多,在自我的認知上依然「只是一個三歲的孩子」,這難到是說,要等年滿十八歲了再去遵循法律規定的應有義務?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恐怕拼多多這樣想,相關部門也不會這樣想。今日上午中國市場監管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台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台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台還是平台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拼多多還是個孩子,就不應該承擔責任了嗎?

至此,拼多多平台上那些定義微妙的假貨、山寨、白牌究竟存在是否合理,就交由更加專業的部門進行評判了。只不過不管結果如何,都希望拼多多背後的成年人們能夠站出來,主動扛起本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吉利發布SX11預告圖 基於BMA模塊架構打造
歐盟反壟斷大棒揮向安卓,谷歌將何去何從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