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隸書的小竅門
隸書,歷史上也稱佐書、史書、八分,是打破篆書曲屈迴環的形體結構並改變其筆道形態以求書寫便捷的書體。
相傳秦始皇時代有個叫程邈的人,獲罪下獄成了徒隸。他在獄中對小篆進行改革而創造了一種新的書體。秦始皇對此很欣賞,給他免罪陞官,並把他擬定的書體交給獄吏使用。於是就把這種書體稱作隸書。其實,據現在已出土的文字資料來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民間早已有隸書的萌芽,即便程邈真有其人其事,他也不過是作了收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罷了。隸書始用於秦,盛行於兩漢,是兩漢官方的正式書體。
隸書在它的演變發展過程中,體勢、風格是有很大變化的。在初創階段,多有篆味,長扁不一,波碟也不明顯。後來經過漢代(特別是東漢)人的加工美化,形趨扁齊,結字多變,波碟雄健,成為超拔挺秀的獨特書體。後世人們稱初創階段的隸書為古隸(或秦隸),稱成熟階段的隸書為漢隸。漢末,漢隸形體趨於方正,波碟隱蛻變態而演化為楷書。魏晉以後,隸書作為官方正式書體的地位雖然被楷書取代,但由於它在結體、用筆以至章法方面都獨具一格,富有特殊的藝術魅力,仍然被人們所再愛,精於隸書的書法家也歷代不絕。只是楷書盛行之後的隸書,往往多少帶有楷書的筆意,因為仿古總是不能齊古的。我們這裡所講的隸書,主要是以鼎盛時期的漢隸為準。
隸書的結體
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的,在這一演變過程中,漢字的形體曾經經過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由原來線條形態的表義結構一變而為點畫形態的符號結構,整個漢字的構形經過一番很大的調整。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後文的「隸變」一節中詳細說明,這裡僅就成熟階段的漢隸,從書法的角度談談它的結體特點:
01
以分展開放取勢
為了書寫便利,隸書改變了篆書單一的線條用筆,也改變了篆書圓活內聚的結體,使漢字的書寫形式面目一新,在書法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用筆道的分展開放來取勢的新書體。
請看下列諸字篆隸結體的對比:大凡篆書中的下垂內抱結構,隸書多變為外拓開放結構,即便是「全包圍」的字,如「固」、「國」之類,隸書也要採取單擴一端、獨駿一角的手段來打破篆書的圓潤均衡。
所以,一取內聚均稱之嚴謹,一取外拓參差之放逸,就構成了篆書與隸書追求結構美的根本區別。
02
獨憤一筆
隸書為了衝破篆書嚴密環抱的束縛,以外拓取勢,採取了許多具體的辦法,如把一些篆書中的豎畫變為橫畫或外張的斜畫,將篆書的縱勢(長形)變為橫勢(扁形)等等,但最具有隸書構形特色的,還要數獨憤一筆的設置。所謂獨憤一筆,是指在一個字中特意突出某一筆道(其形態主要是波碟和長掠),將它寫得格外雄健超拔。
例如以上諸字。這種一字之中獨憤一筆的結體,從表面看,好像破壞了整體的均衡,實際上由於其他部分安置得適當,並沒有失掉字的重心,反而使點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取得從不平衡處求平衡,從險絕中見平正的藝術效果,使字的體勢變得搖曳多姿。因而獨憤一筆是構成隸書獨特風格的重要因素。
03
外散其形,內聚其力
隸書以外拓取勢,結字時筆道可以向四周伸張,有的獨立的點畫甚至可以布置在離字的中心很遠的地方。如果從表面孤立地看,比起小篆緊緊裹束的結構來,顯得很是鬆散,如果從字的整體結構仔細觀察,我們又會發現,這些點畫實際上是形散神不散。點畫與點畫之間,局部與局部之間,或相向、或相背、或相隨、或相互接納、或相互承受,彼此呼應,互相關聯,共同拱奉一個中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具有很強的內聚力。
試看《曹全碑》中的幾個字:「水」字豎畫兩旁的點畫呈相背之形,但以豎畫中上部為中心,兩邊則又有輻較之狀,「寅」字「寶蓋」的三豎點與下部的兩斜點,左右上下彼此呼應,共同聚向一個中心,「斯」字「其」、「斤」相向而神會,「惠」字「畝」、「心」相承而力合,其間架結構總是外散其形而內聚其力。
隸書的這一結構特點,以《曹全碑》為最突出。楷書結體講求的「四面八方俱拱中心」,正是對隸書這一特點的繼承和發展。
04
少數字的構形不固定
漢字經過隸變,每個字本來都有了新的寫法,與篆書的面目不一樣了卜但是在一些隸書家的筆下,故意讓少數字或部分、或整個兒地保留著篆書的寫法。推尋這些書家的用意,大概是想賦予隸書一點古色古香的味道吧。形體不固定的另一種情況是,有的書家有意減少一些字的點畫。
以上所說的,是隸書藝術結構的總體特點,至於隸書結體的具體特點,可以從與楷書的對比中去把握。比如隸書不突出正中而貫穿上下的豎畫(在楷書則必須突出),重心移位,正斜異趣,筆畫的向背、留放、抑讓的對比,要比楷書鮮明、強烈等等。在學習過程中只要勤於比較,掌握隸書的結體規律亦不難。
有人說學習楷書要先學習隸書為基礎,其實倒過來,有了楷書的基礎再學隸書,處處拿楷書作為「參照物」,不一定就沒好處。
TAG:書法觀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