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藍釉:雨過天晴的顏色,貴氣逼人!
曾經,古人評價顏色釉瓷器時特別看重藍釉瓷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藍釉瓷器多為高溫釉,燒制難度大,另一方面則因為燒制藍釉所用的氧化鈷原料稀少。瓷器釉色名,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鹼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
清末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所說: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 青括之。劉子芬《竹園陶說》:「青色一種,常與藍色相混。」霽藍釉與霽紅釉一樣,屬高溫失透釉,以氧化鈷(CoO)為呈色劑。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定,後人稱其為「霽青」,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被舉為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
明代霽藍最為後人稱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畫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官窯款有青花和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後仿。宣德霽藍釉主要有以下特徵:里外滿施藍釉和里白釉外藍釉者並存,碗、盤口沿"燈草邊"整齊者少,多數線條彎曲,不規整等。
嘉靖藍釉瓷器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豐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種有新發展。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釉色除霽藍外,又新創一種"回青"釉。嘉靖霽藍釉色藍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開細小紋片,個別的有棕色斑點,圈足處施一層醬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為六字楷書款,造型有罐、洗、碗、盤、杯、渣斗、香鏟等。有些尚淺刻龍鳳、雲龍及纏枝花紋。這些器物主要藏於台北和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均是宮中舊藏。
TAG:十方樂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