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振鶴:徑稱著名文人如何?

周振鶴:徑稱著名文人如何?

時下因為「專家學者」四字常見於報端,就使人誤以為他們是天下的主角,每天請教者絡繹不絕,應接不暇,其實並非如此。許多學者因為研究面很狹窄,研究課題過於專門,很少成為被諮詢的對象,常常是門庭冷落。那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名言,使很多青年學生以為只要坐十年板凳就可成名,這倒咬咬牙也辦得到的(當然這部分人已很不容易,現在的社會,有時是連一個月的寂寞也難熬的),實則許多學者豈但只坐了十年冷板凳,簡直是坐了一輩子。之所以能樂此不疲者,無非因為他們就是以此為業,並非以此博名。

由於「專家學者」的紙面行情看漲,許多人都湧入了學者的行列,其中文人的入伙尤為大宗。其實學者和文人有很大的不同。

學者是以研究為專長,其著作不以讀者多少為價值判斷標準,更不以著作的版次和印數的多少來論定水平的高低。有些專門著作,讀的人也許只有數十人或十數人,但其價值依然很高,其作者也許就是某一領域的權威。學者的作品也不以篇幅的短長或著書數量的多少為價值判斷標準。一篇文章也許很短,可是卻解決一個學術難題;一生可能只寫幾篇論文,但學術地位卻已奠定。甚至一句話,就可能是千古絕唱,如錢大昕的「古無輕唇音」只是一小段筆記里的一個結論,卻成為音韻學史上的一塊里程碑。

文人則是以詞章見其長。好的散文、美的詩篇都給人以高尚的享受。任何人都需要文學的素養,因此好的文學作品擁有大量的讀者,以致其作品廣播海內外,印至數十萬甚至百萬冊,這以外的天文數字般盜版盜印還不計(這與學者的遭遇顯然反差太大,學者的文字有時因為太過專門,連出版也成問題,遑論版次印數)。文人的散文裡頭可能引經據典,說史論人,但那到底也並不是研究,而是將枯燥的歷史文獻或學者的研究成果化為生動的甚至說理的美文,不但讓大眾欣賞其文詞之優美,而且從中得到很大的教益。

著名演員是公眾人物,走到哪裡都要受人包圍。記得季羨林先生曾有一篇文章談到,他有一次與侯寶林先生同機回京,一下飛機,誰都認出了侯先生,把他簇擁起來,要他簽名,但卻沒有一個人認得季先生,他悄悄地走開了。這並非說明季先生名氣不如侯先生,但卻說明學者不是公眾人物。而著名文人則與著名演員一樣,也是公眾人物,萬眾瞻仰,人人願得一識韓荊州,所到之處都有人前呼後擁,有時為了避免嫌疑,還要戴墨鏡口罩之類。而學者不然,身居鬧市無人識,往往只是他自己書齋的主人而已。所以不要說與侯先生比,就是與當前著名的著名文人(不過現在已被稱為著名學者)比,季先生恐怕也要讓三分,如果他們也要同乘一架飛機,只怕同樣會有人請該「著名學者」簽名,而不大會有人理睬季先生,這是可以斷言的。

民國初年曾有人感慨:「近世詩人多而文人少,文人多而學人少。」其實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文人多而學人少的。願意吃無名苦的到底不會是多數。據云,胡適推辭東北大學教職時說過,著一本書,幾十萬人看;講學,則聽課者不過數百人,影響不大(大意如此)。這也許只是一個託詞,但卻道出了實情。許多學者只是在講席上度過一生,其學說只有少數學生了解,有些學者雖有少數的論文和專著,但遠不能與有大量著作的胡適比,更不要說是與當紅文人相提並論了。

既然學者比較寂寞,有時甚至很冷清,因為他的專門學問能理解的人不多,所以學者的頭銜理應背時,但時下不知為何,學者的頭銜卻被炒得火熱,人人需要或人人願意送人一頂著名學者的帽子。依我看來,學者並不見得就比文人高貴,學者解決的問題有時於國計民生毫無用處,例如上面提到的「古無輕唇音」之類與四化絕無裨益,與一般人也無用處,非但不能吃不能穿,外帶不能陶冶性情。但好的文詞卻能使人一輩子受用不盡,更能傳之久遠,唐詩已過去千百餘年,至今猶為我們傳誦不已。明代藻采紛披、韻諧詞炳的小品文,也一直被看成散文創作的典範。文人自有其高尚高明之處,如果把著名文人稱為著名學者,無疑是在抬高學者的地位,貶低文人的名聲。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況且文人還有另外許多優勝於學者的地方。文人的作品可以載道,勸諭世人,也可以不載道,作為純文學享受,左右都能使洛陽紙貴。但學者的文章卻總要說出一點道理來,如果沒有任何觀點或見解,那就猶如一張廢紙,一文不值的。同是著名文人更有倚馬可待、出口成章、半小時內交稿等大才氣,這豈是一般學者望塵莫及的?所以任何以為學者高於文人的想法不但沒有道理,而且透著可笑。再者,若通國之中,所見盡為著名學者,而竟無著名文人,真要使人誤以為入了新《鏡花緣》的學者國了,那該多麼單調乏味。所以於今之計,莫若使著名學者分流,讓一部分名副其實地稱作「著名文人」為妥,雖然這樣的叫法以前沒有過,但萬事開頭難,讓一些人先叫起來,慢慢也就習慣了,不知讀者諸君以為如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者維摩詰爾 的精彩文章:

金克木:只有一頭的棍子
張中行:學術空氣

TAG:行者維摩詰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