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數中國人不喜歡清朝,對元朝卻要好點,真像如此簡單

多數中國人不喜歡清朝,對元朝卻要好點,真像如此簡單

原標題:多數中國人不喜歡清朝,對元朝卻要好點,真像如此簡單


今天在某吧看到有人在討論,主題是為什麼某些人討厭清朝,但對於元朝卻不怎麼討厭,下面討論得很激烈,不過多數在討論清朝的內政問題,說他的社會如何如何不好,反駁的也一樣,說如果清朝不好,為啥人口會達到四億。對於網友的觀點,這裡不作評論,下面來說說我的觀點。


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總共才九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有二個半,分別是宋遼金時期的遼金,宋之後的元,明之後的清。遼金相對於元、清來說,後世最了解的就是楊家將了。元朝默認為第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成吉思汗鐵木真為元朝的開國皇帝,但為元朝正名的是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畫像)

元朝時的蒙古帝國有點像邦聯制的國家,元朝是蒙古帝國的宗主國,元朝皇帝是蒙古帝國所有汗國的首領。元朝相對於清朝來說,開化和漢化其實要差很多,特別是把國內的民族分為四個等級,以及對漢族官員的不重視等。


元朝建立以後,為宋朝立史,自稱為宋室的延續。元末明初,朱元璋等明朝君臣把元順帝等趕到北方以後,朱元璋同樣為元朝立史,自稱是繼承了忽必烈,並在南京建太廟,分祭歷代名君,包括三皇五帝,漢唐宋元的開國之君,元世祖居又西末,前面分別是劉邦、李淵和趙匡胤。


明之後清,清也為明立史,自稱傳朱元璋遺志。清同樣祭祀歷代帝王,其中就包括鐵木真、忽必烈、朱元璋等。清朝的皇帝,很多都去參拜過朱元璋的明孝墓,特別是康熙和乾隆,康熙去過六次,乾隆是每次下江南必去,祭祀時,清帝都行三跪九叩大禮,比清大臣拜見清帝時還正式。



南京明孝陵(資料圖)


既然宋(遼金)元明清一脈相承,為什麼我們現在對清朝的討厭程度要遠大於元朝呢?我覺得有六個理由。


一、元、清的政策對於占多數的漢民族來說,都不算很友好



元朝疆域圖


元朝的四等級制度,傷害了漢民族的感情毫無疑問,清政府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似乎要更強硬,還不用說清初的圈地運動,更有清順康雍乾四朝對文字的管束,連寫正大光明都會被殺頭。不過清乾隆期間,為了團結漢民族,也做了不少努力,像編了《貳臣傳》,把那些原來是明臣,後來降清的除臣都寫了進去,還追封明朝的忠臣等。

二、元、清都為自己無能的政策付出了代價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中華民族的主體部分是漢族,元、清作為少數民族,要統治主體民族,合理性自然要差很多,如果政策不好,則更會加速被推翻的時間,元朝是僅次於隋、秦,統治時間最短的王朝。


清朝也基於同樣的理由被民國替代,其實封建時代所有王朝都一樣。


三、清朝使得整個中華民族落後於西方


元朝時期,中華民族還是領先世界上大多數民族,相反,清朝時,因為世界局勢的變化,西方快速發展,使得中華民族落後西方几百年,直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超越。



明思宗殉國處(資料圖)


也許有人會反對,中華民族落後於西方明末就開始了,不能怪清朝。前一句不錯,中華民族確實自明末開始就已經落後於西方,但那個時候已到明朝的晚期,朝代晚期政策無能很正常,否則明朝怎麼會被清朝取代,明朝要付出的代價已經付出了。


相反,清朝這邊,新朝開始,萬象更新,但是清朝的皇帝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這就是錯。也許還有人會說,那是因為整個中華民族落後,怎麼能怪清朝呢?這也是真的,確實在當時,整個中華民族就落後,人家西方正在進行科技革命,環球航行,而我們還在一門心思的考四書五經。


但是,清政府作為當時中國的代表,不怪你怪誰呢?在其位謀其政,你作為統治者不就應該把中華民族帶向偉大,差點也不能落後於世界。而清朝的各帝王,幾乎都沒有時代意識,只知道爭著自己一畝三分地上的事(康熙稍好點),難道不應該被我們所討厭?

四、近代中國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最屈辱的時代


要問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期,肯定是十六國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但要說要最屈辱的時期,近代中國永遠是中國人心中的痛。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雖然是大亂世,但亂世之中還有小塊安穩的地方,再者中華民族內部之間的鬥爭雖然打得很凄慘,卻是各有勝負。



八國聯軍侵華(資料圖)


近代的中國,從皇帝到大臣再到普通百姓,沒有一個人不活得窩囊,科技之間的代差,清軍五六萬軍隊,其中近三萬蒙古騎兵,居然打不贏不到一萬的英法聯軍,清軍傷亡過半,而英法聯國僅死五人,傷46人。清軍騎兵不畏死,卻只是白白的損失了性命,可惜了那一群為國犧牲的將士。


八國聯軍侵華,京津冀的百姓死命抗洋。清朝的京師重地,洋人卻如入無人之境,沒有一合之敵的軍人,達官貴人也好,名流貴媛也罷,全都成了西方人的玩物,生死完全看洋人的心情。無數老百姓用錢、用汗、用血堆起來的圓明園,被洋大人搶光燒光,至今洋人還在用這些東西搶中國人的錢。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居然還能夠邊跑邊享受。中原王朝上一次受這種屈辱,還是在八百年前的北宋。



時局圖(晚清政府無能的實證)


靖康之恥,至少還有趙構能夠穩定住南方,金人沒有能力南侵。而此時的中國,洋大人想去,那裡不能去,割地賠款更是亘古未有,中原王朝向來只有弱時聯姻,再差點兩宋也只賠款稱臣,何從有過割地之舉,二千年前的匈奴單于都知道,送錢送糧送女人都可以,送地絕對不行,清帝連二千年前的老祖宗都不如。中華民族受的這種屈辱,作為代表中國的清政府、慈禧不負責誰負責?中國人怎麼可能不罵慈禧,不恨清朝?


五、某些人故意挑起矛盾

一個沒有跟上歷史潮流的朝代,受到後世的指責很正常,就是史學家罵夏桀,商紂、隋煬帝一樣,這是他們應該承擔的後果,但是網上總有一些人不顧歷史事實,一門心思的想為之洗白,像什麼"清朝無昏君「,」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朝代「,」康熙是千古一帝「等等奇怪言論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網友不是傻子,中國人也不智障,自然就更引起反彈。



清名將岳鍾琪


其實清朝有其可取之處,至少前五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等都算很不錯的,而且清朝取代明朝,結束了明末的亂世,給百姓以安穩的環境,老百姓不談樂業,至少可以安居。康雍時期收復西方兩大省,抵抗俄國的侵略,表現得也相當出色。但是功是功,過是過,前期的功史學家會記上,後期的過寫春秋的人也不會忘記。


六、清朝相比元朝,離現在近


這個雖然不能算理由,但卻是現實,元朝離現在太遠,隔了明清,清朝近在眼前,帶來的後果又比元朝嚴重,更討厭清朝就再正常不過了。



清開國之君努爾哈赤


綜述:國人之所以討厭清朝,特別是慈禧,並非是少數民族統治中華,而是因為清政府太無能,他帶給中華民族的恥辱遠大於他的貢獻,僅此而已。

讀史明智:不管是兩大亂世,還是近代中國,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近代中國並非沒有大將之才,卻只能是抵抗侵略者的炮灰,非武將怕命,文官愛才,而是近代中國實在太弱,弱國無外交,只有一個強大的中國才能保護我們,無國何來家,切記,切記!(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內容為史路雨絲原創,參考資料:《元史》,《明史》、《清史稿》,歡迎轉發,非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路雨絲 的精彩文章:

千古完帝光武劉秀也薄情,從這兩位至親的爵位可以看出來

TAG:史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