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篩選到可用的靶向藥物,怎麼辦?

沒有篩選到可用的靶向藥物,怎麼辦?

腫瘤是一種複雜的基因病,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腫瘤已經進入到靶向治療的基因時代。腫瘤的靶向治療是根據患者的基因類型,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特異性的作用於腫瘤細胞,因其毒副作用小、選擇性高、劑型等優點逐漸成為癌症的主流治療趨勢。但是由於個體基因差異,不同患者對靶向藥物的敏感性存在巨大的差異。攜帶與靶向藥物對應的基因變異的患者,才是靶向藥物治療的適用對象。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明確提出,腫瘤患者在接受靶向藥物治療前,需要進行基因檢測。

然而,不是每個腫瘤患者都能幸運的篩選到合適的靶向藥物,那麼沒有可用的靶向藥物的腫瘤患者,怎麼辦?這期的案例告訴您:選對合適的化療藥物同樣有效!

患者信息

54歲,男性,肺癌(腺癌)Ⅳ期,骨、右側胸膜轉移,初診初治。下一步治療方案該如何選擇?經專家建議,患者選擇進行基因檢測,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

基因檢測結果

採集患者外周血進行脈昂康301基因檢測項目。該檢測項目全面覆蓋靶向藥物有效性、化療藥物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相關的基因,一次性為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提供最為全面的用藥指導信息。

靶向藥物檢測結果:

該患者送檢的血液樣本中檢出5個體細胞突變,其中1個基因突變與靶向藥物相關。具體見下表(表1)。

表1 靶向藥物相關檢測結果

化療藥物檢測結果:

通過對患者的血液樣本中與化療藥物相關的132個基因進行測序,分別評估了肺癌NCCN指南涉及的化療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以及國內大型三甲醫院常用的肺癌化療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結果見表2、表3。

表2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涉及的化療方案評估結果

表3 國內大型三甲醫院常用的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評估結果

結果解讀

根據脈絡醫學檢驗所的專業人員解讀,針對TP53基因突變,篩選到的靶向藥物有AZD1775、Alisertib和APR-246,但是這3種藥物目前均處於臨床期,在國內外並未上市,在肺癌中的臨床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評估。因此,本次基因檢測並沒有為該患者篩選到特別合適的靶向藥物。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患者就此無最佳的治療方案可用了呢?NO!根據化療藥物相關基因檢測結果,提示患者使用紫杉醇+卡鉑或者吉西他濱+卡鉑時療效較好,且毒副作用弱。

臨床決策及療效追蹤

基於以上結果,患者放棄靶向藥物,選擇化療方案進行後續治療。目前,患者已接受紫杉醇+卡鉑治療3個療程,CT顯示病灶縮小4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絡醫學 的精彩文章:

TAG:脈絡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