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劉強東都不敢碰的領域,卻被這家20平米的水果店拿下了!
作者:風清
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比蜀道更難的是生鮮電商。
4000多家入局者中,88%虧損,7%巨額虧損,僅有不到1%盈利。
而這盈利的1%大多數是以海鮮水產品類為主,水果生疏只是雞肋。
這是因為水果生疏的保鮮比海鮮水產更難,折損率極高,賣的還沒壞的多。
從阿里到騰訊再到京東,都不敢輕易試水。
但也並不代表水果生疏電商就不能做,有一家僅有20平米的水果店就非常成功。
它就是百果園。
百果園2017年才正式開通電商渠道,目前線上銷售佔比已經達到24.47%,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變成40%。
短短1年多就異軍突起,令阿里騰訊側目不已。
為什麼是百果園?
生鮮電商的重點在生鮮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商業模式是怎麼賺錢的:
Sp=(P*t1-C/t2)*S(幾乎所有的商業模式都遵循這個基本規律)
Sp代表超額利潤(superprofit);P指價格(price);C代表成本(cost);t1、t2為技術(technology)創新係數,≥1,分別代表創造新價值的技術和降低成本的技術;S代表市場規模(scale)。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獲取利潤的多寡與價格、成本、技術創新以及市場規模決定的。而互聯網顯然屬於技術的範疇。
與傳統商超相比,電子商務可以減少交易環節、去除高昂房租、降低用工成本,此外通過更對稱的信息,還能有效減少交易雙方完成交易的時間、甚至是交通等成本。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適合電子商務呢?看下面這張圖
在一個已經存在超額利潤的標準品商品市場,針對具有較高信息化水平、較高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的客戶,通過互聯網改造降低成本,以價格優勢獲取巨量級的市場,這就是電商的基本邏輯。
而水果生疏電商卻背離了電商的基本邏輯。
從行業特徵看,傳統水果生疏市場的兩大渠道為農貿市場和超市。農貿市場低門檻、低利率;超市價格雖然比貿易市場貴,但是租金貴,利潤也有限。總結起來就是門檻低、毛利率低、交易成本低,和電商邏輯相左。
從商品特徵看,水果生疏非標品、高耗損,如果轉戰線上反而會增加物流上的成本,定價高沒人買,定價低沒的賺。
從客戶特徵看,大爺、大媽是水果生疏市場的主體,他們對價格極為敏感,願意用時間換金錢,因為他們本來時間就多。此外,他們對電商的品質持懷疑態度,相信「眼見為實」。
所以,在這樣一個違背電商基本邏輯的電商領域,用傳統電商的方法來做,註定會死亡。
換句話說,生鮮電商的問題出在「生鮮」,而非「電商」上。
而生鮮無非就兩個核心問題——供應鏈和標準化。
百果園成立於1997年,經過21年的發展,已經開店3300多家,今年計劃還要再開1200家加盟店。
眾所周知,加盟模式對供應鏈和標準化的要求之高,而百果園卻敢在一個非標的水果領域一年開放1200家加盟店,足可見其積累。
「水果零售之王」名不虛傳!
這也就是為什麼京東、阿里丟做不成的電商生意,卻讓百果園做成了的根本原因。
百果園的三大秘籍
那麼,百果園是怎麼啃下供應鏈和標準化這兩塊硬骨頭的呢?
第一、基地直采
產地直供,已經不算什麼新鮮招數,這樣可以省去中間的供應商環節,不僅省錢還能減少損耗。
百果園可先進的多,不僅有自己的水果種植基地,還僱傭了一大批農業科學家,不僅研究種子培育、還研究怎麼科學種植。
目前,全果園布局了230多個水果種植基地,80%的水果都來自基地直采。
第二、領先國際的供應鏈
採購到好水果並不算完,怎樣把水果新鮮地送到顧客手中才是關鍵。
很多人以為,水果的冷鏈只是簡單的加冰處理,但事實上,每種水果的特性不同,保鮮的方法也不一樣。
比如同樣是冷藏,梨比蘋果更容易流失水分,但也需要呼吸,所以在多做一層防護的同時,還要保證透氣,不能悶壞;草莓、櫻桃等水果就需要出動保鮮盒了,這樣可以避免碰撞,但同時又不能裝太多以免擠壓......
而百果園針對每一個品類都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
在中國,水果損耗率僅在運輸過程中就高達30%,而百果園水果的損耗率僅為6%。
第三、把非標品做成標準品
連鎖就是要打造一套快速可複製的體系,其中,品控標準是核心。
百果園用「四度(糖酸度、新鮮度、爽脆度、細嫩度)一味(香味)一安全」作為「好吃」的評估標準。
這不僅需要業務員有豐富的經驗,同時還需要出動測糖儀、硬度計、量尺、稱和溫度計等工具。
有這三大秘籍的保駕護航,百果園才敢提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行業標準,這在一向「商品出門,概不負責」的水果行業里,一下子就拉高了格調,也把競爭的門檻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GIF
最後,反映在價格上,就算百果園的價格比其他水果店的要高出不少,品質和服務擺在那裡,還是有人願意過來買。
也就是說,百果園通過21年的經營,愣是把一個低門檻、低毛利、高損耗的非標品,做成了高門檻、高毛利、高單價、低損耗的標準品。
說到這裡,我們再把文章開頭提到的,什麼樣產品適合做電子商務的圖再翻出來,剛好一一對應。
搶佔新零售,今年要新開1200家店
與其他傳統零售不一樣,在馬雲一開始提出「新零售」這個概念時,百果園就敏銳地意識到了這是未來趨勢,並在第一時間收購了一米生鮮。
事實上,在更早的2014年,百果園就已經明確了線下開店為線上服務,開店選址要結合未來線上業務發展而做決策。
如今,以3300多家門店為據點,百果園不僅構建成全國最大的生鮮自提網路,還很好地解決了生鮮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難題。
百果園的野心還不至於此,在完成供應鏈和標準化之後,百果園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全面開放加盟!
2018年,百果園計劃新開門店1200家,這既是開店,也是在布倉。
在線上,百果園不僅入駐了第三方外賣平台,也有自己的APP,同時在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都有布局,形成線上矩陣。
與此同時,百果園還通過大數據將線上線下打通,通過演算法預測門店定購和價格指導,最終影響上游種植。
在剛過去的618購物狂歡節,百果園在線上的銷售成績亮眼,三天銷售額超4500萬,同比增長328%,線上訂單總量達72萬單,穩居第三方外賣平台全平台水果類目銷售第一位置。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出現了各種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新型業態,以及盒馬生鮮、超級物種等新零售物種,包括天貓超市和京東生鮮也在紛紛搶佔線下資源,這是否意味著生鮮場景的碎片化成為未來趨勢。
如此,擁有3200家社區店的百果園,毫無疑問是離消費者最近的企業。
無論如何,百果園氣勢已成,即使強如京東、阿里要發展水果電商,也不可能忽略百果園。
未來百果園會發展成什麼樣,誰也無法預測,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TAG:璽承電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