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走在印度——顛覆印象之旅

行走在印度——顛覆印象之旅

在印度行走了一個月,主要是在北印,因為個人感覺北印保留的古迹多些,值得看的東西更多。這裡記錄一些行走的觀感,主要介紹交通、飲食、人文、宗教。

交 通

在印度旅遊,交通是個大問題。自由行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城際交通。

一到印度,第一感覺就是吵,人滿為患。除了大聲說話,叫賣聲,最刺激腦神經的就是各種喇叭聲了!

計程車,私家車,突突車,摩托車,每一輛車都在不停地按喇叭。

在印度開車靠三樣東西:好耐性、好喇叭和好剎車。

我所坐過的每一輛車,司機都絕對是一把好手,像以前玩過的賽車遊戲,轉彎剎車都遊刃有餘!

只有在大城市和火車站、大景點附近,才能看到警察在指揮交通,紅綠燈也是稀罕之物。

大部分地方都是大家靠感覺行駛。道路堵塞時,大家就自髮指揮疏通。

印度公路一直在一種"萬物和諧生長"的節奏下蓬勃發展。

汽車、摩托車、三蹦子、人力三輪車、自行車、馬車、驢車、牛車、駱駝車,外加在公路上自得其樂遛彎兒的動物們,一起在公路上"玩兒命",隨時上演生死時速。

數據統計,印度的車禍死亡人數長期霸佔世界首位,平均每四分鐘就有一人在路上喪生。

城際間的交通,主要靠火車。在國人的印象中,印度的火車都是開掛的。連車頂上都坐滿了人,其實現在完全看不到這種情況,那是過去式了。

突突車,在印度是最常見的市內交通工具。不怕吃灰、不怕顛,這個最方便、最便宜,當然是我們的出門必備。

坐突突車要會談價格,基本一公里在10到20盧比之間。

在孟買市區,基本見不到突突車,計程車便宜。可以打表,也可以和司機談價格。

公交車我始終不敢嘗試,看見好多人跳上跳下的。

有一次看到一個老人下車跳下來,差點摔一跟頭。

還有一次看到一個年輕人追著車跑好遠,終於跳上車。

印度人真的該好好發展一下田徑運動。

馬路上也有不少人力車,像是老北京的駱駝祥子。

看著這一雙赤腳,我不太忍心,所以基本都是坐突突車。

牛的頭上也戴上頭巾,印度標配啊!

在印度,火車還是最普及的交通方式。

印度人口13億多,每年每人平均乘坐鐵路6.3次。其中,0.2次是地鐵,6.1次是火車。

1092公里的鐵路,儘管條件差,經常晚點。作為一個擁有13億以上人口,鐵路長度排名世界前5的大國家,他們用最低的成本讓13億人來去自如,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

這是座位車廂,我們不敢去,人太多,味道不好接受。

火車上完全不用擔心餓肚子,沿途的商販在火車降速的時候,會跳上來叫賣甜茶和食物。

卧鋪車廂。跟我國火車不同的是,除了上中下鋪外,側邊還有上下兩個鋪位。

人口大國,有人坐在火車地板上是司空見慣的。

火車到站是不報站名的,完全靠自己看地圖,要不就問當地人,不然很有可能睡過頭沒人叫你。

不管是巴士還是火車,都經常晚點到達,而且速度很慢。

帶著毯子在車站到處睡覺不是件奇事,但是我很好奇他們能睡得這麼香。

不過不差錢的,可以坐這個,和國內高鐵沒區別了。

大一些的城市,像加爾各答,德里,孟買都有地鐵。

車票一般10到40盧比,一般坐一站以上就20盧比了。

德里的地鐵站。

德里的女性車廂。

感覺很文明,不用擔心會被性騷擾,人也更少。

孟買,美麗典雅的火車站。

美輪美奐,不遜於迪斯尼的維多利亞火車站,你能想像這是在印度嗎?

我在印度沒有見過爬火車的。大城市早已通過立法禁止這種行為。

如孟買,已在2010年立法禁止"掛火車",禁令措辭如下:"只要車頂有一個人,這輛車就堅決不發動!"

飲 食

在印度,相信有很多外國人沒辦法接受他們的飲食習慣。

連我這個不太講究吃的人,到後來每天都為了吃什麼而頭痛!

群里有好多朋友是自己買菜煮飯的,可是我寧可天天吃餅乾也不想做飯。

來看看我一個月在印度的飲食歷程,怎樣生生讓我掉了7斤肉的吧!

masala tea是我在去印度前就超愛的茶,到了那裡自然是頓頓少不了的,據說還有殺菌功能。

坐在環境好的咖啡店裡,這樣一杯基本在五六十盧比左右。這是在德里的餐廳,好像是30盧比吧。

香蕉拉稀真是好喝。lassi,就是印度酸奶,5元一大杯。除了masala tea以外,這是我的最愛了。

著名的蛋包飯其實一般,但對於幾天吃不到中餐的人來說也是很解饞的。

加爾各答火車站邊上的小吃攤,我覺得很好吃。

這是齋普爾一家髒兮兮的烤雞店裡的烤雞。坐在店裡眼睛都會被熏到睜不開,但是居然是整個行程中最好吃的東西,後來一直想念啊,想念!

路上的小點心,好像印度人很喜歡吃油炸的東西。

印度人的甜點也挺出名,但有些實在太甜。

這是在德里main bazaar附近的一家蛋糕店,做得挺乾淨。我們買了些散裝餅乾,味道很不錯。


其實就是檳榔啦。

這叫dosa,一種薄脆的卷餅,餅里卷了土豆等什錦蔬菜。


大蝦。














人 文







夜幕下的霓虹燈。













信 仰

提起印度,你第一個想起的詞會是哪個?

開掛?髒亂差?貧窮?甚至強姦......

沒到達之前我也很片面的這麼認為。

但是當我去過印度之後。每當想起這個國度,就真的只剩下"神奇"這個詞了。

這個國家用一種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到達瓦拉納西後,這種感覺開始強烈起來。

目前印度教在印度獨大,83%國民是信徒。在印度,可以說處處有神廟,村村有神池。

讚美河神的恆河夜祭,據說已經不論風雨持續了數百年。

這是人與神的對話,亦是通往天國的諮詢台,每晚都有無數人來這裡聆聽神的教諭......

傍晚,每個港口都會搭建好祭祀台,年輕帥氣的祭司,在眾人祈望的目光下,邁著高雅的步伐走上祭台。

儀式結束後,人們會隨著祭司紛紛走向河邊,將鮮花灑向恆河,放漂鮮花河燈許願。

在物慾橫流的世界,希望我們都有時間停下腳步,放空慾念,來傾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你要的究竟是什麼?

阿姆利則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一個寺廟,位於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市中心,整座金廟的建造共耗費750公斤黃金。

這座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的建築,風格典雅,造型優美。既有伊斯蘭教建築的肅穆莊重,又有印度教建築的絢麗璀璨。

金廟坐落在人工開鑿的、面積1500平方米的聖湖中間。一條60米長的棧橋通往湖的中央,平靜的湖水將廟倒映於水面。

錫克教是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奇妙結合,作為錫克教的聖地,阿姆利則意為"花蜜池塘"。

提到印度人的穿著,除了印度女子色彩艷麗的紗麗,大概就是男人頭頂的巨大頭巾。

事實上,絕大多數印度人都不戴頭巾,戴頭巾的少數派就是錫克教徒。

在大街上,每天都能看到教徒擺出來給路人免費喝的水。

大人小孩都下池子浸泡,因為在錫克人看來,這座"花蜜池塘",裝滿了洗滌心靈的聖水。

金廟傳出悠揚的頌經聲,周圍經常可見這樣冥想的信徒。

錫克教提倡,沒有種姓區別,沒有宗教區分,沒有婆羅門,也沒有剎帝利。任何人無論種姓高低,只要冥思神,對神虔誠,他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

金廟附近一座街心建築上的話更令人難忘:

Service to humanity is true service to God.

人道主義即是對神真正的敬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人依舊 的精彩文章:

TAG:美人依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