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職場三定律: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職場三定律: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1

·.要麼忍

你有沒有經過這樣的場景,明明老闆把資料給老員工讓他整理好文檔,老員工一邊哈腰接住文件,一邊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完成任務,可是轉頭他把手中的資料夾遞給了新人,還美其名曰說,好好乾,這些都是對你的歷練。

而新人桌前,擺著一堆文件,都是來自於老員工的歷練。

在職場上,作為一個新人,我們常常會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加班熬夜的干著原本不屬於我們的工作,除了忍,還得努力去花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儘快的成長起來,不過,有的時候你也得讓某些人知道,你是一顆硬柿子,而不是一顆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再比如說舉個例子,老闆不想吃雞腿把雞腿給了你,這只是個無心之舉,卻給你造成不少的困擾。

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裡,一群人躲著在竊竊私語,暗自揣測著你和老闆是不是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面對流言蜚語,有時候我們忍住不去反駁,並不是因為我們懦弱或者害怕,大聲的駁斥反而會加重流言的帶給我們的不良影響。

有時候保持適當的沉默卻是良策,要相信濁者自濁,清者自清,也要相信,沒有一種流言和八卦能讓人保持熱情在三分鐘以上。

職場中,當我們遭受到不公的時候需要忍,當我們自身利益與公司利益相衝突的時候需要忍,當工作中和領導、同事發生意見不同或者爭執的時候需要忍,當自己付出的努力得不到應該有的回報的時候需要忍。

百忍成鋼,同時忍是一種耐挫折力,因為只有當你的耐挫折力越高的時候,成功就離你越近。

2

·.要麼狠

1、為什麼要對自己狠?

深夜的辦公室,一個人一盞燈,經常在深夜吃泡麵熬夜加班,只為了能在別人做出文案之前,能夠提交出更好的方案來。

別人永遠看到的是你輝煌成功的一面,而看不到夜深你還在努力的時候。在職場中我們都得明白一點,我們常常努力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要對自己這麼狠,或許,是因為在這個殘酷的社會裡,如果不對自己狠一點,別人就會對你更狠。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職業人的競爭和那些公司的競爭也並無什麼區別。不然,為什麼有的公司能夠成為百年老店,而有些公司卻只能成為曇花一現。

你或許會放棄很多東西,比如說和心愛的人約會,周末一場動聽的演唱會,期待已久的上映的電影,而有時候適當的放棄,還不是因為懂得未來的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狠得下來心去做出取捨的人,才會在未來大放光彩。

因為在職場中哪裡會有什麼捷徑可以走,只不過是你現在走的每一步都算數而已。

2、如何對自己狠一點?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對自己的員工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你過去可以嬌生慣養,但加入華為就不可以,如果你繼續嬌生慣養,你就回家找你爹媽,因為我不是你爹,也不是你媽。

職場如戰場,因為它從來就不會同情弱者,所以在進入職場之前,我們把握好自己的職場態度。

如果想要成為未來的職場精英人士,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這一點也很重要。其次不管是在專業能力上的培養上,還是在工作日常中,我們該吃的苦該加的班,都得老老實實的腳踏實地的付出,不要懷疑,因為現在的付出在將來一定會有回報。

要知道有的時候,你不對自己狠一點,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會有多優秀。

3

·.要麼滾

滾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老闆請你滾,一種是自己滾。

1、當老闆請你滾的時候,你便要認真反思自己做錯了什麼,有什麼不足。

要明白,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當老闆認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的時候,那他便會考慮是否讓你離開。

若你處於不喜歡,不樂意的狀態之下進行的工作,那你只是在想著如何去應付的你工作,每件事都是以敷衍了事的態度,只求能夠安全過關,而沒有任何的學習的和進步。

老闆不是瞎子也不是傻子,察覺到這樣的情況,自然會主動請你團成團圓潤的離開的。不過,與此同時,這也是在給你一個人生警告,畢竟,在職場打拚並不是在開玩笑,也不是小孩子在扮家家酒。

2、工作沒多久,或者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發現這份工作根本不適合自己,那麼就及早離開,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你不適合這個崗位,那麼選擇離開,或許是另外一種更好的選擇。

不喜歡這家公司就趕緊離開,待在公司就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同時也要明白一點,不論是為什麼打工,主觀上要為自己學東西,在客觀上為公司創造價值。

GIF

很多畢業的同學們剛進入職場中或許會覺得非常的不習慣,認為現實和想像中的職場差別實在是太大了,而假如工作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難過,因為明天它依然會欺騙你

在這個能人輩出的時代,不學習就意味著你很快就會被淘汰,只有自己的實力夠硬,才能保證自己能夠在職場中處在一個不是隨時都可以被替換的位置,總之一句話,擁有核心戰鬥力,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闆CEO思維 的精彩文章:

TAG:老闆CEO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