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孤獨靈魂的自由與豐盈——《人生因孤獨而豐盛》解讀

為了孤獨靈魂的自由與豐盈——《人生因孤獨而豐盛》解讀

寫手:施永華

1

全文字數:2100

閱讀時間:3分鐘

關於作者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採的著名學者之一。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

關於本書

本書是周國平2018年四月出版的散文集,共分為六章,分別是「讓生命回歸單純」、「獨處也是一種能力」、「愛就是心疼」、「尋求有智慧的人生」、「回歸簡單的生活」、「靈魂只能獨行」。

在這六章里,周國平擔任了心靈導師的角色,立足於當前社會生活節奏過快,商品經濟不斷發展,人們被激發出的消費慾望不斷高漲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自己內心缺乏聆聽、關切,對自己的精神家園疏於打理的社會現狀,從「生命本身」、「孤獨」、「愛情」、「人生智慧」、「生活方式」、「精神生活」六個話題展開心靈治癒療程。全書語言樸實平白,凝練而有條理。

思維導圖

關於生命的快樂

作者認為生命的快樂最基本的一個方面是能夠享受健康,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寧靜的靈魂。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幸福就是身體的無痛苦與靈魂的無紛擾,托爾斯泰說幸福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同時,人又是自然之子,享受自然的陽光與空氣,滿足生命本身的需要,這也是生命中莫大的快樂。還有,完滿的愛情、親情也是生命的快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來源,因為它們都是生命根底里的東西,它們能帶來強烈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關於孤獨

人需要孤獨,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也就是將新的經驗安放於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從而使得外在的印象被自我所消化,而只有這樣,方能讓自我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最終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影響他(她)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心理學家榮格後期專門治療中年病人,他發現「中年危機」的原因就在於缺少內心的整合,也就是說缺乏個性,缺乏對於人生意義的找尋,因而不免感到對人生的空虛。

還有,孤獨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孕育、喚醒精神的創造力,許多大家便是在主動抑或被動的情況下接受了孤獨,並激發了他們自身的創作潛能。此外,孤獨之寶貴,還在於之唯有身處孤獨之中,才能讓人的靈魂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英國醫生斯托爾所著《孤獨》中舉例表明,一些人在長期獨居中能同樣產生一種與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體感」,有過此種體驗的人都表示那是相當美妙的感受。最後,孤獨對於老年人能幫助他們更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能幫助他們更為清醒的面對死亡的前景。

愛情與婚姻

愛情在許多人眼中僅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經歷,作者對此表示了質疑,他認為世人對於愛情的定義過於狹窄和不近人情,他覺得愛情就是兩性之間的相悅,是與異性交往中感受到的身心愉快,是因為異性世界存在而感覺到世界美好的心情。一個人的愛情經歷並不限於與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異性間的恩恩怨怨,也包括對整個異性世界的總體感受。熱烈的戀愛、和諧的婚姻、短暫的邂逅、默契的友誼、乃至無果的單戀,在作者看來都屬於一個人的愛情經歷。

而婚姻的最好狀態是什麼?在這個問題上,作者認為在婚姻之中,婚姻關係本身過於封閉或過於開放都是不好的,只有在忠誠與自由、限制與開放之間摸索出對於夫妻二人來說合適的關係才能維持婚姻長久。總的原則是,夫妻之間親密而有距離,開放而有節制,雙方都能對彼此心懷信任不限制對方的自由,同時又能好好珍惜不濫用這份自由,惟其如此,方能達到婚姻高質量的穩定和創造力的長久。

精神的高貴

靈魂的自由

生活的智慧

在本書的後三部分,作者主要集中在精神生活和為人處世兩方面。論及精神生活,作者在多篇散文提到要充分認識自己,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自己最終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自己,而非他人。事實上,在作者看來,真實生活中有許多許多人從事某一職業,獲取某一身份,扮演某一角色,可那些唯獨不是他們自己。唯有領悟到獨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並堅守,從而自己的人生綻放出個性的光輝。其實這也就是作者眼中精神的高貴之處,以及靈魂自由的可貴之地了。

而至於為人處世方面,作者引用了蘇格拉底的一句話,「美德即智慧」,作者認為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個坦蕩又充實的靈魂,抗的住命運的打擊;誠實地面對自己,不護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長;豐富自己的內在,超越淺俗的慾望,從而獲取幸福,到達人所能到達的神聖。

金句小摘

1. 心靈的孤獨與性格的孤僻是兩回事。孤僻屬於弱者,孤獨屬於強者。兩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後者是因為精神上的超群卓絕。孤獨是因為內容獨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卻並無獨特的內容,只是因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發生障礙。

2. 凡人群聚集之處,必有孤獨。我懷著我的孤獨,離開人群,來到郊外。我的孤獨帶著如此濃烈的愛意,愛著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樹木和河流。原來,孤獨也是一種愛。

3. 你與你的親人、友人、熟人、同時代人一起穿過歲月,你看見他們在你的周圍成長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獨中成長和衰老的,你的每一個生命年代僅僅屬於你,你必須獨自承擔歲月在你的心靈上和身體上的刻痕。

4. 和別人混在一起時,我嚮往孤獨。孤獨時,我又嚮往看到我的同類。但解除孤獨畢竟只能靠相愛相知的人,其餘的人擾亂了孤獨,反而使人更感孤獨,猶如一種官能,因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文字編輯:李孔泉

美編:季佳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知迭代 的精彩文章:

TAG:認知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