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藥學綜合與技能

藥學綜合與技能

醫學聯絡官俱樂部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給藥劑量的計算

(1)老幼劑量的換算

老年人用藥劑量的換算

根據多方面因素決定:患者年齡/體質/肝腎功能

60歲以上一般給予成人劑量的3/4;初始劑量更少,為成人劑量的1/2~1/3。

兒童用藥劑量計算

(a)根據兒童年齡計算:(記住對此方法的評價即可)

Fried"s公式:嬰兒藥物劑量=月齡×成人劑量/l50

Young"s公式:小兒藥物劑量=(年齡×成人劑量)/(年齡+12)

其他公式:1歲以內兒童用量=0.01×(月齡+3)×成人劑量

1歲以上兒童用量=0.05×(月齡+2)×成人劑

方法評價:不太實用,很少被兒科醫師採用;但對某些劑量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藥物(如止咳糖漿、助消化葯)可應用此法。

(b)按體重計算:(理解原理、記住對此方法的評價)

原理:對於兒童,每公斤體重的劑量與成人是相同的。

若已知某種葯每千克體重的劑量:直接乘以兒童體重

例:已知口服氨苄西林,成人每日每千克體重的劑量為20~80mg,分4次服用,計算體重為15kg兒童的劑量?

按照依體重計算兒童劑量的原理:15 kg兒童的劑量每日每千克體重的劑量與成人相同,也是20~80mg,因此,該兒童日劑量為(20~80mg)×15=300~1200mg,分4次服用,則每次劑量為75~300mg。

若不知每千克體重劑量:小兒劑量=成人劑量/70×小兒體重(kg)

若不知道兒童體重,按下列公式計算:

1~6個月小兒體重(kg)=月齡×0.6+3

7~12個月小兒體重(kg)=月齡×0.5+3

1~10歲小兒體重(kg)=年齡×2+8

方法評價:

優點——簡單易記

缺點——對年幼兒劑量偏小,可選擇劑量上限;而對年長兒,特別是體重過重兒,劑量偏大,可選擇劑量下限。

(c)按體表面積計算:(記憶原理、公式和方法評價)

原理:不論任何年齡,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劑量是相同的。

若已知某種葯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劑量:

直接乘以個人的體表面積即可。

若不知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劑量:

兒童劑量=成人劑量/1.73m2×小兒體表面積(m2

小兒體表面積=(體重×0.035)+0.1(體重小於或等於30kg者)

體重大於30公斤者,體重每增加5公斤,體表面積在1.15 m2(30kg兒童的體表面積)的基礎上增加0.1m2

例:分別計算體重30kg、35kg和40 kg兒童的體表面積

按照上述公式,計算30kg兒童的體表面積=(體重×0.035)+0.1=(30×0.035)+0.1=1.15 m2

35kg兒童的體表面積為1.15 +0.1=1.25(m2)

40 kg兒童的體表面積為1.15 +0.1×2=1.35(m2)

查閱「兒童體重與體表面積粗略折算表」,查齣兒童體表面積

(在上述計算基礎上的四捨五入)

方法評價:

計算比較合理,但較為繁瑣;對於某些特殊的治療葯,如抗腫瘤葯、抗生素、激素,應以體表面積計算。

(d)按照「兒童劑量按成人劑量折算表」查閱:(記住對此方法的評價即可)

教材49頁「兒童劑量按成人劑量折算表」

方法評價:劑量偏小,然而較安全。

(2)藥物劑量(重量、容量)單位與換算(常識,不必花時間)

重量:

1千克(kg)=1000克

1克(g)=1000毫克

1毫克(mg)=1000微克

1微克(μg)=1000納克

1納克(ng)=1000皮克(pg)

容量:

1升(L)=1000毫升

1毫升(mL)=1000微升(uL)

濃度的計算

(1)濃度的概念(常識回顧,課下不必花時間)

包括百分濃度、摩爾濃度、比例濃度百萬分濃度

A.百分濃度的概念

重量比重量百分濃度——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以符號%(g/g)表示。

重量比體積百分濃度——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以符號%(g/m1)表示。

體積比體積百分濃度——指100m1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毫升數,以符號%(m1/m1)表示。

B.摩爾濃度的概念

——指1L溶液中含有溶質的摩爾數,以符號mo1/L表示。

C.比例濃度的概念(重量比體積)

——指以1份溶質重量與溶液體積份數的比例來表示的溶液濃度,以1:x表示(x表示溶液的體積)。如1:5000高錳酸鉀溶液,即是指5000m1高錳酸鉀溶液中含1g高錳酸鉀。

D.百萬分濃度(ppm)的概念(重量比重量)

——指1百萬份重量的溶液中所含有溶質的重量份數表示的溶液濃度,如1ppm即表示百萬分之一的濃度。1ppm的鉛溶液即指鉛含量為百萬分之一的溶液。

(2)高濃度向低濃度的稀釋(常識回顧,課下不必花時間)

原理:C濃×V濃=C稀×V稀

V濃=C稀×V稀/C濃

(3)兩種濃度混合的換算(課上理解,課下不必花時間)

交叉法

方程法(建議採用)

(4)各種濃度的換算(課上理解,課下不必花時間)

各種百分濃度之間的換算:(回顧公式的推導,理解即可)

首先回顧:W(溶質)= d(溶質)×V(溶質)

W(溶液)= d(溶液)×V(溶液)

重量比體積濃度和體積比體積濃度的轉換:

W(溶質)/V(溶液)=[d(溶質)×V(溶質)]/V(溶液)

重量比重量濃度和體積比體積濃度的轉換:

W(溶質)/W(溶液)=[d(溶質)×V(溶質)]/[d(溶液)×V(溶液)]=[d(溶質)/ d(溶液)]×[V(溶質)/ V(溶液)]

重量比重量濃度和重量比體積濃度的轉換:

W(溶質)/W(溶液)=W(溶質)/[V(溶液)×d(溶液)]

重量比體積百分濃度與摩爾濃度的的轉換:

=[(重量比體積百分比濃度/溶質摩爾質量)×1000]/100

先來理解:0.585%的NaCl溶液,表示100mL溶液中含NaCl 0.585g,即0.585g/58.5= 0.01mol(NaCl分子量為58.5),因此1000mL(1L)溶液中含NaCl 0.1mol,該溶液的摩爾濃度為0.1mol/L。

即,摩爾濃度(mol/L)=[(重量比體積百分比濃度/溶質摩爾質量)×1000]/100

抗生素及維生素質量

(1)抗生素效價與質量的換算

抗生素按照生產和提純方法不同,可分為:天然、半合成和合成抗生素;天然和半合成抗生素的質量與效價之間有一定比例。

理論效價——抗生素純品的質量與效價單位的折算比率,一般以其有效部位的1μg抗生素純品作為1IU(國際單位)。如鏈黴素、土霉素、紅霉素等以純遊離鹼1μg作為1IU。少數抗生素則以其某一特定的鹽1μg或一定重量作為1IU。

原料含量的標示——抗生素原料在實際生產中混有極少的但質量標準許可的雜質,不可能為純品。如乳糖酸紅霉素的理論效價是1mg為672IU,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規定1mg效價不得少於610IU,所以產品的效價在610-672IU之間即為合格產品。

(2)維生素類藥物常用單位與質量的換算

維生素A:以視黃醇當量(RE)表示,1IU=0.3ug=0.3RE(1RE=1 ug)

維生素D: 1mg=40000U

維生素E:以生育酚當量表示

溶液滲透壓的計算

(1)溶液滲透壓的概念(理解即可)

——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被一種理想的半透膜隔開,該膜只能透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溶劑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轉移,促使其轉移的力即滲透壓。(實質上就是溶液的濃度差)。

臨床上規定:滲透濃度在280~310 mmo1/1的溶液為等滲溶液。靜脈注射低滲溶液(濃度小於280 mmo1/1),會引起紅細胞被水分子脹破而發生溶血;如果靜脈注射高滲溶液(濃度大於310 mmo1/1),則可引起紅細胞失水皺縮。因此,很多靜脈注射溶液、脊髓腔內注射溶液、眼用溶液、肌內注射溶液均需調節至一定的滲透壓範圍內。

(2)調節等滲溶液的計算方法(考點所在)

A.冰點降低數據法(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冰點——即水的凝固點。即水和冰可平衡共存的溫度。

純水的冰點是℃,但是一旦水中含有其它成分,水的冰點就會降低。

規定:任何溶液的冰點降到-0.52℃,即與血漿或淚液等滲。(血漿或淚液的冰點值為-0.52℃)

計算配製等滲溶液所需藥量:

已知某葯的1%溶液的冰點下降值(b),配置該葯等滲溶液:

(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公式;或者只理解,不記憶

W=0.52×V/(100×b)。其中,V為需配製等滲溶液的體積(毫升數),b為該葯的1%冰點下降值,W為所需加入的藥量。

理解:1%濃度的溶液,冰點下降值為b,假設需配置的等滲溶液的濃度為C%,則1%:b=C%:0.52,因此,C=0.52/b,若配置的體積為V,則需要的藥物重量為:

W=C%V=0.52V/100b=(0.52/b)×(V/100)。(V的單位是mL) (0.52/b是百分比濃度)

當某葯溶液是低滲時,需要加入其他藥物調節等滲:

W=(0.52-b×C)×V/(100×b』)。其中W為需添加的其他藥物的量,b為主葯的1%冰點下降值,C為主葯百分濃度(注意,C若為5%,則帶入5即可!),V為所配製溶液的體積,b』為所添加藥物的1%冰點下降值。

理解:1%濃度的主葯溶液,冰點下降值為b;假設C%濃度的主葯溶液,冰點下降值為X,則1%:b=C%:X,因此,X=bC。同理,假設需要加入的添加藥物在1%濃度時的冰點下降值為b』,濃度為C』%時冰點下降值為Y,則,Y=b』C』。

因此,X+Y=0.52

即bC+b』C』=0.52

C』=(0.52-bC)/ b』

W』= C』% V=(0.52-bC)×V /100 b』

=[(0.52-bC)/ b』 ]×[(V/100)]。(建議以此種形式記憶)

【註:(0.52-bC)/ b』是所需加入其他藥物的百分比濃度。】

★總結:(考試的可能極大!務必掌握或記住!)

已知某葯的1%溶液的冰點下降值(b),配置該葯等滲溶液,需加入藥物質量:

W=(0.52/b)×(V/100) (注意:V的單位是mL)

當某葯溶液是低滲時,需要加入其他藥物調節等滲,需要加入的其他藥物的質量:

W』=[(0.52-bC)/ b』 ]×[(V/100)](注意:主葯濃度若為5%,則帶入C=5即可!)

常見藥物的1%冰點下降值可以查閱「藥物水溶液的冰點降低與氯化鈉等滲當量表」。

B.氯化鈉等滲當量法(記住公式)

氯化鈉等滲當量(E)——指與1g的藥物成等滲所需的氯化鈉的質量。如硼酸的氯化鈉等滲當量為0.47,即1g硼酸與0.47g氯化鈉可產生相等的滲透壓。常用藥物的氯化鈉等滲當量值可查閱相關表格。

1克藥物=========E克氯化鈉(滲透壓相同)

配製等滲溶液所需的藥物的計算:

配置一種藥物的等滲溶液,所需該藥物的質量:

W=0.9%×V/E

=(0.9/E)×(V/100)。

【註:(0.9/E)是所需藥物的質量】

其中,W為配製等滲溶液所需加入的藥量,V為所配製溶液的體積,E為1g藥物的氯化鈉等滲當量。

當某葯溶液是低滲時,需要加入氯化鈉調節等滲,需要加入的氯化鈉質量為:W=(0.9-C×E)×V/100

=(0.9-C×E)×(V/100)

【註:CE——從滲透壓上來講,100mL該藥物溶液的相當於氯化鈉的質量】

W為配製等滲溶液需加入的氯化鈉的量(g),V為溶液的體積(m1),E為1g藥物的氯化鈉等滲當量,C為溶液中藥物的百分濃度(若濃度為1%,則帶入C=1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LOclub 的精彩文章:

藥學綜合與技能丨藥物警戒與葯源性疾病(藥品不良反應與不良事件)

TAG:MLO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