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學人說:妻子的人設:隱藏事業心能提升婚姻市場競爭力嗎?

學人說:妻子的人設:隱藏事業心能提升婚姻市場競爭力嗎?

撰文:賀光燁

責編:曾迪洋

2016年中國經濟學年會,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張俊森教授曾就收入高低對兩性在婚姻市場的競爭力發表了演講。張教授表示, 即便在女性相對稀缺的今天,中國的高收入女性仍舊沒有顯現出優勢,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反而愈發不利。

對於這一現象的解釋有二。

第一是「參照依賴偏好」。簡單而言,參照依賴偏好反映了兩性在尋找配偶時的不對稱偏好。男性通常傾向選擇年輕貌美、溫柔賢淑,但教育、收入均比自己低的女性;而女性在尋找配偶時更希望找成熟穩重、事業有成,且比自己的學歷、收入高的男性。對於高收入女性,她們的擇偶偏好仍舊如此。當這部分女性收入越高,所能夠找到的比她們收入更高的男性則越發稀少,這大大降低了找到理想配偶的可能性。

第二點可以從性別意識角度來講。社會對男性和女性通常有著不同的角色期待。古往今來,一個符合傳統性別文化的女性通常會將自己置於男性的保護和照顧之下,在生活上處於附屬的「他者」地位,在思想上則被要求放棄自我。而高收入女性,不僅意味著潛在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同時意味著她們相對更有主見,更有自我意識,事業上更追求上進。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對男性權力中心的挑戰,從而令她們在婚姻市場上不被看好。

為了收穫愛情,單身女性有沒有可能會部分隱藏某些不利於其婚姻市場競爭力的特質呢?

基於一個美國精英大學MBA項目實驗,來自芝加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的三位學者通過問卷調查和田野實驗驗證了這一現象的存在。作者把單身女性在潛在的伴侶面前盡量讓自己看起來更符合男性眼中妻子的形象的行為,稱之為「模仿妻子」 (Acting Wife)。


1 事業還是愛情?單身女性的權衡取捨

由於職場發展和婚姻生活對女性有著不同的要求,單身女性在工作中往往會面臨著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她們追求職業上的成功;另一方面,她們渴望得到愛情。然而職業發展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使得她們無暇談情說愛。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工作中表現出野心勃勃,因違背了其作為「養育者」的性別角色期待,單身女性可能在婚姻市場上漸漸失去吸引力。 這時,單身女性有可能會隱藏自己的職場野心,模仿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來獲得潛在對象的好感。該現象和以往種族研究所提出的「模仿白人」現象類似,尤指少數族裔往往會刻意避免「模仿白人 (Acting White)」來保持和他們同族裔群體的一致 (Austen-Smith and Fryer 2005; Fryer and Torelli 2010)。


2 問卷調查證據

文章的研究對象是某美國精英大學MBA項目的學生。研究首先對剛剛進入MBA項目的一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其中,有64%的單身女性表示在進入MBA項目之前的工作經歷中,由於擔心表現得太過有進取心,會刻意避免要求升職。對於已婚或者戀愛中的女性,該比例相對較低,只有39%。而男性的比例更低,只有27%。

同時,52%的單身女性表示,她們會選擇避免在會議中主動發言,已婚或戀愛中的女性,該比例為33%,而男性為28%。

總體而言,由於擔心表現得事業心過重,有大致四分之三的單身女性會避免表現出那些可能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的能力和行為。

為了排除單身女生與已婚或戀愛中的女性之間的差異行為與學習能力等有關的可能性,研究者進一步比較了她們讀研期間的成績。有趣的是,當比較了單身和非單身女性的學習成績之後,研究者發現不論單身與否,這些女性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和課程作業中的表現均沒有差別,但卻在課程參與分數上存在差異。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在所有這些分數中,只有課程參與分數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只有課程參與分數是可以被別人看到的。可見,單身女性確實存在隱藏自己事業心的可能性。

3 實驗證據

緊接著,作者進行了兩個田野實驗來檢驗單身女性是否會通過改變行為來讓自己表現得不那麼有事業心。第一個實驗的過程大致為:在MBA項目開始的第一天,學生填寫了一份關於職業期望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對工作領域和地理位置的偏好,以及與顯示自己事業心有關的問題,例如工資水平、工作時間還有休假時間。同時學生也填寫了她們對自身領導力和事業雄心的評價。這次調查和學生的實習崗位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學生表現出不願意長時間工作,那麼就不會被分配到投資銀行這類高強度高壓力的地方實習。

這裡的實驗設計主要是採用了兩個問卷版本,兩個版本都說明了學生的回答會被職業指導老師看到。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一個版本說明了學生的選擇也會被用作職業課程的範例供大家討論,另一個則不會。那麼,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公開的,而後者是匿名的。參與實驗的學生會隨機回答任意一個問卷版本。實驗結果顯示,在匿名版本里,單身與否並不會對她們的回答造成顯著影響。而當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可能被其他同學看到時,單身女性則更可能讓自己表現得事業心不那麼重,比如,她們會表現得對工資的要求更低,更偏向短時間的商務出行,也更希望工作較短且靈活。與此同時,單身女性對自己的領導能力和事業心的評價也相對更低。

需提及的是,儘管文章顯示了單身女性確實可能在同學面前隱藏自己的事業心,但是還存在一種可能的解釋,即單身女性在公開場合可能比較謙遜。為了檢驗這一可能性,作者在實驗中對學生自評寫作能力進行考量。選擇寫作能力評分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寫作能力是勞動力市場上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而另一方面,不論公開與否,其都不會影響女性在婚姻市場的競爭力。如果填寫兩個版本問卷的單身女性自評能力沒有差異,那麼則可以給予觀點—「女性在公開場合比較謙虛」一個合理的反駁。研究結果顯示,單身女性在兩個版本的調查中對自己寫作能力的評價沒有差異,也即上述結果並不是因為單身女性在公開場合的謙虛所導致的。令人驚訝的是,對於匿名版本,除了工資待遇期待較低,女性和男性在商務出行、工作時間、事業雄心和領導能力的回答均很相似。至此,可以得出結論,職業偏好的性別差異主要是由於單身女性在公開版本里隱藏自己真實的選擇所致。

第二個實驗進一步考慮了參與討論的學生性別組成。在職業課堂上,研究者讓學生在三個可能的工作中做選擇。一些單身女性被隨機分配到全部為女性的討論小組,而剩餘的被分配到全部是男性的小組。討論的主要內容仍舊與個人對工作的要求和偏好有關。結果發現,在全部為女性的討論小組,單身女性更偏好高工資高負荷的工作;而在全部為男性的小組,單身女性更偏向於低工資低負荷的工作。且小組中單身男性越多,單身女性偏好低工資低負荷工作的可能性越高。

結語

性別不平等是當今世界的重要議題之一,其關乎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是社會公平公正的直接體現。與以往研究不同,上述研究立足於婚姻市場,儘管它沒有直接將關注點放到女性個體層面的特徵如何影響自己的職業選擇上,卻將該問題放置於「社會準則」這種經由不同性別表現形式而外現的建構之下進行討論。

朱迪斯 · 巴特勒在《身體之重》一書中曾寫道,「如果『話語』要產生一系列物質後果,它本身必須被理解為『後果』藉以成為權力載體的錯綜複雜、相互交錯的鏈條」。而就該研究而言,單身女性在公開場合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在性別文化與社會情境交錯下所產生的普遍身份認同。在這裡,研究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女性是主動還是被動地選擇自己的職業偏好,而是這種選擇仍然無法逃離根植於內心的男女性別期待。看似是女性主動隱藏了自己的事業心來獲得婚姻匹配上的競爭優勢,背後隱含的仍然是單身女性受到了男性主導觀念的約束而做出的應對行為。


參考文獻:

朱迪斯·巴特勒(著), 李鈞鵬(譯). 2011. 身體之重[M]. 上海三聯書店.

Austen-Smith, David, and Roland G. Fryer. 2005.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cting Whit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0 (2): 551–83.

Bursztyn, Leonardo, Thomas Fujiwara and Anabda Pallais. 2017. 「『Acting Wife』: Marriage Market Incentives and Labor Market Invest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11), 3288-3319.

Fryer, Roland G., and Paul Torelli. 2010.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cting Whit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4 (5–6): 380–9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學人說:父母離婚,孩子的天就塌了嗎?
「點滴」專欄:趣味數學:無理數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