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江寧:關中盆地史前到秦漢時期的中心區轉移現象考察———兼論周原與豐鎬遺址內涵差別巨大的原因

宋江寧:關中盆地史前到秦漢時期的中心區轉移現象考察———兼論周原與豐鎬遺址內涵差別巨大的原因

原標題:宋江寧:關中盆地史前到秦漢時期的中心區轉移現象考察———兼論周原與豐鎬遺址內涵差別巨大的原因


一、問題的提出


周原與豐鎬作為西周時期最重要的兩個中心性遺址,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都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工作與研究。就截止目前的研究來看,專門對二者進行比較的研究尚不存在,但涉及到比較的部分時則大都認為從周人從周原遷往豐鎬不但是政治上的必須,也是自然條件上後者勝於前者的緣故。然而,考古發現卻展示出另外一幅圖景,即周原遺址先周和西周時期遺存的內涵遠比豐鎬遺址豐富,如何認識和解釋這個現象是一個相當艱巨的挑戰。筆者試為之。

二、周原與豐鎬遺址內涵的比較


豐鎬遺址的考古工作始於1933年,周原遺址的考古工作始於1942年,二者距今已是七八十年。考古學家開展了大量的田野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使我們對二者的分布範圍、時代延續、內涵有了框架性和關鍵性的認識,學界也有了綜合性的研究成果。基於上述研究成果,筆者抽取了幾類關鍵數據製成表一,足以表明二者在內涵上差距之大。


三、研究路徑之一


在考古資料已經表明周原遺址內涵勝於豐鎬遺址後,解釋的難題就隨之而來。筆者採用了布羅代爾的中時段理論,以關中平原的整體社會變化考察為研究對象,從這個整體的把握中對周原與豐鎬這兩個個體的差異進行解釋。具體做法是在以往成果和自身研究經歷的基礎上,以關中平原新石器至秦漢時期遺址分布為基本數據,選擇大周原(即漆水河以西的關中平原)和西安地區(西安及其渭北地區)為具體分析對象,考察兩個區域內遺址密度的變化,得出對關中平原經濟中心區變化過程的認識,再以此為基礎對周原與豐鎬的差別做出解釋。

這個思路的形成還得益於對關中平原更具體的研究。如日本學者以農業開發和水利設施建設為視角,對關中平原不同歷史時期經濟地帶的變化、都市設置、農業發展史和水利建設史的研究,其內容已經包含了周原與豐鎬對比的宏觀背景。也有考古學家從關中盆地微地貌,古人在關中平原的居住模式與聚落分布特點以及古代關中交通體系出發,論證豐鎬一帶是關中的聚落核心和交通樞紐。這些研究都對關中平原進行了整體、中時段的把控,極大地啟發了筆者的思考。


四、研究路徑之二


日本學者學者對戰國秦漢時期關中平原都市(包括都城、郡治、縣治)的研究提出了自然環境、水利開發(即水利設施如鄭國渠、白渠、成國渠的興建等)和都市之間的關聯性。李令福的研究也指出了歷史時期關中農業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他認為關中農業區的形成可以說是從周人開發關中西部的周原開始的。到西周時代,豐鎬附近的農業才得以發展。這兩個區域的地理特徵都是以黃土原為主,海拔基本上在500米以上,土壤條件特別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關中東部尤其是渭北沖積平原,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下,沼澤湖泊很多,灌草叢生,古稱沮枷之地(筆者註:今之鹽鹼地,無法從事農業生產。)。東部得到基本開發是戰國末期的鄭國渠開鑿以後。他還援引了日本學者木村正雄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以關中的700米等高線為標準將其上的丘陵、山谷地帶稱作為第一次農地(舊開發地帶),其下的平原地帶為新開發農區(第二次農地)。木村認為在《漢書·地理志》所記三輔的全部75縣中,有32個縣是戰國以後新設置的,而且其中大多數(共25個)是在第二次農地上設置的。鶴間和幸先生在研究秦漢關中水利與都市發展關係以後,也得出了基本相近的觀點。李令福的觀點就是關中平原農業發展這種自西徂東的歷史進程,雖然與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有關,但主要應該是關中東西部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



王雙懷對鄭國渠在關中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綜述。他指出鄭國渠建成後,關中灌區由此定型,流域內大片鹽鹼地經渠水洗土放淤後變成良田,渭北平原的「澤鹵之地」變成了「千里沃野」。所以才會有司馬遷所謂「渠成……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班固「衣食京師,億萬之口」之嘆。




基於以上研究,筆者提煉出地形和水資源這兩個分析工具。地形分為黃土台塬和沖積平原兩類,前者適宜農業生產,後者不適宜農業生產。水資源分為自然河流和人工水利兩類。前者與黃土台塬結合就是天然的農業區,而沖積平原經後者改造後就可以成為良田。


五、關中盆地仰韶到秦漢時期中心區的轉移和原因

根據上述兩個研究路徑的設定,筆者製作了關中平原仰韶至秦漢時期的遺址分布圖,並大致圈定了大周原和西安地區的範圍(圖一至圖六)。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仰韶至春秋戰國時期大周原地區的遺址密度遺址大於甚至遠大於西安地區,至秦漢時期出現了大逆轉,西安地區突然出現大量遺址,密集程度遠超大周原地區。這裡需要解釋一個資料方面的技術問題。因為文中遺址年代的判定來自調查資料,而調查資料不但數量少,而且在分辨戰國秦晚期與秦至西漢早期的遺存時很難絕對準確,所以圖六的秦漢遺址肯定有相當部分可歸於戰國晚期。




在確定了關中平原在秦漢之際出現的經濟中心區從大周原地區轉移到西安地區這個現象後,筆者試從地形與水資源進行分析。大周原地區的地形以黃土台塬為主,自然河流豐富,適宜農業發展,因此遺址數量多,經濟發達。西安地區渭河南北兩部分。渭南地區秦嶺山前為黃土台塬,河流眾多,適宜農業,遺址數量較多。其北的渭河南岸主要為沖積平原,不適宜農業,僅在河流兩岸有少量遺址。渭北地區的西北部為黃土台塬,但缺乏自然河流,因此不適宜農業,遺址數量少。其他區域多為沖積平原(澤鹵之地),不適合農業。從傳統農耕的角度看,西安地區在秦漢時期遺址數量的增加就直接表明了農田尤其是良田的增加,參考上述第二路徑的論述,我們有理由猜想是鄭國渠的修建改造了沖積平原的鹽鹼地,使其成為良田,進而促進了遺址的增加和西安地區經濟的繁榮,並奠定了西安地區在關中平原領先至今的中心地位。

六、總結


綜合以上的分析和論述,我們確認了關中平原秦漢時期發生的經濟中心區從大周原轉移到西安地區這個現象,也大致推測了其背後地理和政治原因。再將視角轉向西周時期周原與豐鎬遺址內涵差異巨大這個問題時,就能理解所屬的經濟區差別巨大才是更根本的原因,也即是當今所謂的區位優勢不同。西周時期關中平原東西部的差異或許可以今天長三角地區與西北地區為例來理解吧。


文獻和金文資料都表明豐鎬作為西周的都城是毫無疑義地。有學者認為周原在西周時期可能既是一個宗教中心,又是王室行政的一個重要基地。更有學者認為西周中期後,穆王曾重返周原,意即重為都城。筆者以為,僅就目前資料而言尚不易確定周原是否曾為都城,但其作為西周時期最大的經濟中心則毫無疑問。


最後一句贅言,秦人長期以大周原區域內的雍城為都恐也可以拙文做一解釋。


(作者:宋江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於《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此處省略注釋,完整版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新書介紹】青銅觶研究——商周青銅器的考古學和禮制文化研究
從考古到歷史類博物館:基於考古學的解讀和展示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