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女人為什麼見人就下跪?原因讓人尷尬

日本女人為什麼見人就下跪?原因讓人尷尬

原標題:日本女人為什麼見人就下跪?原因讓人尷尬


1/「跪」著的日本人


一提起日本女人,人們的印象里立刻顯現出的便是穿著和服,盤著髮髻,邁著小碎步的溫柔形象。丈夫出門歸來時,她們都會在門口相迎,順手接過丈夫的公文包,再說上一句:「您回來了,今天辛苦了!」接著,悠閑自得地坐在榻榻米上,喝著對面妻子「跪著」為自己倒的茶,想必幸福就應該是這樣的。



跪座的日本人

有人說,日本女人很溫馴,對自己的男人是跪接跪送,「跪」就成了日本女人的象徵。其實,「跪」在榻榻米上,對日本人來說便是「坐」。這種「跪姿」稱為「座」或「正座」,對象不分男女的。而這種「跪坐」的方式是源自中國,只是被日本人「拿來主義」地繼承下來罷了。



土下座


日本人又把「下跪」叫「土下座」,類似於磕頭,即五體投地地謝罪或請願。古代用於向身份高貴的人表達謙恭之意,現代一般用來表示最深切的歉意或者誠心請求之意。據《魏志倭人傳》記載,邪馬台國的百姓"見大人所敬,但搏手以當跪拜",因此日本人認為土下座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風俗習慣。


2/度地而坐的古人


有個成語叫「席地而坐」,大家肯定不陌生。席地而坐並不是隨隨便便在坐在地上,而是坐於鋪在地面的席子上。可別小看這一「坐」字,記得小時候父母常教導自己,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得正、站得直,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



席地而坐


很久很久以前(有多久?至少是東漢以前),我們的祖先是沒有椅子的,人們會客的時候都是坐在席子上,屁股放在腳後跟,叫坐。雖然不大舒服,可是在正式的場合下,必須得這樣坐,否則就是失禮。


這種坐姿就是「正座」。正坐是我國古代的居坐的一種方式,即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也就是現在日本人的坐姿。


正座訓練


這種坐姿現在看來是很難受的,恐怕現代人很難有堅持這種坐姿半個小時的。所以,古時的人們必須從小經過刻苦訓練,才能適應。孩子們學的第一項禮儀就是坐,其意義與新兵入伍要練正步相似。習慣後,對調整身心是大有好處的。



席地而坐


因為「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國家重大禮儀活動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周的統治者還根據席的優劣和裝飾特點規定了嚴格的「五席」制度。「五席」指古代行大禮時鋪設的五種不同的席子,為了規範使用「五席」,古人甚至還專門設置了掌管「五度」的官員,就相當於現在的禮賓司工作人員之類——據《周禮·春官》載,這種官員叫「司几筵」:「掌五幾、五席之名物,辨其用,與其位。」 鄭玄註:「五席:莞、藻、次、蒲、熊。」


3/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後來,富貴人家又用榻代替了席,所謂的榻,是指狹長而較矮的床形坐具,後來又泛指床。有個成語,就叫「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意思是,自己的床鋪邊,怎麼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不許別人侵入自己的利益範圍。這個成語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與南唐後主李煜間的故事。



趙匡胤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他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先後攻滅了荊南、湖南、後蜀等國。974年,他召南唐後主李煜到汴京朝見。李煜擔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鉉到汴京求和。「上怒,因按劍謂鉉曰:『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鉉皇恐而退。」(《續資治通鑒長編·太祖開寶八年》)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人們現在坐在凳子上,雙腳垂直下來的坐法,實際上是南北朝以後才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因此這種坐法也叫「胡坐」。在唐代正規禮儀仍然以「正坐」為主,但社會上已經開始風行起了「胡坐」,到了宋朝,正座被胡坐所取代,但在重大禮儀場合依然使用正坐。



卧榻


正坐雖然早已被胡坐所取代,然其所蘊涵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氣質仍然是有一定意義的。正坐講究的是心性內涵以及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修鍊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因而有些人才說,「正座」更能體現華夏文化,「正座」時亦是精神境界的最佳外在表現。



鴻門宴


椅子的流行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腿腳,更重要的是對古代中國文化產生了相當的衝擊。椅子出現前,由於坐姿、案幾的低矮,人們圍在一桌吃飯很困難,所以,那是一般實行分餐制。聚餐時,人們分別就坐於各自案幾的後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飯菜,席地而坐,俎案而食。鴻門宴中,項羽、項伯東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五個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


八仙桌


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現,奠定了圍坐吃飯的物質基礎,人們逐漸開始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吃飯,直到八仙桌的出現,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已經成了習俗,分餐制也順應的改變為合餐制。



跪座的日本人


4/日本榻榻米上的中國禮儀


我國古代的「席」與「榻」被日本人「拿回去」後,慢慢就演變成現在的榻榻米了。在日本,榻榻米最早就是藺草編織的草席,發展到現在,才變成形式多樣的。



榻榻米


榻榻米(席)雖然起源於中國,但起源時間無可考證。種種跡象表明 ,堯舜之後皆是以席居(榻榻米)為主要生活方式。 兩漢時期是席居(榻榻米)發展的巔峰。漢至唐400年間,凳子及高腳床盛行,席居逐漸在中國衰落。具體傳入日韓等地的時期已不可考。隨時代變遷,席居也由筵(竹製)上鋪席變化成日本現今的榻榻米,由日本傳承發揚。 西安皇室古墓里就有榻榻米。現代榻榻米多為藺草編織而成,一年四季都鋪在地上供人坐或卧,多是木製(板式與實木)結構,形象一點描述,整體上就像是一個「橫躺」帶門的柜子。


跪座的日本女人


長期坐柔軟的沙發,會使腿,臀,腰部肌肉鬆弛,坐「榻榻米」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不會有肌肉鬆弛的擔心。「榻榻米」不僅鋪在家裡,也鋪在電影院,大禮堂之類的公共場所。日本人聽報告,看電影,盤腿而坐,一動不動可以堅持幾個小時。



跪座聽講的日本孩子


在日本,「跪坐」也是分場合的,大都市需要跪坐的場合比較少,一般如花道、茶道、劍道等日本傳統文化活動,和式婚禮與葬禮等場合才會選擇「跪坐」;農村需要跪坐的情況相對多一些,比如:長輩在場時的家族用餐、較正式的村子內部集會、年末年初上門拜年(如果要行比較正式的禮,會跪坐)、祭拜家中佛壇、傳統的祭典活動、寺廟神社的信仰活動等。



跪座神器


跪久了腿是會麻的,所以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長時間跪坐的場合(跪上個兩三個小時)並不多,一般跪坐當中會穿插一些動作,如果真的是長期不動的跪坐(如祭典活動什麼的),會有跪坐專用的小板凳,非常矮,但是可以在腳和臀部之間製造一點間隙,這樣就不會腿麻。或者如果並不能用板凳,就自行調整姿勢來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環。



正座


5/坐禪也可修身


在國內,只有和尚的打座才將這一上古「坐姿」傳承了下來。只不過,和尚們不是「正座」,而是「盤腿座」,又稱坐禪。坐禪,梵語dhyana,音譯「禪那」,簡稱「禪」,意謂思維修或靜慮。坐禪,就是趺坐而修禪,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



坐禪


坐禪,同時也是民間愛好佛學者理療、治病、修身、養性、養生、悟道的一種修鍊方式。愛國將領續范亭在《修養與學習》就發過這樣的感慨:「早晚兩次太極拳,卻病無妨學坐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寫詩逼死朋友小嬌妻,是無心之過還是惡意相煎?
「溜彎」原是青樓暗語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