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研發腦電波控制機械手,人人能瞬間擁有「第三隻手」

日本研發腦電波控制機械手,人人能瞬間擁有「第三隻手」

溫馨提示

京東X機器人挑戰賽火熱招募參賽項目,您的團隊或身邊有技術相近有意向報名的科研團隊和企業,可以轉發給他們,感謝大家支持。大賽總獎金高達200萬元,其中一等獎50萬元。除了賽事獎勵,京東還將提供項目孵化基金、就業綠色通道等一系列後續資源。點擊以下二維碼識別,詳情請參看和轉發此鏈接。

有些人特別擅長「一心二用」,

有些人每天忙到恨不得有「三頭六臂」……

近期,日本國際電氣通信基礎研究所(ATR)

研發出利用腦電波控制的機械手,

作為人類的「第三隻手」,

柔韌地幫你處理多項任務,

據悉,

這隻「手」有望提高並挖掘人類潛在的能力。

研究人員在《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寫道: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

測試者能夠在同一時間間隔內完成兩項不同的任務,

方法是使用自己的四肢,

與大腦控制的、

與身體分離的機械臂配合使用。」

在這項研究中,

身體健全的測試者端起一塊板子,

板子的周圍是不穩固的圍欄,

測試者要確保在板子上的球子不會滾出去。

另一任務則是用意念控制機械手,

使其可以抓起別人遞過來的一個瓶子。

在這個過程中,

電腦會讀取腦電波,並紀錄活躍的神經元。

測試員要在腦海中想像要抓瓶子的意圖,

電腦讀取後,會把想法變成行動。

而下一環節,

要求志願者同時執行這兩項任務。

「第三隻手」完美抓住了瓶子!

這位小姐姐可以說是相當厲害了。

有一些測試者在多任務處理實驗上表現優異,

有些則不然,

於是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有些人擅長多任務處理,成功率高達85%;

而有些人不擅長多任務處理,成功率只有52%。

這隻手臂的研發者之一Penaloza對此解釋說,

對於有些人成功率較低,

只能說明這部分人轉移注意力的能力相對較弱,

而不代表腦機介面的準確率。

另一位研發者Nishio表示,

人們應該更加關注這些測試者學會同時完成兩個任務所花費的時間。

兩位研究員認為人們通過使用像這樣的腦機介面,

可以提供正確的生物反饋,

這有助於人們更好的學習多任務處理。

人類腦海中出現的不同想法會觸動不同區域的神經元。

這個機械手臂配有腦機介面,

使用EEG信號來捕捉大腦活動(此處使用了九個電極)。

通過演算法,把不同動作和腦電波波形對應,

設備通過讀取不同的腦電波,

理解人類的不同意念並執行。

此前的腦機交互技術大多要求使用者靜坐不動,

充分集中注意力完成操作機械臂這個單一任務,

主要適用於身體嚴重殘疾人士。

而本文這項技術將擴展腦機交互的應用範圍,

可用於研究和提高健康人群的多重任務處理能力。

日後的研究有望在醫療健康領域起一定的作用。

長久以來,島國偏愛許多手。

比如,下面慶應大學之前發布的MetaLimbs。

看這造型,你可別以為這只是個樣子貨,

在很多時候,

手需要忙來忙去,但腳卻非常的閑,

為了能調動腳的積極性,

這雙機械手臂就是為腳準備的 。

此外,機械臂的手部

還可以換成電焊槍、螺絲刀等工具

用來幫助使用者完成多種類型的任務

最後,附上「第三隻手」Science Robotics論文地址:

http://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3/20/eaat12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商業落地優必選高居榜首,解讀服務機器人如何重塑全定製場景體驗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工業機器人控制器產品性能優化及智能升級」項目啟動會在浙江智昌集團召開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