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人生的五種思維方式,受益終生
駱駝計劃 「常識」公眾號,回歸常識。輕輕鬆鬆學常識、長知識。歡迎關注!歡迎分享!
Editor:Cici
「人生 或 工作的結果 = 思維方式 × 熱情 × 能力。」
這是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一書中,提出的一個公式。在他看來,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甚至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
許多情況下,處理事情的邏輯和方法,才是帶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
1
「斯坦納定理」
正確的溝通法則是少說多聽
斯坦納定理 Stainer Theory 是指:一個人在哪裡說得越多,在哪裡聽到得就越少。
古希臘有這樣一則傳說:
一位年輕人向蘇格拉底求教,學習如何演講。為了表現自己口才好,他半句未歇,講了很多話。
蘇格拉底默默聽完後對他說:「看來你需要繳納兩份學費。」
年輕人不解:「您為什麼要我交雙份呢?」
蘇格拉底解釋:「因為我需要教你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如何閉嘴,第二件事才是如何開口演講。」
「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
太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常會錯失別人的建議。
聲音專家朱利安在 TED 演講《五種令傾聽更有效的方法》里談到,日常生活中,我們花60%的時間去聽,但真正被接收的只有 25%。
表達自己的意見很容易,專心聽別人講話卻很難。
有研究表明,實際溝通過程中,只有 20% 的人能排開主客觀干擾,做到傾聽。
而每一次認真聽別人講話,都是一次 「韜光養晦」。成功的溝通,往往靠的是準確把握別人的觀點。美國心理學家 P·F·古德 提出的這個定律,完美闡釋了傾聽的重要性。
2
忌「鴕鳥綜合症」
不找借口,是改正錯誤的第一步
沒興趣、做了也沒用、我不懂……
遇事總找客觀因素推諉,是一個人的致命弱點。
人總是在嘗試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意圖為自己的一舉一動找到推卸責任的解釋,從而維護自己的自尊、或者減少自己的焦慮,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在潛意識中,每個人都認為自我的價值永遠是正確的。而為了實現這一觀點的正確性,人總是在自我說服、自我催眠.
就好比鴕鳥在遭遇危險,把頭埋入沙坑,視線看不到,便自以為安全。
義大利經濟學者 Vilfredo Pareto,在觀察 10 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時發現:任何一組事物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總保持在 20% 的比例,剩下的 80% 則相對沒那麼重要。
出現問題,大多數情況下,只有 20% 的人會正確面對並主動承擔。
長此以往,如馬太效應般,勇敢的人取得更多進步,推脫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這也是普通人與成功者最大的區別:面對問題,是從外界找原因還是自身找原因。
一個讓你置身事外的借口對你來說並不是好事,它會讓你離客觀越來越遠。
3
「反木桶理論」
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
木桶理論曾在一段時期大行其道,它告訴人們: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短板。你的弱點,會決定你的高度。
但如今的社會分工下,面面俱到的人,往往會面面稀鬆。
比起短板,真正能讓你脫穎而出的,是你的特長。
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決定了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範圍內成為制高點;對組織而言,憑藉其鮮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團的遊戲規則,獨樹一幟建立自己的王國。
現代管理學之父 Peter Ferdinand Drucker 通過 「回饋分析法」 得出過一個經典方法論:
每當做出重要決定或採取重要行動時,事先記錄下自己對結果的預期,9到12個月後,再將實際結果與自己的預期比較。
由此他看到了專註優勢領域的重要性,他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寫道:
「專註於你的長處,把自己放到那些能發揮長處的地方。應該盡量少把精力浪費在那些不能勝任的領域上,因為從無能到平庸,和從一流到卓越相比,人們需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與其在不擅長的領域痛苦掙扎,不如把自己的經歷都放在優勢的提升上。
職場上說的 「一專多能零缺陷」,也是一個人最好的能力策略。
將特長放大,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讓自己在某個領域可以用 「專業思維」 解決問題,用邊際價值定義自己,在競爭中會顯得更出眾。
4
善用「5 WHY 分析」
培養自己的好奇心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好奇創造了前進的動力和樂趣,也讓我們不斷思考為什麼去解決問題。」
「5 WHY 分析法」是利用好奇心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5 WHY —— 對一個問題點連續連問 5 個為什麼,逐漸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本質原因。
問題:我的工作沒有完成。
為什麼?時間不夠完成全部工作(第一個為什麼)
為什麼?工作分不清主次(第二個為什麼)
為什麼?對重要與否的判斷有誤(第三個為什麼)
為什麼?沒有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第四個為什麼)
為什麼?沒有進行認知更新(或其他原因)
實際運用中,還可以將次數擴展,直到找出根本原因。
法國心理學家 Zeigarnik 曾將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 20 項工作,期間他干預一組受試者使他們無法完成任務。
結果,雖然兩組在接受任務的時候都呈現一種緊張狀態,但順利完成者緊張狀態隨之消失,未能完成組緊張感依然存在。
一邊著急,一邊怠慢。
因此,克服拖延心理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焦慮。
5
「斷舍離」思維
丟掉你不必要的包袱
經濟學中有一個核心概念,叫 「機會成本」。
資源、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完成一件事,就會喪失做其他事的機會。
這些數據正是許多人忽視了自己生活方式的機會成本:健康。
一天只有 24 小時,時間有限,而要做的事常常是無限的。
這一矛盾下,樹立優先順序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把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優先解決自己擅長的和必須做的。
2004 年,被稱為 「藍色巨人」 的 IBM 公司,PC 業務已經連年虧損,變成略顯沉重的包袱,它的市場戰略也與這項業務越走越遠。
IBM 公司面臨一項重要決策:是繼續拖著這個業務,還是捨棄掉不必要的包袱?
最終它選擇了後者,而公司的後續發展說明了這個決定的明智性。
經常被提到的斷舍離思維,說到底即是必要性思維。
它要求你做決策時,應該有一個快速做減法的過程。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累贅。
這意味著,在其他指標不變的情況下,目標聚焦程度越高,行動力也就越強。
刪繁就簡,重點才能一目了然。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
「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才是長距離跑者的思維方式。」
打破固有思維方式並不容易,但如果能夠把抽象的思維方式具象化,一切就會簡單很多。
本文內容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圖片由攝圖網提供。
TAG:駱駝計劃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