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左右腦記古詩】

小學霸背詩神器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詞解析

重點字詞解析

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

2、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3、吳:古代國名,這裡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4、平明:天亮的時候。

5、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

5、楚山:楚地的山。這裡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後統治過這裡,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6、孤:獨自,孤單一人。

7、洛陽:現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8、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9、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詩詞段落解析

寒冷的冰水與江水連成一片,友人離去隱隱的孤獨在我心中。

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像玉壺一樣清潔。

此詩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

其中作者將冰清玉潔的信念比喻成「玉壺」這最早可以追溯到開元宰相姚崇的《冰壺誡》,冰和壺相互映襯,潔白無瑕,針對當時腐敗黑暗,姚崇指出為官者一定要堅持廉潔勤勉。此後有許多大詩人就用冰壺來自勵。

如李白、王維等。在這裡王昌齡給洛陽親朋好友傳去的不是自己平安的消息而是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

詩詞里的故事

作者王昌齡終生坎坷,屢遭迫害,少年時期生活相當貧苦,到過西北邊塞,親歷過戰場,之後又一度被貶。

這首詩就是在被貶到江寧時所做。

這首詩原有兩首,第二首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首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背景介紹

作者創作背景簡介

此詩當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江蘇南京)。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

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今江蘇鎮江),然後在此分手。

詩歌形式: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

七言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

代表作品有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

拓展閱讀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話譯文:

往丹陽城南望去,只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只見楚天層雲深深。

高樓送客,與友人依依惜別,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寂靜清涼的江水泛著寒意,天上那皎潔的明月就是我最真摯的心。

詩詞賞析:

這首詩寫前一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

先從「秋海陰」、「楚雲深」寫起,以景起興。

開頭兩句是互文,不是說詩人站在樓上向南望看到海,向北望看到雲,而是說詩人站在丹陽城的高樓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煙波浩渺,陰沉沉的雲,彷彿詩人的心情一樣沉重。

第三句是點題:詩人在高樓為客人餞行,依依惜別,心中無限酸楚,以致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

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

王昌齡畫像

情商成長課

人情練達皆文章 參悟詩詞學情商

這首詩告訴我們無論環境怎樣,都要保持正直善良。

這與宋代·周敦頤《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所描述高尚品格有異曲同工之。

這都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要在黑暗的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

我們如論身處何處也都應該學習這樣高尚的品格。

每周更新兩期

【左右腦記古詩】

小學霸背詩神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又又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又又早分享》運動塑造大腦

TAG:又又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