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史冊卷帙浩繁,歷史人物也是眼花繚亂。能夠名垂史冊的不少,但一個小人物以一件事而名垂史冊流芳千古的卻並不多。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力中心地位已遠遜於西周,各路諸侯紛起天下成了諸侯爭霸的舞台。各方諸侯你打我我打你,目的只有一個,誰也不服誰誰都想做老大。

在春秋戰國那個動蕩的年代,他作為一個小人物,在古稀之年卻孤身一人抵擋住了十幾萬大軍對自己祖國的攻擊。就因為這一件事兒,他就有了名垂史冊劉芳千古甚至萬古的基本條件。他叫燭之武,被後世譽為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愛國主義志士。燭之武是鄭國人,在鄭國他就是弼馬溫一樣的小官。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當年晉國驪姬之亂中,晉獻公的兒子大多遇害。剩下的賢明有繼承晉國國君能力的也只有兩個了,一個是公子夷吾,一個是公子重耳。後來經過一番明爭暗鬥,公子夷吾取得了勝利坐上了晉國國君之位。如此,重耳在晉國的出境便岌岌可危了。重耳為了躲避追殺於是避禍於翟國,翟國是重耳母親的祖國。在翟國重耳度過了十二年,但十二年後他的弟弟夷吾成了晉國國君,於是便派刺客去了翟過刺殺重耳。但重耳老早就得到了消息,在刺客到了時逃跑了。

就在重耳顛沛流離來到鄭國時,鄭文公不但不好生招待重耳一行,反而還催促他們趕緊離開不要在鄭國閑待。就這樣,鄭國便得罪了重耳。後來重耳在外漂泊了十九年得以回國,重耳回國殺死晉懷公後自立為晉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是個有野心的政治家,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勤奮學習,一肚子的學問和治國理想正等著施展呢。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後來為了和南方的楚國爭奪中原的霸權,公元前632年晉國和楚國在魏國城濮地區進行了一場大戰史稱城濮之戰。在這一次大戰中,其實就是兩個軍事集團的較量,一個是以晉國為首的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首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但城濮之戰的結果是晉國軍事集團取得了最終勝利,由於鄭國和楚國結盟抗衡晉國,所以鄭國又一次得罪了晉國。

儘管城濮之戰後,鄭文公曾竭力討好晉國以求得原諒,但最終晉國晉文公還是沒有買鄭文公的帳。於是就有了公元前630年晉、秦十幾萬大軍對鄭國都城的圍困。那一次圍困可謂劍拔弩張,眼看鄭國就不復存在亡國了。但千鈞一髮之時,多虧了燭之武的挺身而出。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話說當時鄭國被晉、秦圍困迫在眉睫,鄭文公也是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鄭國畢竟是個小國,哪兒有能力抵擋晉、秦兩個大國的攻擊,於是千鈞一髮之時鄭國大夫佚之狐向鄭文公保舉了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就是燭之武。佚之狐跟鄭文公說,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秦國必定退兵。那個時候七十多歲的燭之武僅僅是弼馬溫一樣的小官,但迫不得已鄭文公只好讓燭之武前去了。

可是等鄭文公找到燭之武的時候,他還擺起了架子發起了牢騷。燭之武說,他年輕的時候就不如人,如今僅做到弼馬溫這樣的小官,這如今老了就更不管用了。他對鄭文公說,怕貽誤國家不肯前去。但鄭文公這時卻很沉得住氣,他跟燭之武說明厲害關係,先是承認錯誤說當年沒有重用燭之武如今遇到了大麻煩又來請求燭之武是他的過錯,但一旦晉、秦聯軍滅了鄭國,你燭之武還能落著什麼好處不成?燭之武一聽也確實有道理,於是便答應了。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燭之武是答應了,但晉國和秦國的聯軍還圍在城門外呢,鄭文公也不敢讓燭之武正大光明的前去。於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用繩子把燭之武弄到了城外。燭之武見了秦穆公,陳之以利害。他說:您和晉國聯軍圍攻鄭國,鄭國知道自己快要滅亡了。但鄭國滅亡了對秦國真有什麼好處嗎?到時候您和晉國瓜分了鄭國國土,但您要是管理起來就要跨國晉國,您認為那樣方便嗎?您聯晉滅了鄭國,反而是讓晉國的國力更加雄厚了,從而秦國的國力則相對就削弱了。如果您肯放棄攻打鄭國,那麼鄭國一定會念您的好,到時候秦國的使節路過鄭國鄭國完全可以供給他們的不足。

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可是晉惠公歸國後又是怎麼做的?既然如今晉國聯合秦國取得了鄭國,擴大了晉國的東部邊境,那麼有朝一日他肯定是要往西擴展的,到時候攻打秦國也是必然的。是結交一個盟友好,還是助晉國強大起來然後對自己威脅好,您自己看著辦,好好想想!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燭之武見了秦穆公沒有死乞白賴的求人家,更沒有低三下四的割地求和,簡簡單單邏輯清晰的幾句話說完就走了。秦穆公一聽想了一下也確實有道理,當時秦國和晉國正在爭奪霸權,秦穆公隨後就和鄭國簽訂了條約然後退兵。秦穆公又害怕晉國單方面行動攻打鄭國,臨走的時候還派逄孫、楊孫幫鄭國守衛。

後來晉國將領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違約的秦軍,但晉文公權衡了利益後最終沒有按照子犯的意思做,隨後也退了兵。就這樣,燭之武以七十之軀,動了動嘴巴輕而易舉就將十萬大軍擋在了鄭國國都以外。然而看似簡單,如果燭之武沒有那樣的智慧,或者鄭文公沒有聽佚之狐的建議請燭之武出山,那麼鄭國早就滅亡了也就沒有了今天的佳話。而燭之武一生未受重用,君王用他一次勝於十萬大軍,可見他七十多年生命的厚積和智慧不可小覷。至於古稀之年為何還只是弼馬溫一樣的小官,這就不是一方面的原因了。

歷史勵志篇: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是如何擋住十幾萬大軍的?

今天我們看燭之武退秦師這段歷史時,除了對他的智勇雙全和愛國精神敬佩外,還有他的大公無私同樣值得我們學習。一個小小的養馬官,七十多歲黃土都埋到脖子了,祖國危難之時他能挺身而出確實不同凡響。其智慧和勇氣可嘉,其精神更值得為萬世楷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