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史上10大鐵血美女排行榜:2蘭2玉1姐 2將2妓1俠 第九死法極慘

中國史上10大鐵血美女排行榜:2蘭2玉1姐 2將2妓1俠 第九死法極慘

(說歷史的女人——第300期:文/冰島啖冰 圖/歷史小妖精)首先聲明,這裡指的鐵血美女都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而不是小說戲劇里虛構的,比如那位大名鼎鼎的穆桂英就不能上榜;再者,所謂巾幗不讓鬚眉,這裡的鐵血指的是血性和氣節,與武功沒有必然的關係,有可能是俠女、女將,也可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美女;第三,是指從古到今,當然,中國五千年歷史,符合條件的不計其數,這裡是小編的一己之見。所謂2蘭2玉1姐,指的是花木蘭、劉胡蘭、梁紅玉、秦良玉、江姐,就有古人和現代人。那麼,2將2妓1俠又是何方美女,究竟誰是第一?第九死法極慘,又是何種如何慘法?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第一位,巾幗英雄花木蘭。這估計誰都能猜對。因為花木蘭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不要認為她只是個戲劇人物,歷史上真有其人的。花木蘭(412-502)南北朝時人,關於她的傳說很多,有說她是山西人,有說她是湖北人,近來比較傾向於是河南商丘人,這都不重要,但她的英雄事迹是大家公認的,她是中國歷史上標誌性的巾幗英雄。當年突厥犯邊,前線吃緊,國家大量徵兵,木蘭父親雖有勇力之名,無奈年事已高,木蘭當仁不讓,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年,屢建奇功。到唐代花木蘭又被追封為「孝烈將軍」。作為一名女子,如此作為可真是忠孝兩全,笑殺多少五尺男兒!

第二位,抗金女傑梁紅玉。這位可是不簡單。在南宋的抗金將領里,最著名的是岳飛,排第二位的韓世忠。有歷史學家指出,當年清兵入關,勢如破竹,一舉拿下大明江山,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大明沒有像岳飛、韓世忠這樣的智勇雙全的猛將,單憑史可法這樣徒具一腔熱血的將領是沒用的。可見韓世忠的歷史地位,而今天說的這位梁紅玉正是韓世忠的夫人,不過在民間,梁紅玉的知名度可比老韓大多了。梁紅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她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且天生有神力,能挽強弓,百發百中。梁紅玉的祖父和父親都因在平定方臘之亂中貽誤戰機,戰敗獲罪被殺,梁家由此敗落,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但由於她自小精通文墨,又善武功,自是非尋常藝妓可比。在一次平定方臘的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二人一見鍾情,英雄美人結為連理。自此,夫唱婦隨,共同獻身抗金大業,屢立戰功。在著名的黃天盪之戰中,韓世忠曾率部在長江上成功阻擊了金國十萬大軍。當時雙方在江面上激戰,梁紅玉冒著敵軍的箭雨親自擂鼓,其英姿颯爽的氣概大大鼓舞了宋軍氣勢,連續打退了數倍於自己的金軍的十幾次攻擊,使金軍遭到重創,始終不能渡江但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實在太大,宋軍援軍遲遲未到,韓世忠最後還是失敗了。但韓世忠以絕對弱勢兵力而能阻擊金兵達48日,而且金兵北去後再不敢南犯,已經達到了擊退金兵的戰略目的。金兵敗北之後,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而上疏朝廷治罪丈夫韓世忠的「失機縱敵」。這一義舉,使舉國上下,人人感嘆,稱其為女中丈夫。宋高宗趙構也稱讚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

第三位,傳奇女帥秦良玉。她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人。自幼學武,又擅長詩文,姿容秀麗,遠近有名。她很早就隨丈夫馬千乘南征北戰,曾在大破叛軍楊應龍的戰鬥中立下首功。在丈夫被害後,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了多場抗擊清軍的戰鬥,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立下不世之功。明朝末年,外有清兵侵犯,內有各地叛亂,每次到危難之時,秦良玉便率軍出來擺平。她曾與1621年敗後金軍解除瀋陽之圍;1622年剿滅奢崇明,平定四川之亂;1630年驅走皇太極,解除京都之圍;1640年斬殺羅汝才解除夔州之亂等,還於晚年1644年(她已71歲)震懾過殺人不眨眼的張獻忠。可以說,沒有秦良玉,大明要提前亡國幾十年,或者說,如果秦良玉晚生30年,大明或可不亡。後人對秦良玉多有高度評價。比如康有為這樣評價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學、秦良玉之勇毅、辛憲英之清識、李易安之詞章、宋若憲之經術,列於鬚眉男子中,亦屬鳳毛鱗角。」即便大名鼎鼎的馮玉祥將軍也對之崇拜有加,她同時又是文學家郭沫若和冰心的偶像。

第四位,秦淮八艷柳如是。柳如是名隱,字如是,號河東君。只看其字型大小就應知道她不是位平凡之人。古代的女子許多連名字都沒有,而她,還是妓女出身,竟有這麼高的姿態!她是嘉興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自幼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繼而淪落風塵。由於她美艷絕倫,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妓。柳如是性格剛烈,潑辣,又大度為懷,頗有青雲之志。雖身為風塵女子,卻關注國家大事。身為秦淮名妓,她自是受到許多浪蕩公子哥的追逐,但是她全視之如無物。她曾與南明復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好,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戰敗而亡,她在20餘歲時,被東林領袖、文壇名流錢謙益明媒正娶,成就一段愛情佳話。後來,清兵入關,南京城陷,錢謙益率眾投降,柳如是勸其夫君自殺殉國,錢謙益不從,她自己則毅然決然投河自盡,後來被人救出。錢謙益降清後到北京為官,柳如是留下,堅決不隨,表現出一種錚錚傲骨。後來在她的影響下,錢謙益辭官,開始支援、資助鄭成功、張煌言等的抗清鬥爭。柳如是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詩人,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她的事迹被後來的大學者陳寅恪記載在上篇巨著《柳如是傳》中。

第五位,李香君。跟柳如是一樣,李香君名列秦淮八艷,當時名氣不在柳如是之下。也是為性格極為剛烈的女神級人物。李香君跟當時位列復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互生情愫,可惜生逢亂世,這段愛情佳話短暫的令人痛惜。當時復社的死敵已經投靠馬士英的阮大鋮企圖用金錢收買侯方域,被才識過人的李香君識破。她堅決拒絕了阮大鋮的金錢誘惑,並要求侯方域立即與阮大鋮劃清界限。惱羞成怒的阮大鋮欲抓捕侯方域,侯無奈,揮淚告別李香君,離開南京。之後,阮大鋮欲掠走李香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香君撞牆自殺(後被救),血染桃花扇。這段故事後來被孔尚任寫在劇作《桃花扇》里,為後世傳頌。

第六位,義軍首領王聰兒。王聰兒(公元1777年—1798年),湖北襄陽人,江湖藝人出身,不僅外表和品行都是一等一的,而且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是位不可多得的天之驕女。王聰兒心系蒼生,甘願做天下苦難百姓的代言人。她參加白蓮教,很快成為八路義軍統帥,在她短短的一生中,曾率眾十餘萬縱橫馳騁於鄂、川、陝、豫四省,英勇戰鬥了兩年多,其領兵作戰能力可與之前的秦良玉相比,成為民間人人讚歎的女英雄。後來,清兵利用「堅壁清野」的策略擊敗白蓮教義軍,王聰兒在一次戰鬥中被圍,率眾血戰到底,決不投降,最後跳懸崖壯烈犧牲!她也是大清朝近300年中僅次於洪秀全的農民起義首領。

第七位,義軍首領周秀英。周秀英(1835-1855)江蘇省青浦人,清末上海小刀會起義著名女首領。她自幼練武,刀法精湛。1852年,青浦在連年欠收的情況下,知縣余龍光仍過度征糧,激起民憤,周秀英曾同父親周立春帶領群眾武裝抗糧。之後在上海小刀會幫助下成立義軍,先後攻下嘉定、上海、南匯、川沙、寶山、青浦6座縣城,同太平軍遙相呼應。後其父周立春戰死,周秀英率部分義軍撤至上海,繼續同清軍作戰,清軍圍攻上海,周秀英和小刀會將士堅守上海縣城18個月,英勇抗敵。在一次戰鬥中,周秀英率200餘人由上海城內衝出,揮大刀,大敗清軍,有外國記者也被震驚,在做報道時稱「她們和古希臘亞馬孫女將一樣地勇猛和果敢」。後來清兵勾結英法侵略軍,在上海城四周建築圍牆,圍困義軍,義軍斷糧,無奈於咸豐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從上海城西門突圍,周秀英率部且戰且撤,在虹橋附近,失敗被抓,周秀英誓死不降,被清兵凌遲處死,死時年僅19歲。可嘆,一代烈女!

第八位,鑒湖女俠秋瑾。秋瑾(1875-1907),祖籍浙江紹興,秋家三代為官,她可稱為大家閨秀,幼年隨兄讀私塾,好文史,善詩詞,15歲時又跟表兄學會騎馬擊劍,性格豪爽,有大丈夫胸襟。1904年7月,不顧丈夫的反對,衝破封建禮教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常參加留學生大會和浙江、湖南同鄉會集會,逐漸接受革命救國和女權道理。秋瑾廣交朋友,當時就結交了魯迅、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她在孫中山的幫助指導下主編《白話報》,大力倡導女權運動,提出「女學不興,種族不強;女權不振,國勢必弱」的口號,她以鑒湖女俠為筆名發表《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書》、《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擊封建制度的醜惡,宣傳女權主義,號召救國救民。1905年,秋瑾歸國,分別在上海、紹興會晤蔡元培、徐錫麟,並參加光復會,立志救國救民,曾寫下「危局如斯敢惜身,願將生命作犧牲」和「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詩句。1907年1月14日,秋瑾創辦《中國女報》,秋瑾繼續在其上撰文提倡女權,宣傳革命。她總負責浙省各處起義工作,編復軍制,商定完成革命起義大業。1907年7月,以徐錫麟為首的安慶起義失敗,作為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她已知徐失敗的消息,但拒絕了要她逃離紹興的勸告,毅然留守大通學堂。14日下午,清軍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與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孫中山對秋瑾做出了高度評價,稱秋瑾為:鑒湖女俠千古巾幗英雄」。秋瑾也被後人稱為「紹興三傑」之一。

第九位,劉胡蘭。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她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可謂少年得志。1946年2月,劉胡蘭參加反擊閻錫山頑軍作戰的東庄戰鬥的支前工作,表現積極,完全不像一個14歲的少年。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閻錫山部匪軍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幹部轉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紀小、熟悉環境為由,主動要求留下來,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地下工作人員石三槐等,形勢危急。12月12日拂曉,國民黨軍隊突然包圍了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審訊中,匪軍千方百計想誘使其供出其他黨員,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毫不畏懼,大義凜然,從容就義,表現出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後來毛澤東為其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以其15歲的年齡,詮釋了什麼叫巾幗英雄,什麼叫大義,其鐵血精神,將永留人間!

第十位,江姐。江姐大家應該很熟悉。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江家灣人, 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加入了共產黨。1945年,她與彭詠梧結婚,留在重慶協助彭詠梧工作,從那時起,同志們都親切地稱她江姐。著名的《挺進報》就是江姐負責發行的。她為黨的工作兢兢業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1948年春節前夕,彭詠梧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掛在城門上示眾。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國民黨軍統特務用盡各種酷刑比如老虎凳、辣椒水、吊索、電刑等,甚至殘酷地將竹籤釘進她的十指,急欲從江姐身上打開缺口,破獲領導重慶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機密。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酷刑摧殘,江姐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解放前夕,江姐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並被毀屍。犧牲時年僅29歲。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宣告成立,江姐等到了這一天,卻沒有享受到一點勝利果實,實在令人痛惜!

歷代鐵血美女介紹完畢,2蘭2玉1姐,2將2妓1俠,個個都有一股巾幗不讓鬚眉之氣節。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個排行實際是按時間順序排的,因為關於血性、氣節是不能量化的,誰比誰更有血性,很難定論,所以只有用如此偷懶的排法,請各位看官見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曹操最重視的人是他,還給他改名,如沒他曹操恐早死於呂布之手!
三國最令人遺憾10猛將,呂布上榜,孫堅第四,第一不死極有可能一統三國!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