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H370失聯的1610天 這6篇特稿值得一讀

MH370失聯的1610天 這6篇特稿值得一讀

整理撰文:seike 花花醬 柚子(實習生)

編輯:羅布君 粒粒

Via:新京報傳媒研究(xjbcmyj)

相關報道來自網路,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一切都要回溯到2014年3月8日的那個凌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MH370客機留下了最後一條消息:「好的,晚安(Alright, good night)。」隨後便消失在雷達屏幕上。

這架載有227名乘客(其中包括154名中國公民)、12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77-200型飛機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然而,它所帶來的影響卻就此開始。

2014年3月24日,北京,聽聞馬方宣布MH370墜入印度洋的消息後,在北京麗都飯店的乘客家屬悲痛欲絕。記者在現場看到,有數名女家屬暈倒,醫護人員在現場搶救。

最近,MH370有了新消息。

8月3日上午,馬來西亞政府方面在北京順義舉行了一場針對MH370的中國失聯乘客家屬的見面會,現場開放家屬提問。此時距離MH370失聯已經過去整整1610天。

家屬代表姜輝接受媒體採訪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據新京報最新消息,遇難者家屬姜輝表示,今天的會分為兩場,上午是馬航組織的家屬見面會,下午是調查組的技術調查說明會,預計將有100餘名家屬到會。截至9點,到場家屬有30餘人。

在此之前的7月30日,馬來西亞政府發布了最新報告。據中新網消息,報告正文共有495頁。這份由七個國家協商完成,以客觀數據記錄否認飛機設備故障、機長自殺等多種可能性的報告,結論依然令人失望。

報告指出,事發航班可能被人故意操縱脫離航線,不過調查組無法確定具體對象。據《衛報》(The Guardian)稱,許多收到報告的家屬都難掩悲傷,哭泣不止,他們並沒有因此解脫。一名家屬指出,報告里出現的機組人員姓名都是錯誤的。

當地時間2018年7月30日,馬來西亞布城,MH370失蹤乘客家屬抵達參加閉門會議。

24小時,30天,到6個月,4年,人們對於馬航MH370事件,從最初的震驚轉為逐漸平靜,唯有周年或新的碎片殘骸發現,才能偶爾挑動公眾的神經。

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喧囂之後,圍觀人群散去,家屬開始了他們與這架失聯客機日夜相伴的漫漫恆常。

他們中有人近乎偏執的繼續刨根問底,組成民間搜索隊,依靠肉眼和雙手這樣原始的搜尋方式,自費尋找失聯飛機痕迹,以千萬索賠試圖施壓調查人員,希望繼續搜索工作;也有人努力整理心緒,獨自扛起新生活,帶著老人孩子往前奔,長出堅硬的軀殼。

4年過去了,深深捲入這起事故的人們,面對過蜂擁而上的媒體,面對過輿論熱潮過去後的冷淡,也面對過外界的質疑和群體內部的分化拉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傳媒研究(xjbcmyj)選取了自2014年3月馬航MH370失聯至今的6篇特稿,試圖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以機長身份還原、家屬人物群像、輿論變遷等多個維度呈現馬航MH370失聯至今的日子。

馬航一月,失聯者家屬的五張面孔

媒體:新京報

刊發日期:2014年4月8日

作者:朱柳笛 劉珍妮 李禹潼

韓旭陽 張永生 實習生 羅婷 單朴 何永霞

內容簡介:

馬航失聯30天,720個小時,43200分。隨著時間流逝,輿論關注度開始減少,家屬們經歷了失望和希望交織的一個月,截至目前所有消息都是不確定的,家屬內部開始出現分化。《新京報》選取了5位具有代表性的家屬,描摹了這一階段家屬們心態的分化。

大部分家屬都已經意識到,媒體和大眾正在逐漸拋棄這件事,遺忘這件事,他們意識到自己將越來越無助。他們之中有些人堅守陣地,有些人以抱團的方式展開自救,也有些人選擇接受現實,讓生活繼續。不管哪種方式,他們都試圖讓自己好過一點。

片段節選:

她們害怕別人的忘記。不斷搜索網站。到現在,媒體上關於馬航的新聞「門戶網站上關於馬航新聞的標題,一天比一天靠下,前兩天,一條都沒了」。

她們為此恐慌。

當黑匣子的消息開始出現,雖然她們已經不相信傳出的「人活著」的有關信息,但畢竟,MH370的新聞又出現在媒體上了。

「有消息總是好的,要不然像是被世界拋棄了。」楊榮握著水杯說。

她想起剛剛知道丈夫在飛機上那一天。她哭暈,醒來只能聽見電視里新聞播報的聲音。

母親心疼她,「關了電視睡會兒吧」。

「你別關!」楊榮一下子從床上掙起來,沖著母親大喊。

除了消息還能有什麼能讓她們熬下去呢?張靜說,時間後來就成了熬和守。

還原扎哈里:失聯MH370機長另一面

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

刊發日期:2014年4月10日

作者:賀莉丹

扎哈里高中同學納西爾身著印有「保持冷靜並為MH370祈禱」的T恤

內容簡介:

馬航失聯第34天,全世界對它的尋找仍然沒有取得明顯進展,與此同時漫天的流言引發重重猜疑,而機長正是輿論風暴里的重大「嫌疑人」之一。3月17日,馬方開始積極調查失聯原因,其中就包括調查機長自殺的可能性。

在一眾煽情報道中,《21世紀經濟報道》將目光對準擁有30年飛行經驗的機長扎哈里,前往馬來西亞,採訪了其同學、好友和前上司,為讀者還原一個被輿論塑造成身陷婚姻危機、有精神疾病、政治狂熱者的日常。

片段節選:

3月21日,一位名為諾祖萊達的教師寫了一首標題為《特別獻給你——扎哈里機長》發在其個人Facebook上,她在詩中寫道,這是特別獻給機長扎哈里及其家屬的詩,「和他們一樣,我相信你有著所有的答案,而你所有的行動都是出於理智的決定……」她寫道。

扎哈里的長子阿末依德里斯也在這首流傳於Facebook的詩歌上留下評論,「在所有針對我父親的毫無根據的指控中,至少還有諾祖萊達的這首詩,可以治癒我與家人的悲痛,謝謝你。」而在馬航MH370飛機失聯事件發生後,扎哈里的女兒艾莎已向公司請假返回馬來西亞陪伴家人。

馬航370乘客家屬:離開親人的日子

媒體:vista看天下

刊發日期:2014年11月8日

作者:陳勁松

內容簡介:

《看天下》從失聯乘客與家屬的關係出發,以失獨、喪偶、孤兒的方式劃分,透過這場災難引導讀者發現,失去父母、配偶和子女分別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有所失去,崩潰與拒絕接受是大家共同的寫照。而一晃大半年,從掙扎到接受,和親人突然分離正在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軌跡。

片段節選:

3月8日之前,張婧是個幸福的小女人。她和丈夫去年結婚,住在北京遠郊,兩人對生活有著非常美好而詳細的規劃。「我們在北京算一個中等家庭,但是我的工作對於孩子和家庭都非常有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去,我們當時就已經準備要孩子,因為我和他都是雙胞胎,我們想可能會生一對雙胞胎,我們的床都是買上下鋪的。」

「早晨起來打開窗戶的時候,我們那個房子可以看到遠處的山。這一瞬間,就覺得特別美好。暑假的時候,我可以進城陪他上下班。他上班,我在市裡購物,或者是看電影,等他下班。我力爭花完他一天掙出來的錢,然後一塊回家。我真的這樣想的,看到商店的標籤,覺得這個錢比我們今天賺的少,我就可以買,這是很幸福的一種生活,我一直認為自己幸福。」

往昔愈甜蜜,現實就愈傷心。

MH370失聯兩周年:時間對我們太快,對他們太慢

媒體:財新

刊發日期:2016年3月8日

作者:盛夢露 林子楨 宋宇航 特約記者 王梓村

內容簡介:

2016年3月8日是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乘客家屬向承運方馬航起訴的最後期限,是的,那架曾震驚世界的航班,消失了整整兩年。

就在當天,財新推出了這篇長報道,採訪了七個家庭,還原了在這漫長的720天中這些失去丈夫、兒女、父母的人們的點滴生活,同時,該報道還採訪到了澳大利亞聯合機構協調中心(JACC)首席協調員朱迪斯·齊爾克,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MH370搜救的過程與難度。

訴訟還是和解,等待還是放手,這篇報道將失聯家屬們的痛苦、糾結與艱辛用流暢的文本一一呈現,極具人文關懷,是眾多馬航兩周年報道中的佳作。

片段節選:

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已經消失整整兩年。根據國際航空領域的「蒙特利爾公約」,2016年3月8日是乘客家屬向承運方馬航興訴的最後期限。

3月4日,15名失聯乘客家屬向北京鐵路運輸法院遞交了訴狀和相關材料,將MH370當年的承運人馬來西亞航空系統有限公司(俗稱「老馬航」),及其去年重組後的馬來西亞航空有限公司(俗稱「新馬航」),以及馬航的保險公司告上中國法庭。

比海更深|在馬航MH370消失的三年里

媒體:人物

刊發日期:2017年4月13日

作者:謝夢遙

內容簡介:

馬航3周年,所有已知信息,拼湊不出一條完整的邏輯鏈。希望和失望並存,事實與陰謀論交織,但依然有家屬堅信能「找到家人」。《人物》這篇一萬多字的稿件描述了馬航乘客家屬群像,將他們的尋親經歷娓娓道來:消化繁複的技術資料,一輪輪地交涉,四處奔走,漫長等待……對親人的責任感驅動著他們走下去。

片段節選:

那一刻具有某種魔幻色彩。騎著摩托車沿著沙灘緩緩開過,他看到了那個蜂窩狀物體,在非洲烈日暴晒之下,反射出光芒。他跳下車,撿起它,確認是一塊飛機殘骸。姜輝與2014年3月8日消失的MH370,有了最近的接觸。

興奮與驚訝湧上心頭。尋找殘骸,是姜輝跨越半個地球,來馬達加斯加的目的。在2016年12月,為期8天的搜索里——之後他還去了模里西斯——那是他找到的唯一一片殘骸。……

那段經歷像電影一樣。在馬達加斯加,鱷魚與毒蛇曾與姜輝近在咫尺。他們坐著皮卡開在土路上,「咣當、咣當、咣當」,屁股幾近散架。海灘優美如畫,沙粒細如麵粉,走上去「嗞兒、嗞兒」地響,連走幾十公里不見旁人。在那座搭乘直升飛機方可抵達的聖瑪麗島,酒店沒有網路,到了晚8點就斷電。有一次跨島搜索,浪太大,船擱淺在岸邊,他們唯有把東西打包丟上船,然後跳下海里去推,好幾個人根本不會游泳。當船浮起來,「大家唧里咣啷就往船上蹦」,浪不斷打來,有人掉下船,還有人受傷流血。

狀告波音:MH370空難家屬的漫長訴訟

媒體:三聯生活周刊

刊發日期:2018年1月9日

作者:夕遲

內容簡介:

距離飛機失事已經過去了4年之久,對於這些家屬而言,這場災難從未離他們遠去,從情緒崩潰到逐漸理智,一些家屬們決定以法律訴訟的形式做最後的努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飛機上「漂泊」4年的人們回來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親屬們訴訟的根本目的不過是想逼著馬航、波音公司繼續調查,找到他們的親人。而《三聯生活周刊》關注了這一出「並非出於本意」的訴訟:有人繼續堅持著,徹底改變了原本的生活;有人失望了,無窮無盡的等待與一波又一波令人絕望的消息幾乎讓人無法繼續;還有人情願拼上他們的一生繼續尋找,也許放棄比堅持更難吧。

片段節選:

美國時間2017年12月19日,站在被告席上的MH370製造商波音公司駁回了中國家屬的全部訴訟請求。此前,這些家屬的努力填滿三年零九個月的日與夜,但在法律上,從未指向一個足以寬慰人心的結果。這種努力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拓荒」——這架迄今沒有蹤跡的飛機承載了太多疑團,複雜程度早已超越了一般概念的空難。

生離死別催生了執念和傷痛,也放大了家屬之間的分歧,每一個選擇背後,都藏著一個艱難的故事。

······

「那些新聞越看越絕望。」一位家屬對我說。至於何時能「拿到一個說法」,律師和專家各有解答:3年,8年,10年,甚至如文萬成所說,一代一代人就這樣告下去。

「我的兒子也會相信我。」文萬成平靜地說。在家裡,他格外重視孫子孫女的英語學習,爺爺干不動了,他們會把擔子接下去。

馬航MH370失聯的4年

2014年

3月8日

0時42分,馬航MH370從吉隆坡飛往北京,機上共搭乘239人,包括154名中國乘客。2時40分,飛機失聯。早上9點,馬航發布聲明稱正在確定飛機位置。

3月11日 2時

失聯飛機已72小時無消息。馬航10日發布最新聲明,中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美國均已參與搜救。目前,尚無任何與失聯客機有關的發現。

3月17日

馬方承認隱瞞信息,調查機長自殺可能。部分軍方信息未披露,稱對事件負有責任。中方調21顆衛星參與搜尋。

3月25日

馬來西亞總理表示MH370在印度洋南部終結,中方表示將繼續搜尋,並要求馬方提供所有證據。

2015年

1月29日

馬航MH370失聯的第328天,馬來西亞民航局總監阿茲哈魯丁正式宣布MH370航班失事(原文使用英語單詞「accident」),並推定客機上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已全部遇難。馬方還在MH370官網上公布了包含有關事故調查、搜尋努力、家屬賠償等31點內容的聲明全文。馬方稱將繼續搜尋飛機,並啟動相關賠償程序。

3月8日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發布英文版事件中期調查報告。次日,紐約理工學院南京校區幾名大三、大四的學生決定為中國家屬翻譯這份報告。遭遇專業術語「攔截」,張巧瑩等5名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向網路求援,很快得到300多名網友響應。一場非官方的翻譯行動在線上、線下展開接力。

7月29日

印度洋法屬留尼汪島出現一塊神秘的飛機殘骸,疑似來自一年多前失聯的馬航MH370客機。

8月7日

據新華社電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6日凌晨宣布,7月29日在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的飛機殘骸經確認屬於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客機。

2016年

3月4日

發現新殘骸。澳方表示在莫三比克發現飛機殘骸的地點與為尋找馬來西亞航空公司370客機所構建的殘骸漂流模型相吻合。同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表示,若殘骸確認屬於MH370,將與莫三比克方面合作尋找更多飛機殘骸。

3月8日

馬來自亞政府發布第二份中期調查報告聲明,像去年3月8日發布的第一份中期報告聲明一樣,包括調查、搜尋和飛機基本信息等。中期報告聲明指出,最終報告尚未完成,一旦確定飛機殘骸位置或者殘骸的搜尋終結,以較早者為準,就將完成最終報告。

2017年

2月25日

馬航MH370乘客丈夫申請「宣告死亡」,系首例公開的家屬申請「宣告死亡」案,通州法院受理該案。

11月20日

馬航MH370首個乘客家屬索賠千餘萬。家屬李秀芝在訴狀中,向5方被告提出了十項訴訟請求,共計1467.7552萬元賠償。

2018年

5月29日

美國「海洋無限」勘探公司對馬航MH370客機的搜尋工作結束。

7月30日

馬來西亞政府就公布MH370最新報告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將報告主體部分在網上公布。該報告名為《MH370安全調查報告》,主體部分共計495頁,內容包括飛機基本信息、機組人員構成、調查和搜尋工作等信息。但根據報告結果,飛機失蹤原因依然不明。

8月3日

馬來西亞政府就MH370最新報告在北京進行新聞發布會,家屬可在現場進行提問。

關於馬航,有哪些稿件令你印象深刻,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傳媒研究 的精彩文章:

2018,美國一流新聞學者關注的10項前沿課題
新聞工作無法養家糊口了么?國外媒體人如何兼顧理想和麵包

TAG:新京報傳媒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