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窮途末路的香港電影
2016年時香港地區的總人口僅約735萬,如果從平均每人的每年觀影次數來看(約3.7次/人),香港人還是很經常的走進影院看電影的,而觀看本土港片則是約0.5次/人,但具體看今年上半年的成績,恐怕並不樂觀。
市場:本土影片份額不足一成半
在今年的春節檔時,由黃子華、佘詩曼聯手主演的動作喜劇片《棟篤特工》與漫威科幻動作大片《黑豹》同期上映,雖然票房收入不敵後者,但上座率勝出不少,再加上同期的《紅海行動》、《我的情敵女婿》、《捉妖記2》等也都表現不俗,被影迷一度認為香港電影即將迎來小陽春,甚至有人大讚黃子華是港片的救星。
只可惜,傳統的春節檔剛過,香港電影在本土市場便被外語片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表1、表2分別是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的十大票房及上映日期。儘管上半年上映了27部本土港片(包括合拍片),但前十名港片的票房收入合計僅約1.165億港元,即使加上其它17部作品的本土票房收入,也僅約1.3億,而不足上半年總票房的15%,較之去年全年度的約15%進一步下跌。如果不算上春節檔(2月15日前後開畫)的四部影片,港片的市場表現更是慘不忍睹。
相比之下,外語片的表現十分矚目,僅是《復仇者聯盟3》就已經取得了1.53億港元的總票房,遠遠超越27部港片的總收入;而韓國片《與神同行》也豪取5374萬港元,成為《釜山行》後又一部在香港市場大賣的韓國片。
作品:《棟篤特工》獨大,整體質量堪憂
今年上半年上映的香港電影雖然有27部之多,但真正讓觀眾有印象的,恐怕是只有屈指可數的數部,這也是近年來香港電影的困境:外表看起來可能還有點喧囂聲,但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更是難得出現一部讓大部分觀眾叫好的作品。
而以「棟篤笑」揚名的黃子華,憑藉著一部《棟篤特工》佔了上半年本土電影的三成多市場份額,再加上近日連續十多場的「棟篤笑」舞台表演,黃子華成為了上半年來香港娛樂圈的最大熱點。
由黃子華本人發明的「棟篤笑」一詞源自於英文里的「Stand-Up Comedy」,並在才華橫溢的黃子華的創作、隨機應變的臨場發揮下,深受粵語方言地區的歡迎,與周星馳的「無厘頭」構成了香港喜劇文化的兩大特色。黃子華的每一場棟篤笑舞台表演,幾乎都是座無虛席,更何況今年七月份的是他的告別演出,開票便很快售罄,可見其在香港地區的受歡迎程度。
雖然電影屬於集體化的創作、表演,但《棟篤特工》則是將好萊塢流行的特工文化與黃子華式的港式「棟篤笑」緊密的雜糅在一起,同時還融入了不少港式流行文化,充分的發揮齣電影不同於舞台單口表演為主的長處。
就如香港影評人Ryan所說,「劇本方面在黃子華有份參與下,不乏一些相當具他個人特色的笑料。全片看出在笑料的密度相當高,雖然不是每個笑點都可以笑得出聲,但是卻能帶到輕鬆的調子」、「《棟篤特工》的另一特色,就是片中有著大量群星客串的情景」,且他們「均能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
就以片中的新聞主播為例,當中客串除了在《盜火新聞線》演記者的楊淇外,更有昔日新聞主播林燕玲與繆美詩的客串,如斯的安排,可以說是全片彩蛋一浪接一浪,同時反映了導演與編劇對於電影花了大量的心思」。
雖然《棟篤特工》上映時硬撼的是十分叫好的漫威科幻動作片《黑豹》,但憑藉著黃子華的「棟篤笑」招牌而吸引到大量的本土觀眾,特別是在大年初一時,平均每場觀影人次超過130人次(香港影院的影廳偏向於中小型),遠勝於同期《黑豹》的入座(平均每場約115人次)。
但黃子華旋風並不能拯救陷於冰河期的香港電影,春節假期時香港觀眾也有看賀歲喜劇的習慣,而假期過後,迄今沒有一部港片票房突破1000萬港元,票房前十名作品裡至少有一半鮮為人知。
更何況,這些港片的質量普遍不高,《低壓槽》與《閨蜜2》更是槽點滿滿,其中《閨蜜2》的豆瓣平均評分僅有2.6分,差點就可以媲美去年的華語神作《純潔心靈》。而榜單之外的《3個綁匪7條心》、《一家大曬》,與《閨蜜2》相比完全是半斤八兩。
探討:港片的出路何在?
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時,就不斷的湧現出類似於「香港電影死了」的判斷,儘管每年香港電影還是會產出五十部左右的影片,但想要一石激起千層浪,恐怕是越來越難以實現的白日夢,尤其是今年三月份中下旬以來,一邊是香港影視博覽會時各大電影公司的華麗麗的宣傳手冊、片單,另一邊則是冷冷清清的本土電影市場。
人才的流失、創作力的跟不上,是香港電影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開放,不少的香港電影人紛紛的北上,一度在內地市場引領風騷,也帶動了內地電影工業的發展。但CEPA實施十五年後的今天,內地電影人才不斷的湧現,並以多元化的藝術手法創作。
而大部分的香港導演,卻停留在食老本上,最典型的是劉鎮偉、王晶,包括去年很叫好的那部《追龍》,如果放在香港電影的脈絡里看也只能算是中等水準的作品,只是放在近幾年的港片中則顯得很突出,畢竟,還有不少像劉鎮偉的《仙球大戰》、吳君如的《妖鈴鈴》等,完全是東拼西湊的粗製濫造之作。
而偏向於女性化、文藝化的現代都市題材影片倒是本土化港片的出路之一,像去年的《29+1》、《空手道》,都是以很內斂的方式講述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質量不俗,今年的《黃金花》也有點類似。
香港電影的昔日榮光,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成了影迷記憶里的一部分,放下,才能更好更安心的上路。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TAG:文慧園路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