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晚清積重難返的困境下,大清唯一以嫡長子繼承的道光將何去何從?

在晚清積重難返的困境下,大清唯一以嫡長子繼承的道光將何去何從?

說到道光,可能大家多數只是記得一個戰爭——鴉片戰爭和一件事——虎門銷煙,因為我們高中歷史書本上有這麼一段話:「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相信不少人這些話已經背的倒背如流了,而其他的貌似對於道光沒有很深的印象,而且晚清的改革就我們知道的也不是他在位時參與的,那麼在晚清積重難返的困境下道光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皇帝,又有什麼比較為人稱道的措施呢?

道光帝畫像

一、出身優勢

公元1782年(乾隆四十八年),愛新覺羅.旻寧出生於故宮擷芳殿,父親為後來的仁宗嘉慶皇帝,母親為嫡福晉喜塔臘氏,按照排行為第二子,但因嘉慶長子不到2歲就夭折了,而且還不是嫡出,這樣的話旻寧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實際的嫡長子。旻寧從小就深受祖父乾隆和父親嘉慶的喜愛,故在1799年(嘉慶4年)仁宗根據先祖「秘建皇儲」之法,擬立旻寧為皇太子並裝於「正大光明」牌匾後的匣中,並且在1820年(嘉慶25年)嘉慶皇帝駕崩後成功憑藉密詔即位稱帝。在有清一代,「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的說法並不是那麼的根深蒂固,道光是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成為皇儲和繼承人的例子,多少使得旻寧多了幾份光環的加持。

林則徐畫像

二、治國有方(摳門)

道光即位的時候,清朝已處於急劇下滑期中,多年來的揮霍已使得國家積貧積弱,困境不已。可能稍微了解點道光皇帝的人會說,除了摳門,鴉片戰爭責任人,道光任上貌似沒做什麼事。其實不然,道光即位時,已經39歲了,相比祖父(26歲即位)和父親(36歲即位),他會顯得更顯成熟一些。而在他任上,更是推行了一系列實際有效的舉措來進行困境的緩解。如倡導君臣皆行節儉之風(此處面對國家的困境,實在不宜說是摳門),剛上位就革新軍機處,將兩位60多歲的大臣踢出局,果斷換上精力腦力都能跟的上的大臣。而且重視民生,不拘一格任用陶澍來治理兩淮鹽政積重難返的弊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並且在得知鴉片的危害是如此之巨的同時,果斷任命林則徐負責督辦此事,種種皆可見其想要改革之心。

虎門銷煙

三、與世長辭

公元1850年,69歲的道光帝駕崩。綜其一生,不能說是像雍正一樣的徹頭徹尾的革新之君,但也絕非無能之帝。畢竟在那時的中國,弊病早已根深蒂固,並不是道光一個人就能力挽狂瀾的。

道光影視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極端部隊作戰,喜好衝鋒熱愛自殺,哪怕是輸也要比誰死的快
日本人愛乾淨?二戰時期日本兵臭到美軍不想開槍

TAG:黑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