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向陽:我用「老關中」往事,留住鄉愁的「根」……

呂向陽:我用「老關中」往事,留住鄉愁的「根」……

(廣告)

關中大地上曾孕育出農業文明時代最輝煌的民間文化和鄉村文明,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這些歷史文化和民間風物凝聚著他們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力量,也負載著一個民族靈魂、精神的內在意蘊。

黃土地上傳統文化和滄桑歲月的沉澱,卻在城市化進程中漸行漸遠。關於鄉村的這份記憶似乎幻化為一個個模糊的背影,正在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驀然回首,我們發現,那些正在或即將消失的鄉村風物,才是我們剪不斷的精神臍帶,凝聚著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是我們生命記憶中最美的風景。

鄉愁

 鄉愁

雷佳 

00:00/04:53

呂向陽寶雞岐山人,寶雞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從事新聞工作 30餘年。陝西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國作協會員。出版著作:報告文學《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散文《神態度》、散文《老關中》《陝西八大怪》,發表文學作品百萬字,冰心散文獎、絲路散文獎獲得者。

節目預告

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

FM106.6AM693陝西新聞廣播

8月1日晚間19:00

《文化三秦》

《追尋文化鄉愁 重塑精神原鄉》

---訪作家呂向陽

讓我們回望關中大地,

一起在呂向陽的講述中,

追尋文化鄉愁...

呂向陽從事散文創作30多年,近年來獨闢蹊徑、深入民間,堅持「大民俗寫作」碩果累累。從《三十六個挖寶人的命運》到《戲說小人圖》《神態度》及至《老關中》《陝西八大怪》,形成了特立獨行的自我風格。

呂向陽在《老關中》開篇時說:「在這個創新與毀棄同在又日夜加快的今天,如何給鄉愁搭建巢穴,給逝去的民風留下酵母,我用拙筆寫下一組老關中的往事,立此存照,使後來者知道我們的祖先生計艱難且智慧卓絕,我們的來路並不平坦也不輕鬆,我們需要留住根、守住魂,更需要藉助先前的遺風民俗之大樹來庇護我們、保佑我們。」

《老關中》呂向陽 著

西安出版社

西安曲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老關中》系列散文由《澇池》《窯洞》《戲樓》《祠堂》《油坊》《拴馬樁》《鐵匠》《木匠》等十八篇文章組成。這十幾萬字的散文,記錄了呂向陽心中、眼中濃濃的鄉愁,也記錄下陝西在新時代背景的變遷下曾經的鄉野風物。

呂向陽不僅擅長「舞文」,還擅長「弄墨」。十八篇文章他都配了一幅畫,又題上一句話,竟成了「神來之筆」,讓人讀完作品看插圖,有哭有笑、有悲有喜、有遺憾有思考。

《老關中》文章選摘——

關中地下多寶物,地上卻少景緻。散落於鄉間的廟宇、戲樓便是最恢宏的古建築。廟宇修得像皇宮,神像儘管威武莊嚴卻出不了大氣。

古戲樓像個大「合」字,敦實古樸,但台上卻是活的人。它像把一座大房切開似的,一米高的台口鋪上青石板,檯子用木板鋪成,兩邊的牆壁大都用瓦塊砌得結實美觀。粗壯的橫樑上掛起油燈、汽燈,檯子兩邊是吹拉彈奏的樂師,演員便在檯子上吼叫起來,女子或戴著明晃晃的鳳冠,或穿著大紅大綠的古裝,唯袖子能甩出半丈長;男人或戴著紗帽,穿著比磚頭厚的鞋子,或臉塗得像狼窩子似的嚇人,或像猴屁股似的通紅,嘴中吐出的火像噴出的焰火,手中的鋼鞭甩向從粱頂垂下的油燈,能濺起電焊似的火花,油燈還穩穩地在空中亮著……這就是我記憶中的戲樓。

西府村村都有戲樓,老戲樓大多建於清末或民國初年,屋頂椽有碗口粗,粱有水桶粗,高得勝過廟宇。這些戲樓屬土木結構,現已廢棄坍塌。20世紀80年代初,唱老戲之風捲土重來,村村重修戲樓,用磚頭水泥鋼粱砌就,戲台也大了一倍,高過二層樓房,台內還有供演員休息的幾間屋子,戲樓頂部大都鐫刻有龍和鳳凰;不少村子的村委會辦公室平時就佔用著戲樓,可見戲樓是鄉村最好的建築了。

呂向陽:鄉愁這個詞現在很火,它可以用詩一樣的語言概括。它是朦朧的語言,是清晰的夢,是苦澀的甜,也是記憶的泉。原鄉是精神的故土,是靈魂的墓場,生活的源頭,本性的回歸。

鄉愁和原鄉實際上就像是電影一樣,它可以還原我們的歷程,還原苦和甜,是為我們現代人『招魂』。

鄉土關中,百年鄉愁。悵惘千秋,悲欣交集。呂向陽揮之不去的是關中大地上民間的風骨與精神,生命的蒼涼與激越。他的系列長篇散文《老關中》是用好食材熬制的一鍋文化老湯,在那歷久彌香的甘淳里,讓我們享受來自舌尖味蕾的快感。

故土永遠是散文的精神原鄉,作為一種文化鄉愁,已注入呂向陽的血脈。呂向陽的寫作承續了散文的人文傳統,他以赤子之心的溫潤,在質樸的關中大地上體悟生命的滄桑與永恆,讓心靈自由地接通地脈,在鄉村民間風物之間安妥一個作家的靈魂。

在這個時代,以文字記錄下曾經美好的事物,讓它永遠停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是每一位作家應盡的文化職責。

《陝西八大怪》呂向陽 著

《延河》雜誌從2017年第7期到第10期在原創專欄「美麗中國 美麗陝西」 4期連載呂向陽近十萬字的最新系列大民俗散文《陝西八大怪》,再次引發文學界廣泛關注。

如何讓傳統的民俗風物以鮮活的生命力,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和情感需要,並不斷散發出新的、獨有的魅力和深遠的影響力。

呂向陽把地域個體的命運與日常生活、社會變遷結合起來,他既有本土文化經驗深厚的認識積澱,更有關中民俗風情的深切體驗。

呂向陽守望的是再熟悉不過的老關中傳統的鄉村生活圖景,更是完成了對關中的獨特發掘與文化尋根。

隨著畫卷徐徐展開,老關中世間百態、風俗人情撲面而來,一段段鮮活生動的生活場景、惟妙惟肖的一個個匠人,把一個昔日關中的風貌,生動、準確、藝術地反映出來。

這種「原鄉精神」是生活的源頭,更是靈魂深處的血脈延續……

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

FM106.6AM693陝西新聞廣播

8月1日晚間19:00

《文化三秦》

《追尋文化鄉愁 重塑精神原鄉》

—— 訪作家呂向陽

網上在線收聽及回放:

「陝西網路廣播電視台」

首頁點擊「聽廣播」即可。

手機、車載廣播均可收聽。

「蜻蜓FM」首頁點擊「電台」

「陝西」「陝西新聞廣播」

即可在線收聽。

編輯:楊青

審核:潘國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雞日報 的精彩文章:

趙玲萍為《老關中》在今日陝報上喝彩
渭濱區古弓魚公園附近的清姜河河道內有人游泳 太危險!

TAG:寶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