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指甲有異狀?教你正確認識甲溝炎 紅腫熱痛是警訊
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媒介,觸摸也是成長中所必須的刺激。寶寶的小手小腳稚嫩可愛,替寶寶剪指甲更是新手爸媽的必修功課,但若修剪指甲的方式不正確,或沒有好好護理,便可能造成甲溝發炎,甚至影響生活作息。
什麼是甲溝炎?
一般而言,健康的指甲應呈粉紅色且表面平滑。有些4個月以內的寶寶可能因為產程壓力,指甲上出現橫線,屬於正常現象,不過,沒有正確護理寶寶小手,也可能使其發炎,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
很多人常將甲溝炎與俗話說的「凍甲」划上等號,甲溝指的是指甲周圍的甲床,指甲與皮膚組織交界處稱為「溝」,只要任何甲溝方面的組織發炎都可稱為「甲溝炎」,因此,這只是一個泛稱。
所謂的凍甲,則是指甲內插,有些人的指甲形狀較寬,與甲肉接觸面比較多,可能出現擠壓、壓迫的狀況,造成指甲與甲肉反覆刺激而發炎。而凍甲只是甲溝炎的成因之一,並非所有的甲溝炎都是凍甲所致。
可能成因多
甲溝炎的成因很多,例如有些人的指甲長得比較寬,受到刺激時較容易發炎,或有時候媽媽幫寶寶剪指甲時,修剪得比較深,也可能造成一些角度問題,使局部指甲與甲肉受到刺激而造成甲溝炎。另外,寶寶常吸吮、啃咬手指等,甚至清潔過度,都可能成為後續發炎的因素。
有些人可能會長出發黃或灰色的指甲,有時可能與飲食有關,或是感染灰指甲。甲床其實也是指甲生長的母床,若是母床不健康,指甲也不會健康,可能會變色,甚至變形,使指甲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紅腫發炎),建議至皮膚科諮詢專業醫師,儘快接受治療。
紅腫熱痛是警訊
最常見的甲溝炎癥狀為紅、腫、熱、痛,較嚴重時,可能會在皮下蓄積膿瘍,此時就需要進一步的穿刺引流。這只是一般的醫療處置,並非手術,媽咪不必太過緊張。
相較之下,成人的甲溝炎較容易發生在足部。由於有些人有足弓寬等足部問題,或因工作、美觀等需求,總是長時間穿著不舒適的鞋款(如偏窄的高跟鞋或靴子等),就容易引起足部的發炎不適。
然而,現在的媽媽很用心,大多會為寶寶精選舒適的鞋襪用品。因此,若寶寶足部有甲溝炎,通常是因為不當外力,或是指甲修剪不當等因素所致。俗話說「一暝大一寸」,寶寶成長快速,偶爾也可能因為寶寶鞋子早已過小,但爸媽還來不及注意到,進而造成足部受局部壓迫而發炎的狀況。
若未及時緩解不適小心惡化
若甲溝炎的癥狀沒有得到緩解,甚至演變成較嚴重的局部性發炎,可能會造成全身性反應,甚至還可能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有些比較大意的長輩或爸媽,以為只要擦上藥膏,甲溝炎就會自然痊癒。然而,若患部仍持續紅、腫、熱、痛,甚至發炎範圍擴撒,就要小心其是否已惡化或轉為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全身性的發紅髮熱。
治療方式視發炎程度而定
關於甲溝炎的治療要先釐清引起發炎的原因,並且根據發炎程度與癥狀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以足部甲溝炎為例,爸媽應讓罹患部位放鬆,同時找出並儘可能先解除引起發炎的原因,如鞋子過小、包裹太多等,因為這些都易使腳趾被擠壓而發炎。因此,爸媽應立即幫寶寶換雙合腳舒適的鞋子,修剪指甲,並調整治療期的走路時間比例。
如果手邊有抗生素藥膏(建議使用抗金黃葡萄球菌、葛蘭氏菌的藥膏),也可以先塗抹在寶寶的患部。但已經開始疼痛的話,建議儘早就醫,若經診斷為較嚴重癥狀,醫師還是會開立口服藥,再搭配外用藥膏治療。
寶寶手部護理要點
雖然因手指護理不佳而演變成甲溝炎的狀況並不常見,但仍提醒家長,有幾點要留意:
減少搔抓
寶寶小手出現搔抓行為的原因很多,例如被蚊蟲叮咬、異位性皮膚炎、疲倦、煩躁、缺乏安全感或是身體某部位不舒服(抓耳朵、揉眼睛)等,一不小心容易抓傷自己,同時也會對指甲造成刺激。因此,爸媽可考慮幫寶寶戴上紗布手套,但須注意時間不可太長,以免悶熱不適。
避免啃咬
若寶寶會習慣性啃咬手指,啃咬的動作和口水,也可能會影響指甲狀況。建議可為寶寶的小手包上紗布手套,適度隔絕,減少直接刺激。
修剪指甲
替寶寶修剪指甲,往往是許多爸媽頭痛的事情。寶寶的手指細小,應選擇寶寶專用的指甲剪。另外,為了避免在修剪過程中傷到寶寶,或修剪時寶寶哭鬧讓家長備感壓力,建議在寶寶穩定熟睡的狀態下剪指甲較佳。
修剪指甲時,只要剪平即可,就能避免寶寶在身上留下抓痕,而爸媽可坐在寶寶正後方,以平時自己剪指甲的角度替寶寶修剪,也較能清楚觀察修剪的狀態。
寶寶不太會表達,若有指甲發炎等不適的狀況,在被爸媽發現癥狀前,可能會以哭鬧、食欲不振、煩躁等方式表現,建議爸媽平日多加觀察寶寶的狀態,若有異常,就應儘快就醫檢查。
TAG:皮膚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