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希特勒為何沒有拉攏蘇聯進軸心國?蘇聯提出一個特殊要求,不敢相信

希特勒為何沒有拉攏蘇聯進軸心國?蘇聯提出一個特殊要求,不敢相信

二戰在歷史上是最殘酷的戰爭,而發起者主要是德國,蘇聯和日本,二戰的開始是德國進攻波蘭,當時德國敢明目張胆的發動這次戰爭並不是因為他有多厲害。

而是有蘇聯在背後的支持他才能夠這麼的有恃無恐,因為蘇聯給德國提供了眾多的物資,所以德國才敢發動戰爭,而蘇聯幫助德國的主要目的就是瓜分波蘭,從中得到好處。

按理說這樣一群有侵略野心的國家應該會成為最好的盟友,但是後來德國和蘇聯卻走在了對立面,這是為什麼?其實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最重要的無非這兩點。

第一點就是國家的意識形態不同,直到今天,德國仍然是資本主義國家,而蘇聯也就是今天的俄羅斯是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說這兩個國家的意識形態不同在很多方面就難以達到共識,對立的意識形態導致他們站在了對立的陣營。

03:12

第二點就是一山難容二虎,這些侵略國家進行侵略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中得到好處,恨不得利益越多越好,但是如果強強合作的話,所得到的利益就要對半分,這一點無論是對於德國還是蘇聯都是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最後兩個國家也沒有走到一起。

但是根據戰爭的走向來看,如果德國能夠把蘇聯拉倒軸心國的陣營,或許在強強合作下兩個國家能夠侵略更多的國家,侵略的更徹底,從而會擁有更多的利益瓜分,總不至於讓德國與蘇聯交鋒最後輸的那麼慘吧。

其實德國並不是沒有嘗試拉攏蘇聯來到軸心國,而是德國捨不得自己的利益,所以雙方沒有達成共識。

德國想要拉攏蘇聯,蘇聯為什麼要輕鬆答應,蘇聯自然是覺得如果加入軸心國有利可圖有利可得才會答應德國,而那個時候蘇聯正好瞄準了石油。

這種資源十分的重要,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哪個國家掌握了大量的石油資源就掌握了先機,所以說蘇聯對於石油資源也是無比的熱衷的。

當時,蘇聯在德國要求他加入軸心國的時候就曾經提出過要佔有石油資源的條件,比如說戰爭打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的石油資源就要歸蘇聯所有,但是德國也是視石油如命,根本不捨得把掠奪的石油資源拱手讓給蘇聯,所以並沒有答應蘇聯的要求。

而且態度堅定,屬於寧死不從的那種,所以蘇聯看著德國的堅定態度,覺得沒有什麼利益可圖,再加上雙方的意識形態完全不同,自然也就不可能會想著加入軸心國,而德國的這一朝不舍也為自己埋下了大禍。

如果德國捨得捨棄石油資源,能夠答應蘇聯的要求,並且讓蘇聯與之合作,在強強聯手下歷史將要被改寫,而德國也不會在二戰後輸得那麼慘了。德國就是捨不得眼前的小利益最終才逼死了自己,也正是這個原因,二戰中納粹才能夠在最後別剿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記載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心酸落淚
對越反擊戰,18歲越軍女戰俘突然死亡,發現什麼?讓人大開眼界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