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英九何時又有了回族血統?

馬英九何時又有了回族血統?

新浪陝西的微博小編這幾天有點煩,他家2012年的一條微博不知怎麼就被網友們給翻了出來,網友們對裡面馬英九有回族血統的描述超不以為然,台灣的網友甚至評價這條微博匪夷所思,搞得新浪陝西新聞中心的主編不得不站出來,好委屈地告訴大家,該內容是小編轉載環球網2008年的一篇報道,引用的是台灣作家馬西屏的說法,並不代表新浪陝西的態度。

讓我們看看環球網是怎麼說的。

果真是一篇充滿想像力的文章,漢朝的伏波將軍馬援居然會有回族血統!

我們都知道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生於公元570或571年,死於公元632年,大約和唐太宗是同一時代的人。而回族的先祖,是穆罕默德的信徒,是外來移民,主要構成是13世紀時,跟隨成吉思汗打仗,大批來到中國的中亞人。他們是大批元敗宋之後,原先征服地的居民被迫或自發來到中原的,被安置在今寧夏、甘肅的靈州、肅州等地,後來又吸收了漢、蒙、吐蕃等其它民族成分,逐漸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

唐朝的時候,有少部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從海路、陸路來到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長安、開封等內地城市定居經商,他們也是回族的先民。但他們來華的時間,再早也早不過唐朝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那是《舊唐書?西域傳》中明確記載,大食最早派遣唐使來華的時間。

所以漢朝時期的伏波將軍馬援,不可能會有什麼回族血統,那時候穆罕默德還沒出生呢,馬援又怎麼可能會是穆罕默德信徒的後裔,這不是時空錯亂是什麼?

就連「回回」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邊兵凱歌》里——「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

這裡的回回,指的是回鶻(hu)。回鶻就是回紇(he),中國少數民族部落之一。公元788年時,回紇取「迴旋輕捷如鶻」的意思,改名回鶻。

回鶻和突厥同族,都說突厥語,是鐵勒族系分支,是維吾爾人的先祖之一。他們和先祖經商或者跟著蒙古人來到中原、有著波斯人或阿拉伯人血統的回族,沒有任何關係。

直到南宋以後,「回回」才專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人。

到了元朝,「回回」一詞擴容,不再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人的專利。只要信仰伊斯蘭教,不管膚色、民族,都被稱為「回回」。甚至一切遵從宗教教法的教徒,比方說摩尼教(明教)、景教(起源於敘利亞的基督教一支,唐朝時傳入中國)、伊斯蘭教等教的教徒,以及西域的其他人,包括猶太人、吉普賽人等等,都被稱為「回回」,像個大雜燴。

到了明朝,「回回」一詞才真正轉義為伊斯蘭和伊斯蘭教信仰者。今天能見到的最早回回先民自稱回回的證據,大概是寫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的北京牛街禮拜寺「敕賜禮拜寺記」碑。到了明末清初,回回一詞才普遍被回回人群接受,到清代後期,回回中才有人明確把自己這個群體稱為「回族」。

而「回族」作為一種他稱,最早貌似出現在乾隆時代。

根據2004年出版在《中國學術》第一輯《「回回祖國」與回族認同的變遷史》一文中,引用日本學者田坂興道的徵引,乾隆《重修肅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紀略」中,有「回族」的記載;乾隆五十年,福康安在關於平定西北回民武裝暴動的奏摺里,也不止一次使用了「回族」的提法。

但這只是一個通俗的叫法,回族並不是一個民族。「回回」的概念僅僅意味著穆斯林,漢族信了教,也被稱呼為「回回」。清廷和民國政府,都沒有官方承認過回族。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政府可能是想學習蘇聯老大哥,才正式確認「回回」是一個民族。

可惜,就是這種常識性的東西,也經常被人忽略。度娘上就不時冒出「回回保大唐」、「回回保唐太宗」之類的橋段,什麼唐王派徐茂公去大食搬救兵,什麼唐太宗夢到回回保大唐,什麼宣稱回族先祖的回鶻人,平息叛亂有功等……怎一個亂字了得。

而最近被網友們撕得最起勁的,莫過於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民族屬性了。因為2018年7月18日第9版的《北京日報》和某些自媒體,忽然都在轟轟烈烈宣傳回族英雄楊靖宇了,有人甚至拿出《辭海》為證。

其實關於楊靖宇將軍的民族屬性,早在2016年的時候,楊靖宇將軍的孫子楊繼民在採訪中,就明確表示其本人和父親奶奶均為漢族。楊繼民的所有親戚也均為漢族。只因楊靖宇將軍犧牲時沒有身份證,故而沒有民族登記,也不知怎得過了幾十年,突然冒出來個回族。

至於《辭海》中註明楊靖宇將軍是回族一事,細心的新浪網友「西域行者老賀」翻遍家中各個版本的辭書,發現從解放後到一九七九版《辭海》縮印本中,楊靖宇的詞條中並無民族記載。直到一九九九版《辭海》縮印本第1975頁,楊靖宇詞條中才開始有了回族的記載。因此他質疑,民族界定是解放後的事情,某些人卻在無聲無息地篡改歷史,是誰在《辭海》這種經典工具書的編纂中夾帶私貨?

03:12

網友有這種質疑一點兒也不奇怪,根據2008年陳守禮《革命歷史與領袖不容歪曲和否定(評1999年版對有關詞條的刪改)》一書披露,1999年版本《辭海》修訂有三個原則,簡單說:

1、「按美方的修改意見」辦理。

因為之前中美合作編寫辭書《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時達成過協議,把美方「不接受」的內容、辭彙刪除,取消掉。「此後《辭海》等辭書均按此意見辦理」。

2、按舊中國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來改寫歷史。

1999年版《辭海》,刪改了數以千百計的有關詞條,把始於1840年鴉片戰爭的帝國主義侵華史實、侵華人物和我國投降派代表人物的罪行、罪責都刪除,給他們改頭換面、恢複名譽,把歷史搞了個黑白大顛倒。

3、按編者認為「已經過時了」的辭彙去掉,要「吐舊納新」。

以此為原則,刪除了諸如【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批評和自我批評】等自認為「已經過時了」的詞條。又「納新」了許多唯心主義內容,還將秦檜、李鴻章、汪精衛等「舊」人物的罪行劣跡悄悄抹去,讓他們以「新」的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

這樣看來,在1999年的《辭海》里,會出現楊靖宇是回族這一說法,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足道也。

貓貓滴微信公眾號:ggxmme,歡迎大家關注,或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乖乖小貓咪兒 的精彩文章:

網傳兩名女遊客在清真寺圍牆上熱舞,導致馬來西亞清真寺關閉
廣東鰲江的做法是大快人心還是侵犯名譽權?

TAG:乖乖小貓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