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不做韭菜,請看《孫子兵法》

想不做韭菜,請看《孫子兵法》

1.

最近看了華杉老師講解的孫子兵法,

發現以前對孫子兵法有很大的誤解。

以前以為孫子兵法講的是奇思妙計,

教別人怎麼以少勝多,反敗為勝的。

原來並不是。

原來孫子兵法反覆講的是要先打好基礎,有實力,有勝利的把握了

再打,沒實力沒把握的時候就繼續深造,繼續等待。

簡單說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戰略。

這是毛澤東運用得最典型的戰術。

03:12

孫子兵法講的並不是逞一時之勇,也不是「英雄」,

更不是什麼以少勝多,驚天動地的陰謀詭計,

因為那些運氣和天賦成分太多,只是作為補充而已。

連孫子他自己並沒有什麼戰爭事迹的傳奇故事,如果不是他寫下孫子兵法,根本就不會流芳百世。因為他追求的勝利是追求萬無一失的勝利,基本面上看已經分勝負的勝利,最好是不要發生戰爭的勝利,所以這樣的事情基本就成不了傳奇了,看起來都是普普通通的事情,但背後其實是付出更多的心血。

「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功名。」

而他講的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情況下,大家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用去冒大風險,不用去博一博,賭運氣,賭天命。

就是扎扎做好平日的基本功訓練,做好管理,做好戰鬥準備,

當然也有基本的作戰方式方法介紹,但這些也都是屬於基本功。

至於陰謀詭計那些,其實對手也可能都懂,拼到底還是看

各自的基本功和經驗。

就像三國孔明多麼足智多謀,還是攻不下曹魏,

如果彼此都很強,那就看誰先失誤。

「古今勝敗,一誤而已。比如奕棋,一著失誤。」--《唐太宗李衛公對問》

司馬懿說孔明北伐是逆天而行。

因為當時的蜀國並沒有那麼強的實力,也沒有好的時機地勢,孔明心裡明明知道舉國財力支持戰爭,只有速戰速決,

如果拖延下去只有撤退,因為路途遙遠糧草根本無法接濟太久。

勉強進攻想要勝利就是在賭博。

賭司馬懿內心脆弱被他激將出來迎戰,賭魏國兵力突然削弱,

賭司馬懿有其它什麼失誤。

而對司馬懿來說,不戰就基本勝利了。

雙方實力相當,根本沒有百分百勝利的把握,

即使打贏了也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損失慘重,

划不來啊!

何不耗死對方。

孔明大部隊千里迢迢過來,來回就耗去多少糧草,

那可是舉國上下幾年積累下來的。

所以即使最後沒有打倒對方,也讓對方損失慘重啊。

2.

所以只有自己強大了,不管對手想怎樣,都可以應付。任他耍陰謀詭計,

我有足夠的實力,對方根本就奈何不了。

而且也只有有了實力,才有基礎去跟對方拼陰謀詭計。

所以孫子兵法的核心精華就是,不斷加強自我認知,知行合一,努力紮實基礎,做之前先考慮分析風險代價,再考慮利益,

與其說這是一部兵法,還不如說是一部戰略思維指導。

其實這些道理都是老生常談了,在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身上也早已驗證。

比如曾國藩的扎硬寨,打呆戰。比如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比如春上村樹,鄭淵潔每天早上固定一段時間寫作,比如喬丹的無數次投籃練習,科比的早上四點鐘的洛杉磯。

但大眾喜歡的就是能有傳奇,能有捷徑,有本武功秘籍,

看一下就抵過別人十幾年修鍊的結果。

那隻存在男人的童話---武俠小說裡面。

3.

很多人也幻想自己可能是大眾中的意外,可能成為一些傳奇故事中的主角。

卻不想,傳奇故事的誇張成分和故事中偶然成分,還有背後付出的東西。

就像有人說馬雲就是靠張嘴,靠忽悠。

不要說馬雲創業開始那些辛酸故事了,

就說他跟俞敏洪一樣三次高考的事情就好了。

今年高考也剛結束,哪個對自己考試結果不滿意的敢復讀?

而且還是復讀三年?

多少人有他們這樣強大的內心?

不懼怕流言蜚語,不害怕再次高考要承擔更大的壓力?

然後還可以在三年里紮實學習,

在不斷失敗中不斷進步?

而即使你有這樣的內心,最好你還得有支持你,理解你的家人。

這些條件你都有嗎?

就像俞敏洪說的,「第一年高考失利,第二年再次失敗了,

你還會有第三年的勇氣嗎?當你追求女孩子的時候,被第一個女孩拒絕,第二個拒絕,第三個拒絕,你還會去追第四個女孩子,

那就是敢於接受挑戰,挑戰的前提是敢於面對失敗。」

對,他們就是這麼猛,你有這麼猛嗎?

僅僅這些條件就已經甩掉一大批人了。

這些種種的東西構成了今天的馬雲,而不是你看到的表面那張會

演講的嘴而已。

很多人沒有這些牛人的條件,卻總幻想著自己可以成為萬里挑一的牛人,

成為那個萬一。

然後內心浮躁,不願踏實做好當下事,不願下硬功夫持續去積累,

幻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一飛衝天。

然後投機,冒險,僥倖,

最後大部分淪為被人收割的韭菜。

所以,孫子兵法其實也是一本韭菜啟示錄,

避免成為韭菜的清醒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迭代的力量 的精彩文章:

TAG:迭代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