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的滅亡原來是受到詛咒,它本應該更長久一些,是他埋下了禍根

清朝的滅亡原來是受到詛咒,它本應該更長久一些,是他埋下了禍根

原標題:清朝的滅亡原來是受到詛咒,它本應該更長久一些,是他埋下了禍根


葉赫那拉族屬於女真族的一個分支,這個部落世人皆知,因為赫赫有名的西太后就是出自這個部族。不過,葉赫那拉出名與否暫且不論,重要的是它掌握著大清王朝的命脈,清朝的衰落與其不無關係,據說他們這個部族受到之前一些族人的詛咒,導致大清朝毀滅在葉赫那拉部族的手裡。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滿清貴族從建州起兵,在女真部落中他們算是一個比較弱小的群體,因為在女真族當中,還有一個比較強大的分支,名叫葉赫部落。葉赫部落與建州起兵的這個分支要強大很多,建州起兵的這個分支能夠得到最後的很大成就,是因為得到了葉赫部落的多方支持,比如彼此通婚,例如努爾哈赤的母親,就屬於葉赫部落的女子。據說,這個部落的女子自古以來都很美,因為這個,他們還曾經和蒙古女真族發生過戰爭。倒是葉赫部落的實力比較強大,一般情況下沒有人與他們去爭奪地盤。



努爾哈赤提倡與葉赫部落相互聯姻,由此他實力得到鞏固,很快統一了東北。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努爾哈赤取得一些成就之後,他調轉矛頭開始了對葉赫部落的戰爭。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過河拆橋。他這種舉措當然引起了葉和部落的人的抗議,大家都他說他不講信用,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努爾哈赤在攻打葉赫部落的城門之前深知自己理虧,所以他跪在了城門前長久的不起來,他喊話讓對方投降。用他自己的話說,之所以攻打葉赫部落,並不是為了城中得美女,也不是為了讓自己擴大疆域。而是想讓女真部落實現統一,以後也好一同來反抗明朝的抵抗。


可想而知,葉赫部落的人根本不相信他的話。城內的每一個人都大罵他不講信用。於是,努爾哈赤向他們承諾,只要放棄抵抗,就會給大家高官俸祿,但是如果有些人不知好歹,那就只能血洗內城,到那時候將殺個片甲不留。最終,葉赫部落的人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努爾哈赤攻破城池過之後,他果然大開殺戒,一時之間,城內血流成河。剩餘的那些葉赫部落的人在臨死之前臨危不懼,他們決心寧死不屈並一起詛咒:哪怕族中只剩下最後一個女人,也要詛咒讓愛新覺羅家族儘快滅亡。



努爾哈赤對這句話並沒放在心上,所以在以後的清朝皇帝們依然要娶葉赫那拉氏為妻,這個規矩一直到了咸豐皇帝時才被打破,因為當時,這位風流倜儻的皇帝看中了葉赫部落的一名美女蘭兒,她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西太后慈禧。在這裡不得不承認,清王朝的的確確敗在了這個女人的手裡,這也許就是上天的報應,亦或是當年葉赫部落的詛咒得以應驗。想當年,年僅17歲的蘭兒被選中入宮,經過宮內層層的權力鬥爭,她最終實現了垂簾聽政,並且還把她的侄女裕隆也帶進了皇宮,這兩位葉赫那拉部族的後世女人,想著辦法地搞垮江山。


綜合而言,正是因為滿清王朝最後這兩位葉赫那拉女人,帶著末代皇帝把江山毀掉了。末代皇帝簽署了退位詔書,從此結束了清朝的統治。說到這裡,清朝的覆滅不論是歷史的巧合還是曾經的詛咒,葉赫那拉氏搬起了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許,這真是報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說有語 的精彩文章:

一部《精武門》讓陳真出名,霍元甲大弟子劉振聲何去何從?
湘西土匪被派入朝作戰,屢立戰功成「另類」英雄,回國後他卻哭了

TAG:史說有語 |